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2025年05月23日06:32:25 歷史 1595

自從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便以奉行軍事優先為原則,培養了大批職業軍人。

而在華盛頓會議後,日本開始大規模裁軍,軍費更是縮減了40%,這引起了職業軍人的不滿,於是他們開始秘密集會,天劍黨、櫻會、一夕會等以東條英機岡村寧次石原莞爾為首的軍人秘密組織紛紛成立。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1927年,日本政府在東京召開會議,首相田中義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摺呈給天皇,制定了《對華政策綱要》。

田中在奏摺中寫道:

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日本帝國主義向外進行侵略擴張的國策已經充分暴露,只是當時國人並沒有察覺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其中也包括正在國內領導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的蔣介石

1929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波及日本,經過兩年的苦熬,日本經濟並沒有任何起色。等到了1931年時,已經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為了維護統治,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侵華戰爭,以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

而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蔣介石依然沒有意識到山雨欲來,反而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地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馬首是瞻

自從蔣介石掀起北伐戰爭之後,國內的諸多軍閥幾乎盡皆被他收拾了一遍,只是蔣介石並沒有真正地征服他們,而是沉醉於明面上的效忠。

北伐軍一路向北之時,原本佔據著北京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只得選擇暫避其鋒芒,捲鋪蓋返回奉天以自保。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可是在回奉天的路上,卻被日本人炸成重傷,回到奉天大帥府後不久便不治身亡,身為長子的張學良就此開始執掌奉軍

蔣介石佔據北京之後,擔心蔣介石會武力謀求東北,便在得到蔣介石的許諾後,通電全國宣布東北易幟,服從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蔣介石對張學良的選擇表示極大的寬慰,自此之後,張學良只能服從蔣介石的各項命令。

尤其是中原大戰之後,蔣介石橫掃各個軍閥,讓張學良更加沒有了抵抗的勇氣,畢竟他的野心不大,只想守著東北那一畝三分地。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1931年,國內外局勢發生了劇變,蔣介石所遇到的麻煩事則接踵而來。

只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在不久之後,他將犯下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錯誤。

對日政策

1931年9月11日,蔣介石接到張學良的急電,詢問他該如何對付日本人。

此時的張學良已經意識到了不妙,在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已經開始有了動作,他必須要拿出對策來。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接到張學良的急電後,向他下達了避免與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的命令。

僅僅一周之後,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炸毀了南滿鐵路一段路軌。

隨後,他們布置假的現場,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隨即日本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進攻。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萬分焦急的張學良再次發電請示蔣介石:

我該怎麼辦?

蔣介石的回答很明確:

為了避免這一事件的任何擴大,必須堅決執行不抵抗政策

東北淪陷

張學良接到蔣介石的命令之後,隨即向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下達指令:

所有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由於這一荒唐的不抵抗命令,北大營守軍被不及十分之一的日軍擊潰。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日本侵略者並沒有因此而心生仁慈,反而向奉天發動進攻,不到一天的時間,日軍便佔領了奉天等附近的18座城鎮。

在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東北全境淪陷。

山河淪陷,國人痛哭,而蔣介石自始至終都沒有意識到日本的亡我之心。

蔣介石之所以對日本這般退讓,是因為他早已經對解決軍事問題的順序做出了決定:

先消滅國內的反對力量,然後在對付外國的侵略者。

1931年,蔣介石命令少帥張學良:儘可能避免和日本人發生任何衝突 - 天天要聞

即便在後來,蔣介石意識到了日本人的企圖,他依然堅持自己既定的決策——攘外必先安內。

不可否認,蔣介石是想過抗日,但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中國必須統一在他的領導下,沒有這個前提,那麼抗日之事就免談。

等到五年之後,張學良逼了蔣介石一把,這才讓他改變了解決軍事問題的先後順序,只是他已經在國人的謾罵中失去了民心。

參考資料:《蔣介石傳》、《中華民國史》等。

(圖網,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紅軍第5軍團改稱第5軍的時間考略 - 天天要聞

紅軍第5軍團改稱第5軍的時間考略

文/宋增貴 紅軍第5軍團何時改稱第5軍,對此,多年來眾說紛紜,直至今日在報刊網路中仍然說法不一,有1935年7月、11月和1936年1月之說。 經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
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衝垮美股?歷史答案是:不到20基點 - 天天要聞

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衝垮美股?歷史答案是:不到20基點

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瀟湘)本周,美債收益率的飆升顯然已開始對美股形成了初步的衝擊:周三美國三大股指遭遇了四月以來最為嚴重拋售,而儘管周四長債拋售有所緩和,但美股整體依然漲跌不一,其中道指與標普500指數錄得了連續第三日的下挫。這顯然已給不少華爾街交易員拋出了一個問題:美債收益率再漲多少可能徹底威脅到...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聞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在動蕩不安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些瞬間讓人過目難忘。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朱亞文扮演的吳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驚的場景——他竟然讓年幼的繼子吳不顧觸摸炸彈。這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卻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邊緣的艱難抉擇。吳天白的革命生涯,從一開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 天天要聞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號記者踏訪我軍解放上海前夕「丹陽整訓」故地——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本報記者 費士廷 賴瑜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組織民兵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楊建軍攝初夏時節,江南古城丹陽,草長鶯飛,魚翔淺底。人民廣場正北,林立高樓間,一座德式建築頗引人注目。這裡,是...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第1小組的自覺氣氛正濃,不料被前來求援的范漢傑給一下子「攪黃」了,原來,前來上課的一個歷史講師,在錦州戰役的時候,是解放軍的一個戰地記者,解放後到北京一所大學裡當上了現代史講師,在和范漢傑課間交流的時候,問了范漢傑這樣的一個問題。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 天天要聞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據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發布的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享局級離休幹部、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程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7日11時45分在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9歲。程立192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 天天要聞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地跨亞非二洲的埃及,一直是北非、中東地區的大國,特別是納賽爾總統時期,埃及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儼然已經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核心。然而就在納賽爾總統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時候,以色列卻僅用六天就將埃及徹底打敗。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 天天要聞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人機協同生成 每逢畢業季,無數學生和導師都會為畢業論文傾注心血。在這個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科研範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面對新形勢,導師群體既面臨重大挑戰,也迎來全新機遇。唯有主動擁抱AI技術,持續更新知識儲備、調整指導方式,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首先要看到,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