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2025年04月13日15:53:06 歷史 1131


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的率領下,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挺進到大別山後,對國民黨反動派懷著刻骨仇恨的當地民眾是既高興,又擔憂。

他們為當年的「紅軍」重新回歸大別山而激動、高興,同時又擔心我軍一旦再次離開,他們會遭到反動勢力更為殘酷的報復。

大別山區,是我黨早期建立紅色政權、組建工農紅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紅軍因革命形勢變化,而撤離後,國民黨反動派對當地人民進行了血腥鎮壓。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國民黨反動派屠殺革命群眾(圖像)

再者,國民黨反動派對廣大民眾的長期的恐怖影響,一時間難以完全消除。因此,在我軍初到,立足未穩之際,大別山的群眾都不敢公開與我晉冀魯豫野戰軍相親相近。

為了迅速改變大別山的局面,重建革命政權,我軍在尋機殲敵,打擊土頑的同時,從部隊中抽調大批幹部,組織工作隊,配合隨軍南下的地方幹部,深入群眾,訪貧問苦,大力開展革命教育活動,努力喚醒民眾的革命激情。

通過宣傳我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戰場的卓著戰績,讓廣大民眾明確,「紅軍」重回大別山是革命即將成功的標誌之一,大別山將永遠為人民所擁有,從而消除他們內心深處的種種顧慮、隱憂。

積極有效地組織、領導群眾,清算國民黨反動派及土匪惡霸的滔天罪行,認真落實黨的減租減息政策,使他們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進而信任、助力我軍。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軍民魚水情(圖像)

過程中,工作隊的同志們雖然時常工作在變化莫測、缺乏安全感的環境里,但都不畏艱險,勇於克服困難,全心全意地為老百姓服務。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如六縱政治部宣傳幹事馬豐年、中原獨立旅宣傳幹事梁桂華等同志。

與之同時,劉伯承、鄧小平等野戰軍首長,都高度重視部隊執行我黨、我軍各項政策、紀律的情況,並將其看成是我軍能否在大別山站穩腳跟的決定性條件。

鄧小平政委曾這這樣諄諄告誡全體指戰員:

「嚴守紀律,關心群眾,這是關係到我們能否在大別山生根的大事。破壞紀律,脫離群眾,是自掘墳墓。

有一次,鄧政委到皖西視察工作時,有群眾反映,當地的地主武裝搶了他家一頭牛,解放軍趕跑了他們之後,把他家的那頭牛也牽走了。

鄧政委立即命人查清了此事,迅速將牛送還老鄉,並鄭重而誠摯地向老鄉道了歉。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正在處置工作的鄧政委(圖像)

事後,他告誡同志們:「我們雖然進了大別山,但能不能站住腳,會不會被敵人趕出去,其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看我們是不是能與群眾親密相處,是不是真正地維護了群眾的利益。」

挺進大別山之初,個別地方在發動群眾鬥爭反革命分子的過程中,曾發生過鬥爭擴大化、打擊面過寬,損害了中農及工商業者利益的現象。

鄧小平政委獲悉這一情況,及時予以制止,馬上糾改了「左」的做法,並與有關同志商議制定了系列保護工商業發展的規定,從而穩定了大別山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行軍作戰途中,野戰軍首長及機關人員,處處帶頭執行群眾紀律,哪怕是在點滴小事上,也絕對不放鬆。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劉司令員與鄧政委在一起(圖像)

劉伯承司令員在胡涼亭指揮作戰時,發現警衛人員在地上拾了一枚拐棗吃,立即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要警衛員把拐棗錢給老鄉送去。

野戰軍司令部每到一地,都要組織人員另挖廁所,從不佔用百姓家的廁所。對此,鄧政委還親自督察,並再三提醒大家要尊重群眾的生活習俗。

隆冬嚴寒時節,為了不用群眾的柴草烤火,李達參謀長親自帶領野戰軍司令部警衛排的戰士上山砍柴、背柴。

在野戰軍首長們的示範帶動下,我軍湧現出現了許多遵紀愛民的事迹。

一天夜裡,大雨滂沱。執行任務中的某部某班的戰士來到一家老鄉門口後,打算借宿避雨。但是,他沒能叫開門。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露宿街頭的解放軍戰士(圖像)

這種情況下,戰士們不再打擾房主,就蹲在房檐下過夜。他們渾身淋透,冷得發抖,也不強行進屋

再如,某部重機槍連暫時借住在群眾家時,恰逢農曆新年。為了尊重老鄉過年不潑水的風俗,全連一整天沒有洗臉。

這些事,乍看起來都是些小事,但在群眾中引發了非常好的反響,老鄉們都欣喜不已地奔走相告著:「現在的解放軍關心、愛護咱們老百姓,看來,真是以前的那些紀律嚴明的』紅軍』又回來了。」

這樣,晉冀魯豫野戰軍終於贏得了大別山父老鄉親們的認可後,得到了他們無私無畏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

如,高山鋪戰鬥開始前,當地群眾連夜舂米支援軍隊,並在幾天內備齊了一千多副擔架。戰後,他們迅速將我軍的七百多名傷員轉運至斌沖山區,保護起來。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民眾在護送傷員(圖像)

戰鬥中,民眾無怨無悔地為我軍帶路、偵察敵情、運送彈藥,甚至幫助打掃戰場。

一位不知名姓的民工,曾冒著密集的炮火,為我軍戰士們送乾糧。路上,他自己負了重傷,乾糧袋也被打穿了七個彈孔。當他把乾糧送到戰士們手中後,英勇的犧牲了

蔣介石調集大軍,瘋狂圍攻我軍期間,我軍的部分傷病員分散在曹大山、談家溝一帶養傷,處境十分危險。

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白天,鄉親們就把傷員們送到深山中的岩洞里,隱藏起來。到了晚上,再把他們接回家中休養。老鄉們夜以繼日地看護、調理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老鄉在護理我軍傷員(圖像)

曹山長凹的張順昌家裡,藏著我軍的九名傷員。一天,張順昌的行為引起了敵人懷疑,而被捕。在接受敵人的審問時,他雖然被拷打得死去活來,但為了傷員的安全,始終沒有屈服。

皖西金(寨)東縣縣委書記白濤同志不幸敵人殺害後,被暴屍城關。驕橫的敵人威脅當地民眾,不準任何人為其收屍,否則,格殺勿論。

住在附近的老農呂紹先和他的老伴,不忍心看著為了老百姓而犧牲的白濤同志曝屍野外,就冒著生命危險,在其他老鄉的幫助下,偷偷地「盜走」白濤同志的屍骸,讓他入土為安了。

總而言之,解放戰爭時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的大別山人民,與我人民子弟兵同生死、共患難,並肩戰鬥,留下了許多動人心魄、情真意切的感人事迹。

回憶起這一段光輝歷史時,劉伯承司令員曾無比感慨地說: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建國後的劉伯承元帥(圖像)

「這就是表現了人民戰爭的本質。我們依靠的是人民,蔣介石依靠的是碉堡……

是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是在英雄的中國人民的捨生忘死的援助下,取得勝利的!

主要參考文獻:《挺進大別山》、《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青島雙星名人家族內鬥 84歲創始人被兒子和孫子逼宮?

「 知名鞋服企業青島雙星名人集團陷入內鬥傳聞之中,有媒體報道稱84歲的雙星鞋服集團董事長汪海聲稱遭兒子、兒媳以及孫子『逼宮』。」5月5日,一封署名是青島雙星名人創始人汪海的公開信在網上流傳。雙星名人鞋業正是80、90後耳熟能詳的雙星運動鞋生產商,汪海是創始人、總裁,今年84歲。網上流傳的公開信稱,汪海被兒子汪...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春申君傳奇》沈國冰1按照楚國王室傳統,太子傅不僅要教授太子詩書禮樂,還要教導太子騎射武藝。一般,太子傅很難文武兼備。但是頃襄王為太子熊完所選定的太子傅黃歇,卻是文武雙全。楚人尚武,作為楚國王室的傳人,每一個被立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翻身上馬,可以馳騁戰場。立於...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 天天要聞

噩耗傳來:他不幸犧牲,年僅42歲

5月1日上午,退役軍人高武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自己卻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42歲。高武,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武警退役,中共黨員,溫州鄱陽商會副會長,中保恆傑保安集團法人代表。他養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今年16歲,女兒今年8歲,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5月1日,高武攜帶妻女出發去浙江省溫州市楠溪江阿...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 天天要聞

我的姓怎麼來的?姓王真是王,姓鐘不撞鐘……

先來假設一段對話——好問題,一問一個不吱聲。你的姓氏是怎麼來的?和祖先之間有什麼關係?如果姓「王」,祖上是不是國王?如果姓「鍾」,祖上是不是撞鐘的?如果姓「龍」,祖上總不會是真龍吧?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將目光轉回上古時期。祖宗在上,當
【日本文史漫筆386】日本室町時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彌 - 天天要聞

【日本文史漫筆386】日本室町時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彌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每當提到能阿彌,我總感覺這個名字在日本茶道史上猶如一抹淡影,既清晰,又模糊。他生於1397年,卒於1471年,我把他看做是「足利幕府的藝術顧問」。其實,更準確地說,他是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近侍。在《蔭涼軒日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能阿彌者,將軍之茶事奉行也,凡茶器之選,茶室之設...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 天天要聞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據上師大「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25年5月7日凌晨1時許,原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根據老人及其家屬的意願,研究中心暫不公開老人的個人信息)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1930年,小瑞奶奶出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3月10日,日軍侵佔華容縣,並在城關、南山、沙口等地設立軍事據...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 天天要聞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2011年,毛澤東嫡孫毛新宇攜家屬探望了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正是在這次探視後:一個關於毛岸英兄弟的秘密被揭開了。這位96歲的老人叫李雲,她之所以一直被毛家後人惦記著,乃是因為:她曾是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救命恩人。也是隨著她的敘述,毛新宇才清楚了自己父親和伯父流浪上海多年,被組織找到的背後故事。這一切,都得...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當地時間5月3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對上萬名股東表示,美國不應像總統特朗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通過加征關稅激怒全球。巴菲特此番表態被外界認為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最直接的批評。 但這樣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