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2025年03月17日20:42:03 歷史 1516

2025年3月4日深夜,97歲的李嘉誠擬以228億美元將旗下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瞬間引爆輿論。其中,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克里斯托瓦爾港,因扼守全球航運咽喉,成為爭議焦點。

支持者盛讚這是「超人」的經典操作——高位套現、規避風險,延續其「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哲學。

反對者則痛斥其為「賣國」,將中國貿易命脈拱手讓予美國。這場爭議背後,遠非簡單的商業決策,而是資本邏輯、地緣博弈與歷史宿命的交織。

一、李嘉誠為何「斷腕」?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1. 危機嗅覺

從1967年香港暴動抄底地產,到2020年撤離英國避脫歐亂局,李嘉誠的「跑路史」堪稱傳奇。此次拋售港口,同樣暗含對中美博弈加劇的預判。

美國政府自2024年起,接連推出《船舶法案》、加征中國船隻停靠費,直指航運命脈。李嘉誠深知,夾在中美之間,港口資產可能淪為「政治炮灰」,套現離場成為最優解。

2. 商業邏輯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儘管巴拿馬運河年凈利潤高達34.5億美元,但其港口僅占長和總利潤的1%。相比之下,中國內地與香港港口貢獻60%利潤,保留鹽田港、香港貨櫃碼頭等核心資產,才是長和的「基本盤」。

228億美元的售價對應50倍市盈率,遠超市場預期,堪稱「教科書級套現」。


二、美國「白手套」貝萊德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收購方貝萊德絕非普通資本——其管理11.6萬億美元資產,與美國政軍界關係緊密。此次交易後,貝萊德將控制全球10.4%的集裝箱吞吐量,與

組成「港口+航運+資本」的超級聯盟。

戰略意圖直指兩點

  • 控制貿易咽喉:巴拿馬運河承載中國與拉美60%貿易量,美方可通過限流、加費等手段施壓中國。
  • 重塑供應鏈規則:未來或形成中美兩套航運體系,差異化收費、優先權甚至數據標準,將全球海域變為「會員制俱樂部」。

特朗普曾揚言「武力收回運河」,而貝萊德的收購既避輿論譴責,又達成戰略目標,堪稱「資本版顏色革命」。


三、深層矛盾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這場交易的本質,是現代性矛盾的爆發——資本流動性國家排他性的衝突。

  • 商人邏輯:李嘉誠遵循「重力法則」,資本永遠流向高回報、低風險之地。他保留中港資產,正是對中國的「兩頭下注」。
  • 國家邏輯:港口不僅是貿易節點,更是軍事要塞。美國智庫直言此為「對華競爭的重大勝利」,中國網友痛心「生命線被掐」。

馬克思曾批判資本「無視國界」,但最終難逃政治收編。李嘉誠的撤退,恰是這一規律的鮮活註腳。


四、中國的破局

沒幾天,香港大公報就頭版頭條勸誡李嘉誠,莫天真,勿糊塗,交易非普通商業行為。隨後國務院港澳辦直接轉發了這篇報道,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不知道,李超人這次能否會在國家利益面前,做出正確的決定。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當然,一旦交易發生,面對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早已布局兩大戰略

  1. 「一帶一路」多港口網路: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建設替代樞紐,降低對單一水道依賴。
  2. 陸海空立體物流:中歐班列、北極航道、跨境鐵路構建多元通道,2024年北極航線貨運量同比激增40%。

正如學者所言:「未來勝者不在控制多少港口,而在誰能打造最韌性的供應鏈。」


五、商人非棋手,而是棋子

李嘉誠港口甩賣還有迴旋餘地?究竟是商人逐利,還是歷史必然? - 天天要聞

李嘉誠的爭議,本質是時代裂痕的投射。他並非「賣國者」,也非「商業之神」,只是資本規律的執行者。

三點反思

  • 警惕道德綁架:商人社會責任有限,苛求其「家國大義」違背市場規律。
  • 強化制度護城河:需通過法律、外交保護海外資產,而非依賴商人「自覺」。
  • 擁抱戰略定力:全球博弈中,信念與使命感比短期得失更重要。

結語

李嘉誠的撤退,揭開了大國博弈的殘酷真相——商人可左右資產流向,卻難改歷史洪流。當美國試圖用資本鎖鏈遏制中國時,我們看到的不是絕望,而是機遇:每一次封鎖,都在倒逼中國創新突圍

正如網友所言:「雲飛渡仍從容。真正的勝者,屬於那些在驚濤駭浪中築夢的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