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派」在中國的誕生、發展和隕落

2025年03月16日23:42:18 歷史 1586

「老子說了幾句話就成了托洛茨基,啥球托洛茨基,老子不懂,盡放狗屁。」這是開國上將許世友被指認為「托洛茨基分子」後所說的一句話。

托派」在中國是怎麼形成的,以及如何隕落的?這一切,都要從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權力鬥爭說起。

1924年列寧去世後,蘇共內部形成了派系林立的局面。黨務派代表斯大林為了登上權力巔峰,運用了一系列的政治策略。

斯大林的首個強勁對手,就是被稱為「蘇聯紅軍之父」的托洛茨基,一種觀點認為,托洛茨基就是列寧臨終前指定的接班人。斯大林聯合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三人被稱為「三駕馬車」)打擊托洛茨基,利用托洛茨基理論和列寧主義的區別,將托洛茨基排除出了權力的核心,流放到了阿拉木圖

「托派」在中國的誕生、發展和隕落 - 天天要聞

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在後來就有了一個名字——托洛茨基派、托派。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分歧在哪些些方面呢?簡單來說有2個方面:

一、不斷革命論 VS 兩階段革命論

二、世界革命論 VS 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論

這兩方面的分歧影響之下,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在中國革命的問題上,也有著不同的兩種看法。

比如第一次國共合作後,國共雙方因為革命領導權的問題發生了一系列的衝突和爭執(比如中山艦事件),中國共產黨遭到了國民黨右派的持續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從「兩階段革命論」的觀點出發,要求共產黨妥協退讓,而托洛茨基則從「不斷革命論」的觀點出發,要求中共退出合作,獨立發展。

1927年四一二事件發生,大革命宣告失敗。蘇共黨內和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部分中國留學生認為,這一失敗的結果,與斯大林此前一味要求中共妥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年11月7日,在十月革命十周年的遊行活動中,他們公開批評反對斯大林,打出了「執行列寧遺囑,罷免斯大林,擁護托洛茨基」的口號。

「托派」在中國的誕生、發展和隕落 - 天天要聞

此事之後,托洛托茨被開除出黨,驅逐出境,而那些擁護托洛茨基的中國留學生則在遭受打擊後被遣送回國。

這些留學生被遣送回國後,趁著大革命失敗後的混亂局面私下醞釀,最終於1928年12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托派組織,名稱為「中國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反對派」,1929年4月,該組織機關刊物《我們的話》創辦,因而這一組織也被稱為「我們的話派」。

與此同時,國內的陳獨秀也創辦了「無產者社」,劉仁靜創辦了「十月社」,趙濟創辦了「戰鬥社」,這些都是托派組織。1931年,為了集中力量,在陳獨秀的號召下,這4個組織進行了合併。

然而,合併之後的托派卻因為內外壓力,最終無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首先說中國托派內部的矛盾:

中國托派中有一批人是托洛茨基理論的死忠,比如彭述之、鄭超麟,但也有劉仁靜、梁乾喬這樣的的投機分子,比如梁乾喬,他是托派留學生中唯一被托洛茨基接見過人的,他認為自己應該是這個組織的領導,在沒有獲得預期的地位後,他就投靠了戴笠,當了軍統特務。還有一些人,他們加入托派組織,只是因為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或者受到了陳獨秀的影響,實際上很難說他們對托派的理念有什麼理解和認同。

「托派」在中國的誕生、發展和隕落 - 天天要聞

最要緊的是,陳獨秀本人雖然被認為是托派首領,但實際上他的理念和托洛茨基有很大的區別。托洛茨基主張「不斷革命」、「一次革命」,陳獨秀則主張「二次革命」、「取消革命」。陳獨秀之所以加入托派,主要還是因為他不滿斯大林,同情托洛茨基。

1932年,由於托派叛徒的出賣,陳獨秀被國民黨抓捕,1937年出獄後,他徹底撇清了和托派的關係。失去陳獨秀的托派影響力和凝聚力大大下降,加上其組織遭到國民黨的嚴重破壞,最後就只剩下了極少數的成員還堅持正宗托洛茨基派的主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 天天要聞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近年來,部分境外機構和個人為攫取利益,對我經濟、民生、科技等重要領域實施情報竊密活動,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此同時,部分境內人員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違規將相關數據傳輸至境外,相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境內某高校學者李某主動聯絡境外某非政府組織,以內部數據為籌碼,意圖換取在國外知名...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 天天要聞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雲靄。一艘烏篷船劈開粼粼波光,船頭立著個白衣女子,三千青絲在風中翻湧如浪。她回望漸漸模糊的姑蘇城輪廓,耳畔似又響起吳王夫差臨終前的怒吼。這位被後世稱為「沉魚」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個被歷史迷霧籠罩的終章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 天天要聞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秦朝統一六國,很多人記得的只有秦始皇、秦二世,實際上秦還有秦三世,秦始皇叫嬴政,秦二世叫嬴胡亥,秦三世叫嬴子嬰。嬴子嬰其實還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人,秦二世胡亥登基後,欲殺蒙恬兄弟,子嬰加以勸阻,認為誅殺忠良會使大臣不信任,戰士渙散鬥志,但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