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2025年03月16日14:22:09 歷史 1892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在泰國王室的漫長歷史中,詩麗吉王后的故事如同一幅被歲月塵封的畫卷,既美麗又帶著幾分神秘與哀傷

她曾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女性,風華絕代,優雅聰慧,卻在婚姻的長河中經歷了從巔峰到低谷的跌宕起伏。

她的愛情,從浪漫的邂逅到被現實擊碎的痛苦,究竟是什麼讓這段婚姻走向了悲劇?詩麗吉王后在權力與情感的漩渦中,又經歷了怎樣的掙扎與無奈?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這一切的背後,或許不僅僅是個人的抉擇,更是王室傳統與現代情感的激烈碰撞。

婚姻童話

詩麗吉的童年是在歐洲度過的,父親身為外交官,讓她能夠在法國瑞士的貴族學校接受教育,精通音樂、藝術、歷史,漸漸擁有了兼具東方韻味與西方文化氣息的獨特魅力

當時的普密蓬正在瑞士留學,學習工程學的他並沒有驕奢放縱,相反,他喜歡攝影、繪畫和音樂,是個十足的「文藝青年」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正是這種浪漫與才華,使他在遇見詩麗吉的第一刻便被深深吸引,詩麗吉也無法抗拒這位年輕國王的溫文爾雅和深情款款。

他們的愛情細水長流,是一段帶著西方浪漫色彩的戀情,也是一場泰國王室史上罕見的自由戀愛。

1950年,普密蓬回國,正式加冕為泰國國王,緊接著迎娶了詩麗吉,舉行了一場隆重而盛大的婚禮,詩麗吉正式成為泰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王后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新婚後的他們,曾度過了一段極為甜蜜的時光,外界對他們的婚姻充滿了羨慕,甚至將他們視為神仙眷侶。

然而,在這場童話般的婚姻背後,裂痕也在悄然浮現,詩麗吉必須恪守王室禮儀,每一個舉動都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普密蓬則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投入到國家治理之中。

當時的詩麗吉依然沉浸在婚姻的幸福之中,但她並未意識到,高高在上的王后未必能享有真正的自由,這段王室愛情的美好篇章,即將被現實的風暴撕裂……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禁忌之戀

在王室婚姻的最初幾年,詩麗吉曾是普密蓬身邊最耀眼的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普密蓬的全部心力漸漸被國家事務所佔據,他勤於政務,試圖改善泰國的經濟狀況。

詩麗吉曾試圖陪伴丈夫奔波,卻很快發現,這種奔走于田間地頭、面對泥濘與貧苦的生活,與她自幼所受的貴族教育、對美的追求格格不入。

她是華服珠寶的化身,是泰國貴族的象徵,她的世界應該是光鮮亮麗的宴會廳,而不是充滿塵土與汗水的鄉野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於是,她選擇留在王宮,那種被全心全意寵愛的感覺隨即一點一點消逝,她開始感到空虛,開始害怕歲月的流逝,更害怕自己會變成王宮中一個無人問津的擺設

就在這段寂寞的日子裡,一個人的出現悄然改變了詩麗吉的生活,正是她身邊的一名保鏢——納隆德

一天午後,納隆德在花園中獨自彈奏起一首泰國傳統樂曲,那悠揚的旋律輕輕流淌,讓詩麗吉不禁停下腳步,默默傾聽,她的心彷彿被某種溫暖的情緒觸動,悸動悄然萌生。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從那之後,她開始注意到納隆德的不同之處,既不會過分熱切,也不會刻意冷漠,始終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言談舉止間是一種自然流露出的尊重與欣賞。

這種微妙的情感,在長久的相處中,逐漸從好奇變成依賴,再從依賴變成無法割捨的情愫。

漸漸地,詩麗吉開始期待與納隆德的相處,會刻意安排一些出遊活動,讓納隆德隨行,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甚至到了在眾人面前也不再刻意避諱的地步。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隨著流言的蔓延,這場禁忌之戀漸漸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詩麗吉開始在公眾場合表現出對納隆德的依賴,甚至直接挽著他的手臂出現,無疑是對王室威嚴的公然挑戰

最終,這些傳聞還是傳到了普密蓬耳中。

起初,國王選擇沉默,認為這不過是流言蜚語,當越來越多的王室成員、政府官員開始向他暗示此事時,他終於意識到,這是一場足以動搖王室尊嚴的危機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普密蓬開始對納隆德進行調查,試圖尋找證據,以確認這段禁忌之戀的真實性,一場即將席捲王宮的風暴,已經在悄然醞釀

1985年的曼谷,泰國王宮深處籠罩著一層難以言說的陰霾,曾經風光無限的詩麗吉王后深愛的那個男人,再也不會出現在她的身旁。

一天早晨,宮廷內一切如往常般運作,詩麗吉正在挑選禮服,還未等她換好衣服,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便打破了宮中的寧靜。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王后殿下……納隆德上校……去世了。」

剎那間,詩麗吉彷彿被雷霆擊中,整個人僵在了原地,眼神空洞,耳邊嗡嗡作響,彷彿一切都變得遙遠而模糊。

「你說什麼,不可能……不可能,他昨天才跟我說過話,他答應我要陪我去……」

「納隆德上校……昨夜在外地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了。」

「心臟病,他從來沒有心臟病,你們在騙我,對不對?」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詩麗吉踉蹌著衝出房間,她想要找人確認,想要衝出王宮去見納隆德最後一面,可所有的道路似乎都被堵死了。

她能感受到,整個王宮都在用一種詭異的沉默,告訴她一個無法更改的事實,納隆德真的死了。

當時,官方針對此事的說法是心臟病突發,但宮廷內外卻流傳著不同的聲音,一切似乎都被刻意掩蓋,甚至連屍檢報告都未曾公開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名王后的特別侍衛,是否真的死於所謂的心臟病,還是成了王室危機的犧牲品?

王宮裡的人都心知肚明,詩麗吉對納隆德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君臣關係,國王普密蓬一直保持克制,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毫無行動,權力威嚴高於一切,王后也不能例外

王室懲罰

當年,納隆德的死亡並未平息風波,詩麗吉的舉動不僅驚動了整個泰國,也觸碰了普密蓬的底線,她的哀悼、瘋狂、公然挑釁讓王室威嚴蒙上了一層難以洗去的污點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她不僅在宮中痛哭,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命令自己的兒子——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向這位死去的保鏢下跪,不僅僅是情感宣洩,更像是一場公然的政治抗議。

作為國王,普密蓬自然無法容忍王室的尊嚴被踐踏,他的憤怒並未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來,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泰國君主從來不是一個輕易原諒別人的人。

密閉的王宮會議室中,國王與幾位王室核心成員召開了一場秘密會議,討論如何處理王后的問題。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王后需要靜養。」

這是宮廷向外界發布的唯一消息,詩麗吉被送往曼谷一家皇家醫院,表面上是為了讓她「調整情緒」,但宮內的人都知道,這實際上是一種「體面的懲罰」

她被迫住進一間高度警戒的病房,醫生每天都會來檢查她的身體狀況,確保她不會再有任何過激的舉動,最讓人震驚的,是關於「刮宮手術」的傳聞

泰國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詩麗吉在治療過程中被施以「刮宮術」,在那個時代,這種方式被認為是對不忠女性的一種懲罰。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刮宮術」不僅僅是醫學手段,更是一種象徵性的羞辱,意味著對女性生育能力的剝奪,甚至是一種對她身體和心理的徹底控制。

無論這一傳聞是否屬實,可以肯定的是,詩麗吉在醫院的這段時間並不好過,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王后的尊嚴,甚至失去了以往對自己的掌控力。

幾個月後,當她終於獲准出院,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時,所有人都被震驚了,她不再是那個風華絕代的「亞洲美後」,而是一個身材臃腫、面色憔悴的中年女子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眼神里少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疲憊和蒼涼,步履緩慢、神情獃滯,昔日那讓無數人為之傾倒的美麗與自信,在這短短的幾個月間被徹底摧毀。

泰國民眾開始議論紛紛,曾經無比艷羨這位王后的貴族女子們,如今卻在暗中慶幸自己的普通,畢竟,詩麗吉的變化並非自然衰老的結果,而是一場「精心安排」的報復

對於詩麗吉來說,這種變化比任何身體上的痛苦都更難忍受,她終於明白,這場懲罰的真正目的,從來不只是讓她「安靜」,而是徹底摧毀她曾經的驕傲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從醫院歸來後,詩麗吉雖然仍然保留著王后的身份,權力卻被大大削弱,不再被允許單獨出席任何國家級活動,也不再有資格干預王宮的事務,還被安排住在王宮的偏殿,與世隔絕。

與此同時,國王開始將更多的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瑪哈·哇集拉隆功,儘管這位王儲在民眾中口碑不佳,但普密蓬仍然著手培養他作為繼承人。

宮廷內外都看得出來,詩麗吉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不再是王宮裡的主角,成為了一段被人刻意淡忘的歷史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不過,詩麗吉雖然被削弱了權力,但她仍然是國王的妻子,仍然是王室的一部分,兒子終有一天會登上王位,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消失,必須等待一個屬於她的時機

至於普密蓬國王,儘管成功壓制了這場風暴,但他內心深處,是否真的徹底原諒了詩麗吉,或者說,他是否也曾懷念過那個曾經聰慧優雅、風華絕代的王后?

風暴看似平息,但宮牆之內,權力的較量仍在繼續,泰國王室的未來會是平靜的王朝更迭,還是另一場更大的風暴?沒有人知道。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詩麗吉的故事直到此時也沒有真正落幕。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為提高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985年,詩麗吉王后得知情人去世,情緒崩潰,被國王送去「刮宮」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