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狐女的狐言狐語」,一個喜歡閱讀、碼字、手工、美食,希望快樂充實度過每一天的人。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關注評論轉發,一起探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提起中國古代歷史中「宋」這個朝代,真的是有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感覺。
愛它是因為它是歷史上文人最嚮往的朝代,不但湧現出了一大批文化大家,詩詞、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恨它是因為它在軍事上的孱弱,「靖康之恥」至今提及還令人扼腕痛惜。
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其中的一面,歷史也是如此,很多時候,人們對於宋這個朝代的評價往往是過於極端化。在歷史研究者吳崢強看來無論是積貧積弱的宋代,還是燦爛輝煌的宋代,或許都不能是歷史上真實的宋代。
那麼真正宋朝究竟是是什麼樣子?且看他在《宋朝祛魅》一書中將自己對宋朝的解讀一一道來。
全書共分為十七個重要章節,分別從宋朝歷史中的文化成就、政治制度、歷史事件等角度作為討論的切入點。他眼中的宋朝既不是窩囊受氣的小媳婦,也不是意氣風發的能人志士。他所講述的宋朝歷史既不是單一無味的,也不沒有充滿純粹的理想化,而是從多元的角度去探討,用更為細緻的歷史資料去探究,將歷史背後的複雜性展現於讀者眼前,力圖還原一個更為真實的宋朝。
幾乎所有略知宋朝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從前學歷史時,對於「王安石變法」這一部分中總是覺得王安石有生不逢時的無奈之感,其失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都說宋徽宗應該去做藝術家而不是皇帝,但事實上他可不是什麼政治小白,甚至可稱的上是老謀深算之人。
……
不得不說吳崢強在《宋朝祛魅》一書中所提出的一些觀點著實是很新穎,其諸多見解也甚為獨到。充分的史料依據和嚴密的邏輯推理,也令他的觀點和見解相對來說更有說服力。
歷史不能只聽一家之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看才更為客觀準確。從這一點上來講,吳崢強對於宋朝歷史的探尋與研究也未必完全準確,但多一個視角多一些觀點去看待一段歷史,總還是有諸多益處的,至少可以讓人對歷史的思索不會局限於某一處。
如果你對宋朝歷史感興趣,不想局限於從前對歷史的慣性思維,不妨一讀這本《宋朝祛魅》,相信定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諸多思考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