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2025年02月13日19:34:05 歷史 1509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抗戰檄文到槍林彈雨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大舉侵華,中華民族進入全面抗戰時期。作為東北抗聯著名的領導人,為了讓全國民眾和東北同胞聽見抗聯的聲音,楊靖宇不僅組織抗聯戰士浴血奮戰,還以抗聯第1路軍總司令部的名義發布了《為響應中日大戰告發東北同胞書》和《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部布告》。

這兩份戰時檄文立意高遠,直擊時局,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野心和殘酷手段,號召東北各族人民一同舉起抗日的大旗。這些檄文通過密林里的通訊員秘密送往關內,並在抗聯控制區內的各鄉村張貼,為沈寂的東北大地帶來了希望的火種。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1937年7月中旬,他率領直屬部隊西赴松木嶺,與抗聯第3師聯絡合作,為即將打響的系列戰鬥提前部署。當隊伍行至日軍的鐵路線附近時,楊靖宇觀察到這一條道軌上頻繁駛過的貨運列車——這些列車滿載著糧食、武器和彈藥為日軍侵略提供源源不斷的供給。

楊靖宇帶領戰士們分布於林間,耐心地等待著列車的到來。深夜時分,一列運送日用品和軍需物資的列車沿著鐵軌駛來。隨著楊靖宇揮手下令,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撕裂了夜空——戰士們事先埋伏的炸藥成功炸毀了鐵軌,瞬間將列車逼停。藏身於樹林中的抗聯戰士迅速開火,一時間槍聲大作,子彈如雨點般擊向敵人。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當這一場突襲結束時,滿目蒼涼的鐵路線上遍布著敵人的屍體和散落的物資。戰鬥剛一結束,楊靖宇已將隊伍迅速轉移,以避開日軍的報復性封鎖。遠處的黃土崗卻不久後又傳來了戰鬥聲——日軍松原部隊尾隨而至,與楊靖宇的隊伍短兵相接。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在這片開闊的林中空地上,楊靖宇冷靜指揮,靈活調度抗聯戰士與數倍於己的日軍部隊展開對峙。接連6個多小時的激戰中,雙方拼盡全力,但楊靖宇的指揮藝術將戰場局勢牢牢控制在抗聯手中——日軍在攻勢受挫後最終選擇撤退,而楊靖宇則迅速集結剩餘人員,繼續執行聯絡計劃。

沙河子會面與偽軍的沉重打擊

帶著剛經歷過黃土崗激戰的餘威,楊靖宇率領隊伍晝伏夜出,穿越崎嶇的山地和茂密的叢林,終於在清源縣沙河子與抗聯第3師成功會面。會面時,楊靖宇與第3師指揮員進行了深入交流,綜合分析了當前南滿地區的敵我態勢。一致決定將下一步作戰的重點指向日偽軍的交通運輸網路和後勤兵力,通過精準打擊瓦解敵人的支撐體系。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1937年9月初,楊靖宇率領部隊抵達寬甸的馬鹿溝,此地有一支偽警察隊正在日軍的授意下監修道路。探明情況後,楊靖宇審時度勢決定直接發動突襲,將這支偽警察隊連根拔除。戰鬥在凌晨打響,抗聯戰士從四面包圍而上,猝不及防的偽軍很快混亂失措,槍聲打破了村落的寧靜。戰鬥結束時,偽警察隊全軍覆沒,抗聯不僅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還奪得了重要的給養物資。

趁著勝利的士氣,楊靖宇繼續指揮部隊擴大抗聯勢力。他先後部署並參與了攻取興京縣馬架子和小堡這兩處偽軍集中據點的小規模殲擊戰。馬架子和小堡相互毗鄰,是日軍在興京地區的重要據點。這兩地的地理位置對於封鎖抗聯的活動範圍和維繫日軍通訊具有重要意義。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楊靖宇始終親臨一線指揮,帶領戰士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將一處處碉堡攻陷。最終,經過數小時反覆激戰,敵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出據點,馬架子和小堡為抗聯所控。此次勝利,瓦解了日偽軍在興京地區的軍事控制,也直接威懾了周邊的偽政權

三道崴子的最後一戰

1940年2月23日,東北的原始叢林籠罩在寒冬的肅殺之中,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東南6公里的三道崴子傳來零星的槍聲。「特搜班」悄然推進,他們的目標是剿殺一位傳奇人物——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楊靖宇。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經過數日的圍追堵截,日軍終於鎖定了楊靖宇的位置,此刻的他已是孤身一人,身邊的戰士全部傷亡。然而,即使如此,他並未選擇放棄,他依舊在寒風中站立,用手中的武器與敵人頑強對抗。

特搜班在叢林中一邊步步逼近,一邊高聲勸降:「楊靖宇,你的部下已經全軍覆沒,只要放下武器,我們可以保證你的安全!」但回應他們的,只有山林間冰冷的寒風。楊靖宇立於掩體之中,冷靜地審視著包圍圈中的敵人,面無懼色。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他緩緩抬起手中的駁殼槍,槍口對準前方,迅速扣動扳機,帶著呼嘯的子彈擊中了第一個衝上前的士兵。敵軍驚慌中四散躲避,隨即展開反擊,林間硝煙瀰漫。楊靖宇並未被敵人的人數和火力壓倒,他迅速轉手換上了隨身的第二把柯爾特M1903手槍,精準瞄準、迅速射擊,將靠近的敵人一一擊退。

雙方的僵持逐漸打破包圍圈的平衡,敵人加緊了進攻,密集如雨的子彈壓制著楊靖宇的行動空間。他始終沒有後退一步,他此刻身上攜帶的三支手槍陪伴了他多年的抗聯歲月,其中包括主武器駁殼槍、副手武器柯爾特M1903和小巧的自衛武器柯爾特1908。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彈盡糧絕的悲壯

楊靖宇將軍身邊的三支槍,這三支槍的來源和故事各不相同。 首先,楊靖宇最常使用的主武器是一支產自德國毛瑟廠的駁殼槍,這種槍在民國時期被譽為「國民神槍」,因射程遠、威力大而備受青睞。

據記載,楊靖宇的這支駁殼槍是由天津大沽兵工廠仿製生產,該廠因用料優良、工藝精湛,其產品質量足以媲美德國原廠,而這支槍更是槍中翹楚。1935年,楊靖宇在南滿地區開展抗聯游擊戰期間,結識了當時撫順「山林隊」(綹子)的首領朱海樂。朱海樂雖為綠林人物,但對楊靖宇的抗日鬥爭深表欽佩,尤其仰慕楊的高尚人格和堅定信念。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於是,朱海樂毅然將這支他視為珍寶的駁殼槍贈送給了楊靖宇,希望它能為楊靖宇驅逐日寇的壯志添上一份助力。從此,這支駁殼槍成為將軍殺敵建功的搭檔,與他並肩走過無數次兇險戰鬥。

楊靖宇的第二支武器是一把美國製造的柯爾特M1903手槍,這支槍是他多次游擊戰鬥中繳獲的戰利品。1937年,在遼寧清原松木嶺的伏擊中,抗聯第一軍第三師布下重重埋伏。當日,一支日軍運輸隊經過,抗聯戰士在楊靖宇的指揮下迅速出擊,最終成功擊斃了運輸隊的最高軍官——日本關東軍岡田少佐,並繳獲了這把配備精良的柯爾特M1903手槍。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這種手槍被全球公認為性能優越、精準可靠,戰鬥結束後,第三師政委周建華深知,楊靖宇將軍作為抗聯統帥,需要一把得力的短程武器,於是將這把戰利品轉贈給楊靖宇。從此,柯爾特M1903成了他重要的副手武器。

楊靖宇的第三支槍是美國柯爾特1908手槍,這是一支體積較小、便於攜帶的自衛武器,其意義同樣非比尋常。1935年,楊靖宇率領部隊在崗山嶺伏擊一支日軍運輸隊時,敵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其中一名高階軍官——日軍南雲少將被俘。這名少將正是攜帶這支手槍的原主人。繳獲了柯爾特1908後,楊靖宇將其作為貼身自衛武器,在游擊戰中隨時使用。這支槍的輕便性格外適合近身對敵或突發情況下的自我保護,而楊靖宇也正是憑藉它,多次在危急時刻迅速化險為夷。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孤身殞命于吉林蒙江縣(三道崴子)叢林,當敵軍檢視楊靖宇的遺體時,他們從他身上搜出了230發子彈,其中包括用於駁殼槍的7.63口徑子彈160發,用於柯爾特M1903的7.65口徑子彈30發,以及用於柯爾特1908的6.35口徑子彈40發。

令敵軍更加震驚的是,在解剖楊靖宇的遺體時,他們發現他的胃裡竟沒有絲毫糧食,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等難以下咽的物質。這一事實無情地揭示了楊靖宇所處的絕境:在滴水成冰的東北密林中,他早已缺乏任何正常的食物供給。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堅持出擊,並用掌握的每一顆子彈堅持與日偽軍戰鬥到最後一刻。

參考資料:[1]井方.楊靖宇將軍犧牲經過述略[J].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4,15(3):158-161

楊靖宇將軍殉國時,所使用的是哪三支槍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趣聊兩漢:一個讓劉邦戴綠帽子的男人 - 天天要聞

趣聊兩漢:一個讓劉邦戴綠帽子的男人

公元前209年,劉邦正式外出創業。劉邦的創業是非常危險的,因此他的老婆、孩子、父母等家人,劉邦就沒法帶在身邊,而是留在了沛縣老家。但是當時兵荒馬亂,劉邦的創業性質又很容易招惹麻煩,所以劉邦對家眷自己待在沛縣也不太放心,於是他就安排了一個叫審
【三國季漢秘史88】龍困渭水:錦馬超的絕地哀歌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88】龍困渭水:錦馬超的絕地哀歌

虎嘯關中起驚雷 建安十六年(211年)春,馬超攥著曹操征討張魯的檄文,指節在羊皮卷上壓出青白。營帳外飄來羌笛聲,恍惚與二十年前父親馬騰教他騎射時的風聲重疊。"明伐張魯,實欲吞併西涼!"他揮劍斬斷案角,銅燈滾落濺起火星。
箭桿衚衕-青銅箭鏃上的年輪 - 天天要聞

箭桿衚衕-青銅箭鏃上的年輪

南起智德北巷,北抵五四大街,三百步長的巷子瘦如箭桿,青磚墁地泛起明清的包漿。名號源自明宮衛戍的戲謔——神機營的火銃手常在此校射,箭矢破空時,驚飛檐角鐵馬,久之,百姓便喚這逼仄巷道作「箭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