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府鄒家是城中有名的富戶,朝中有族人為官,鄒老爺待人和氣善良,鄉親對他敬重有加。
家中公子正值少年,名叫鄒文熙,是城裡有名的紈絝子弟,但卻是人人喜歡,不為別的,就因他如父親一般善良。
之所以起這名字,是因為鄒父希望兒子日後能飽讀詩書,出口成章,當然,若是能榜上有名的話那就再好不過。
可鄒文熙除了善良就如個混世魔王,父親要求每日兩個時辰的誦讀,往往只認真前個時辰,後面則偷偷跑了出去。
美其名曰讀書,實則以玩樂為主,鄒父對此很是氣憤,更多的則是無可奈何,只感嘆朽木不可雕。
再說與鄒家一牆之隔的劉家,與鄒家家境極為相似,也是富戶,一樣有族人在朝為官。
只不過劉家剛到城中不久,很少與人交往,雖住在鄒家隔壁,但卻互不認識,更別說相互往來。
天有不測風雲,劉家剛到城中未到兩年,不知是何原因出了事,出事那天,許多官兵將劉家團團圍住,更有許多不良居心者落井下石。
鄒文熙喜歡每日天剛微亮晨讀一個時辰,其實時間都用來玩耍,這日清晨,剛睜眼的鄒文熙恍惚間看到桌下一團背影。
他被嚇得瞬間清醒,立刻穿上外套蹲下身仔細一看,桌下果然有個身影,只見身影衣著華服,可以確定是個小姑娘。
聽說隔壁劉家有個姑娘,如今劉家的遭遇鄒文熙瞬間明白過來,姑娘發現有人看著自己,急忙抬眼看去,剛好與鄒文熙四目相對。
姑娘眼睛已哭得紅腫,裡面更多的則是無助與恐懼,只是這一眼,鄒文熙心裡便覺得生疼,立刻站起身走到屋外。
屋內的姑娘不知鄒文熙出屋的目的,此時更顯緊張,是通知他人還是叫來父母?如今自己已無處可去,只有聽天由命。
片刻過後,鄒文熙返回屋裡,手中拿著些餅及個雞腿:「這是我最喜歡的煎餅,我特意讓廚娘給加了熱,快吃吧!」
姑娘怯生生地從桌下鑽出,接過鄒文熙遞來的食物,三兩下就吃個精光,該是餓到了極致。
姑娘吃完食物站在一角沉默不語,鄒文熙雙眼一轉:「田伯,田伯,快些進屋。」聽到這話,姑娘仍舊沉默,只是臉上多了驚恐與不安。
田伯推門而入,鄒文熙說道:「田伯,今日我要到外郊遊,幫我備些吃食及銀兩,速度得快。」看著屋裡的姑娘,田伯便知鄒文熙心意。
出了城門,馬車停至河邊,鄒文熙說道:「姑娘,城中再無劉家,車上物件都是為你而備,找個沒人認識之地好好生活。」
姑娘回道:「多謝公子好意,父親已安排管家在城外候著,想必一切他已處理妥當,公子對我有恩,卻還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蘇州府鄒家一介書生,鄒文熙。」此話一出,哭紅雙眼的姑娘破涕為笑,城中誰人不知鄒家公子不愛讀書,到如今也沒讀過多少,還說自己是個書生。
此時,一位老伯從遠處跑來:「小姐,可算找到了你,一切都已打點妥當,隨我去就行。」
姑娘看著鄒文熙有些不舍:「公子可一定記著,我叫劉婕,有緣我們再見。」之後老伯謝過鄒文熙,兩輛馬車同時起步,一輛往城外,一輛進城。
馬車裡的鄒文熙看著眼前的物件有些不悅,第一次萌生想保護別人的慾望:「田伯,我想習武。」
「少爺,老爺希望你用功讀書,你卻是要習武,若是讓他知道定饒不了你。」
鄒文熙說道:「這事我們偷偷來就行,每日除了讀書一個時辰外,其餘時間都用來練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轉眼,鄒文熙已長到十八有餘,可以說是高大魁梧,一表人才,雖然還有些弔兒郎當,但已是滿腹詩書,身手敏捷。
此時可算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連鄒父都不知他如何學的武術,心裡那叫一個竊喜,其實誰都不知,他的改變源於兒時的那個清晨。
光是家境就無話可說,如今的鄒文熙又是如此優秀,媒婆怎會不喜,一時間,鄒家門檻都給踏平。
鄒文熙卻是平淡如水,不管是貌若天仙還是風情萬種,一律避而不見,原因則是自己還有心愿未了,不想過早成親。
日子久了,媒婆也沒了興趣,慢慢將目光轉到他人身上。
又是一個大雨紛紛的早晨,遠處傳來鄒文熙的喊聲:「王大嬸,今日家裡還需要些菜,你的菜我全買了。趙大伯,我要給遠房親戚寫信,你的信紙我全買了。」
其實,鄒文熙哪需要這些,只不過是這大雨天氣不忍心看他們挨凍罷了,城中之人大都受過鄒文熙的幫助。
他們心中,鄒文熙雖然弔兒郎當,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善人。
這天中午,烈日當空,鄒文熙在街上閑逛,突然被眼前賣藝的中年夫婦給吸引。
夫婦倆正賣力的耍著把戲,由於天氣過熱,一旁的孩兒睡得滿臉通紅,汗流浹背。
「唉,你們夫婦倆如此厲害的話,給我變個貌若天仙的姑娘如何,只要能變,大爺我賞錢不少。」
說話的男子正是城中李家少爺,他才是個真正的紈絝子弟,整日吃喝玩樂,到處閑逛。
戲子夫婦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大變活人,而且還得是個貌美如花的姑娘,李少爺一氣之下將他們的物件全給掀了,之後揚長而去。
戲子夫婦爬在地上收拾著撒了一地的道具,婦人已淚流滿面:「看來今晚孩子又沒吃的,這可如何是好?」
鄒文熙蹲下身將一百兩銀子遞過去:「孩子那麼小,好好照顧著吧,錢可慢慢再賺。」
男人說什麼也不肯平白無故收下銀子,鄒文熙乾脆直接將其扔了過去:「別磨嘰,趕快收下,這銀子是我給孩子的,本少爺還有要事,不能與你在這乾耗。」
鄒文熙能有何事著急要辦,只不過早就看李公子不爽,今日剛好在此碰到他欺負他人,當下便決定出了心中這口氣。
放下銀子,鄒文熙一路隨著李公子追過去,在一個轉角處將他按倒就打,李公子被打得鼻青臉腫,跪在地上直求饒。
「若是今後再讓我看到你欺負別人的話,出手定會比這重,好自為之。」隨即身後傳來李公子的哀嚎:「鄒爺,小的下次再也不敢。」
鄒文熙惡氣已除心裡極為舒暢,看看天色,也該回家了。
眼看就要到家門口,王大嬸突然衝出來用一隻竹籃將鄒文熙頭給套住,趙大伯趁其不備一腳將他踢到菜堆里。
幾個鄉親趁亂將地上的菜及鄒文熙一起就往推車裡塞,菜葉將他嚴嚴實實給蓋住。
鄒文熙不知所以然,用力將擋在眼前的菜葉給扒開,只見幾隊官兵匆匆朝家裡去,家門口被已圍了起來。
鄒文熙瞬間明白過來,家裡出事了,就如當年隔壁劉家一樣,受朝中族人牽連。
事情的確如此,鄉親們看到官兵往鄒家去時就知大事不妙,鄒父及鄒文熙平日對大家極好。
鄒家就鄒文熙一根獨苗,這麼好的人家鄉親們怎忍心讓他絕了後,於是不約而同等在鄒文熙回家必經之路。
大家一輩子都生活在城裡,只要誠心藏個人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官兵在城裡搜查幾天幾夜,就是不見鄒文熙身影。
殊不知,鄒文熙早就被鄉親送到城外,如今,城中再無鄒家,鄒文熙帶著鄉親們湊的銀兩離開家鄉,隻身到了杭州府。
鄉親們能力有限,能給的銀兩並不多,為了養活自己,鄒文熙夜裡住在城邊破屋裡,白天路邊擺個攤位幫別人代寫書信。
曾經拿著銀子到處救助別人,如今卻眼巴巴地盼著他人來寫書信,可以說當初有多瀟洒,今日就有多落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
這日,鄒文熙剛擺上攤位不久,來了一位小姐和一個丫環,小姐身材高挑,膚白貌美,一雙眼睛就如天上的星星,明亮動人,整個人就如畫中走出的仙子一般。
有生意上門,鄒文熙急忙招呼:「小姐,可是有書信要寫?」
小姐與鄒文熙說話的同時,不經意看到了他左眉中間的黑痣,臉上一驚:「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蘇州府鄒家書生,鄒文熙。」
此話一出,小姐滿臉激動:「鄒公子可還記得,我是那日清晨你送出城外的劉婕。」
當年,管家帶著錢財及劉婕到了杭州府,與奶娘一起用心將劉婕撫養長大,劉婕自小聰明,雖是個女子,但對生意之事特別感興趣。
長大後的劉婕在管家的幫助下做起了絲綢生意,身為女子的劉婕對那些富家太太的需要特別了解,每次進的絲綢都被搶購一空。
不到兩年時間,劉婕便賺了許多銀子,如今可算得上城中有名的人物,只是這些年她一直在等機會,等回蘇州府尋找鄒文熙的機會。
或許是她的真城把上天給感動,還沒等來這機會,就意外在此遇上鄒文熙,劉婕那肯放過這機會。
「鄒公子,若不是你當年好心相助,定沒有今日的劉婕,我等了那麼多年,只為嫁你為妻。」
說實話,鄒文熙這些年一直未娶全是因為當年的劉婕,是劉婕讓他第一次有了想要保護別人的慾望,再說現在的劉婕又是如此美麗,怎會不想。
不過,如今就連自己都難以養活,早就不是當年出手闊綽的鄒公子,拿什麼來讓心愛之人過上好日子。
一番掙扎過後,鄒文熙將自己情況說了出來,劉婕卻不在乎:「鄒公子,不管你家境如何,在我心中就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若今生不能嫁你為妻,那我便孤獨終老。」
自己苦等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當年那個姑娘嗎?如果不是今日遇到,或許這輩子亦會終生不娶,終於,鄒文熙答應娶劉婕為妻。
劉婕將鄒文熙帶回家中,並與他成了親,兩人成親後夫妻恩愛,日子過得蜜裡調油。
如今,劉婕已等到心愛之人,再加兩人身份特殊,生怕哪天不小心被人給發現,於是便讓管家在百里之外的縣城買好宅子,時機成熟便搬到縣裡。
再說,劉婕在城中一直都是青年才俊的追求對象,如今卻聽說她突然嫁個外來男子,且還是個吃軟飯的。
多少都為此感到惋惜,更多的卻是不解,為何劉婕這樣貌美多財的女子會嫁給一無是處的鄒文熙。
其他人或許想想就過,富家少爺王公子卻是不甘心,自己如此優秀,為何劉婕偏偏會選中幫人代寫書信的鄒文熙。
一番調查之後,王公子發現了鄒文熙的身份,他連夜將這消息放了出去,收到消息的官兵火速趕到,將劉婕家圍個水泄不通。
兩人都知道這天遲早會來,所以一點不慌,鄒文熙背起劉婕,用布袋緊緊勒上:「娘子,今天讓我來保護你。」
鄒文熙背著劉婕殺出重圍,身上被砍出數個口子,劉婕卻是毫髮無損,或許自己學武多年,為的就是今日。
兩人一路朝縣城逃去,無奈鄒文熙受傷過多體力嚴重不支,只好躲到一座破廟暫做休息。
兩人一路勞累,剛進破廟不久便睡著了,迷迷糊糊中,鄒文熙看到廟中的觀音菩薩說道:「鄒文熙,你助人無數,年紀輕輕但卻是世間少有的善人,今日見你有難,特來助你一把。
記著,醒後千萬不可外出,屋外都是官兵,想活命快躲到我身下,那裡有個暗道,足夠你夫妻兩人藏身,待貴人出現方可外出,切記切記……」
鄒文熙瞬間驚醒過來,一刻不敢猶豫,馬上帶著劉婕走到觀音後面,仔細翻找,地上果然有個暗道。
剛進去片刻,廟裡來了幾個官兵,一番尋找,其中一個官兵說道:「看來剛才到過這廟裡,現在已不在此地,肯定已經逃走,我們趕快去追。」
聽著腳步聲遠去,鄒文熙及劉婕這才放下心來,神經放鬆了,不由一陣困意襲來,兩人沉沉睡了過去。
醒來後,廟裡已沒任何聲音,兩人攙扶著走出暗道,剛坐一會兒,外面進來一對夫妻,仔細一看,居然是街頭耍把戲的夫妻兩人。
兩人知道鄒文熙的遭遇,說道:「恩人,多謝你的幫助,我們拿著你給的銀子做了些小買賣,如今即可照顧孩兒也不用到處奔波,你放心,今日我們一定助你們渡過難關。」
戲子夫婦早年走南闖北,曾與一位高人學過易容術,現在輕鬆將鄒文熙及劉婕易容成他人模樣,最終,兩人通過盤查,順利到了縣裡早買好的宅子。
彼時,管家帶著幾個忠實可靠的家僕丫環早已在此等候。
從此兩人改名換姓,重新在城裡做起生意,一年後,劉婕生下一對龍鳳胎,一家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