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劇情中,瑛華所與卓鉞所正式簽訂合同,決定共同代理鼎薪的債務糾紛案。
雖然簽合同的過程有些波折,但是經過羅英子和邱華的努力,她們成功將分成比例由30%提到了40%,也算是沒有辜負前期為了萬紇特意做背調付出的辛勞。

羅英子正式入駐卓鉞所辦公,天天與許卓同進同出,羅英子談起許老師來更是一臉崇拜的樣子,這讓陳碩心裡很不是滋味。
陳碩醋意大發,在羅英子面前抖落了很多許卓從前的老底。陳碩說許卓是打擦邊球的老手,擅長在法律的邊緣來回試探。比如他曾經僱用殘障人士虛開發票以避稅,而且給這些殘障人士交的薪酬與交的社保完全匹配不上,後來還被這些殘障人士起訴討薪。

羅英子聽了很不以為然,反而替許卓說好話,將話題轉到了創業的不易上,陳碩見勸不動羅英子,話不投機,氣憤離去。
所謂當局者迷,羅英子對許卓的好感來源於兩點,一是梅大梁對許卓讚譽有加,二是羅英子親眼見過許卓為殘障人士做的一場辯論,覺得他能力不凡。
再有夏舒天天將許老師這個偶像捧上了天,隨著與許卓的接觸變多,羅英子對許卓的印象分也變得盲目增高。

然而,只要我們跳出羅英子的視角,單看許卓這個人做的一些事情,就會漸漸地發現,許卓並非羅英子想像的那般完美正義。
正如良誠所的一位合伙人說的那樣,許卓是出了名的「殺伐決斷,毫不留情」,他做事情從來不拖泥帶水,比如爭取萬紇這個案子時,前一秒許卓還在想著如何競爭破產管理人,當聽到羅英子曝出隱匿資產的問題時,果斷調轉方向,轉而代理鼎薪的債務,從發現問題到討論通過做決定,也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還有許卓給瑛華所的分成比例,他咬死30%不肯讓步,若不是羅英子最後特意提了句梅先生,也許結果並不會得到改善,很明顯羅英子在試探許卓的時候,許卓也在謹慎地觀察羅英子的表現。

關於許卓本人,業內一直流傳甚廣的就是他的二進宮,雖然最後被無罪釋放,但從另個角度也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兩次都是許卓在打擦邊球時的險勝,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曾在法律邊緣走了一圈,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與羅英子盲目信任許卓不同,邱華的表現就要真實得多。她們得知鑄成案與許卓有關,羅英子還想著對許卓據實以告,邱華卻提醒她先不要告訴許卓,畢竟他們之間的信任基礎太過薄弱,在沒有搞清楚對方是敵是友時,最好先不動聲色。

看,邱華身在局外,看得就比羅英子要清楚得多,不隨便對一個新結交的同行敞開心懷,這才應該是最基本的操作。
如今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陳碩的那句話,他說「打擦邊球這事,許卓他就是個專家」,能得到陳碩這一句評價,可見許卓代理的很多案子,實在是贏得蹊蹺。

看一個人的品性如何,不要只聽他說,而要看他如何做。許卓口口聲聲不重利益,但到了要緊關頭,權衡起利益得失來比誰都利索。
從這一點來看,當年梅先生夫妻倆被陷害的事情,不光牽涉到良誠所,大概率與許卓也脫不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