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中,兩軍都有不少年紀偏大的兵員,那麼真的是年輕兵員消耗殆盡,然後才不得不徵發「老頭兵」參戰嗎?
首先,以俄烏戰爭的體量,雙方陣亡的官兵都有六位數,無論哪一方都會出現大量吃癟的視頻,這個其實很正常。
再來分別聊俄軍、烏軍的兵力情況。
俄羅斯現在的人口有1.46億,在俄烏戰爭中它沒有啟動全面動員,也沒有像烏克蘭那樣滿世界抓壯丁,它的兵力補充相對壓力小些。
可戰爭畢竟是要死人的,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兵力在戰場,這些兵從何而來?
廣義上的俄羅斯軍隊有以下幾種兵力來源:
第一:正常的徵兵服役體制,俄軍每年都會正常徵召義務兵,然後每年也都有義務兵轉合同兵;由於現在俄軍編製擴大,這種正常的徵兵規模也會稍多,它們屬於俄軍中的良家子兵員。
第二:部分動員,這種動員體制只在2022年9月啟動過,為數30萬人,此後沒有再增加;被部分動員的對象為俄軍的預備役兵員,年齡比上述的現役群體要稍大些;
第三:僱傭兵、志願者兵員;僱傭兵以瓦格納為代表,實際上俄軍也面向全球徵召願意來打仗的兵員,但非俄籍的僱傭兵數量並不佔主體;志願兵則是以國內偏遠地帶的窮困者居多,簡單來說也是當兵打仗,賺錢賺榮譽的一種,他們的年齡限制小,所以會有中老年志願者出現;
第四:囚徒兵員,這個不用多解釋,瓦格納囚徒兵是典型例子;而在瓦格納之後,俄軍繼續徵發囚徒兵,其年齡以中青年為主,但也有年紀稍大的;
第五:頓巴斯以及其他俄羅斯佔領區內的兵員,嚴格意義上說,他們實際是以生活在烏克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人為主,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跟俄軍一同作戰,並被編入俄軍體系,其年齡也是老中青均有。
還有就是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東鄰軍隊,雖然早就在互聯網上被重創多次,但據俄烏雙方信息比對,其實在幾天前才有可能正式參戰;不過即便按照西方情報信息,這批軍力最多為萬餘人,在俄軍體量中佔比極小。
那麼就上述的幾大類俄軍而言,可稱得上年輕化的實際只有第一種;其他類型兵員的年齡都會偏大些。
而在實際的作戰中,俄軍以囚徒兵、志願兵承擔傷亡最大的任務,所以在傷亡人員中自然會有一部分年齡較大者。
比如在目前能確認年齡的俄軍死者中,50歲以上的就超過了4000人。
很明顯,在俄軍當前的動員體系下,它是優先使用偏遠地區、年齡偏大的兵員或者囚徒兵;而盡量減輕年輕現役兵力的損耗。
在俄軍陣亡者中,30歲以下的陣亡者佔比只有28%,其中相當部分還是戰爭前期只使用現役合同兵的損失。
因此俄軍中出現年齡偏大者,並非是因為年輕人或者年輕兵員死光了,真實原因恰恰是為了減輕年輕兵員的折損,才故意使用年齡偏大的兵員來作戰消耗;比如俄軍陣亡者中以33到35歲陣亡者為最多,但在其常規戰役部隊中這個年輕段的兵員肯定不是最多的。
相較於俄羅斯的人口體量,烏克蘭在戰前名義上的人口為4000多萬人,但拋開開戰後俄佔區人口以及逃亡出國的人口,實際控制區內的人口就只剩下了不到3000萬人。
烏軍由於總體火力劣勢加上訓練時間更短的因素,在戰場上承受了比俄軍更重的傷亡;所以它無法做到像俄軍那樣的動員體系,而是必須要強制動員,正因如此才出現了我們所見的一系列抓壯丁的視頻。
在這些抓壯丁的物料中,經常會出現不適合服役者、貧窮、年齡偏大者服役的情況;實際上如果細心觀察的話,還會發現烏軍在俄語區的動員抓丁強度,往往會更高些。
因為抓的壯丁本來年齡就偏大,所以在戰場上俄軍俘虜到年紀偏大的烏軍士兵,也就不難理解了。
可要說,烏軍的傷亡也已經到了現在兵員只有「老頭兵」的程度,那也不是不客觀的。
因為俄烏戰爭這樣體量的戰事,再加上當前的陣地戰、火力戰的交戰類型,就決定了有些兵員必須得承擔消耗性任務。
比如現在烏軍是整體防守的一方,那在前沿定居點、野地的陣地上,必須要放人;按照當前俄軍的進攻節奏,突擊隊發起衝擊前,都要用航空炸彈、炮火、無人機,甚至自爆式無人車先犁地的,守軍會不死人嗎?
既然註定要死人,那就不能派駐大量年輕精幹的力量過去消耗,而是會派駐年齡偏大、臨時抓來的兵員,再加上少量精銳去撐著。
在這一點上,俄烏兩軍的舉措其實都是一樣的。
但是烏克蘭現在更難受,原因在於它在整體人口偏少,戰場傷亡卻反倒更大;所以它無法像俄軍那樣在維持正常兵役制度、局部動員的前提下,利用高薪、高撫恤來吸引偏遠貧窮的地區人員來當兵,而只能靠強制性徵兵。
雖然原則上強制性徵兵盡量也不去動年輕群體,但傷亡過大的話,不動也不行;甚至徵兵力度再擴大的話,上前線的可就不只是國家警察單位了,其他公務系統的人員也會被動員。
而且這個人力缺口,西方是很難彌補的;因為西方陸軍現在沒有那麼龐大的地面戰鬥兵員,可以被抽去堵漏;各種形式的西方僱傭兵也不過數萬人規模,在俄烏戰爭中根本不夠看。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方面要求烏克蘭將徵兵年齡的下限從25歲降低到18歲,以動員更多年輕兵力來彌補戰爭損耗並扭轉頹勢;而烏克蘭考慮到綜合後果,現在並不想輕易碰這條紅線。
以俄烏戰爭如今的軍人傷亡量,一般的國家早就撐不住了,不過烏克蘭這塊地真的比較特殊,它能夠經得起大規模的傷亡;從100多年前到現在的歷次大規模戰爭,當地的傷亡承受力都特彆強。
所以烏克蘭現在還有一定的動員潛力,而不是說真的就只剩老頭兵了;只不過現在的局勢對它很不樂觀,因為再長期絞肉下去的話,不動員年輕人就可能要突破臨界點了,畢竟戰場上死去的不是一組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終究是有耗不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