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駕崩後,霍光選擇讓昌邑王劉賀繼承皇位。不久之後,霍光就對劉賀不滿意,最終將其廢黜,新選了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繼承皇位。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全程輔助霍光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動作,這個人就是田延年。
1.廢黜皇帝
田延年是戰國時齊國王室的後代,年輕時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才幹,最終被霍光看中納入幕府之中,很快就擔任了長史。
後來霍光的老家河東郡治安不好,豪強不聽招呼,盜賊橫行,於是霍光就任命了田延年為河東太守。
田延年到了河東之後,就大力提拔有能力的人,嚴格執法,很快河東郡就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也正因為如此,加上他自身又是霍光的鐵杆親信,就被提拔到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大司農,負責管理全國財政。
漢昭帝駕崩後,由於其無後,霍光為了更好掌控朝政,最終選擇了昌邑王劉賀繼承皇位。不久之後,劉賀就與原來朝廷官員有了利益上的衝突,而且劉賀自身也貪玩好樂,霍光就起了廢黜他的心思。
不過劉賀畢竟是皇帝,霍光心裡也吃不準,就召來田延年商量怎麼辦。田延年心裡沒有任何負擔,直接告訴霍光廢黜皇帝,重新選擇一個賢君。
霍光接著就說出自己的擔憂,問田延年歷史上是否有過先例。田延年就提出當初伊尹就是廢黜了商王太甲,保全了宗廟社稷,後世人都認為他是忠臣。
霍光聽田延年說完也更有信心了,更重要的是他確定了一個助手,也就是田延年。隨後霍光又聯絡了車騎將軍張安世以及丞相,然後召集朝廷重臣前來開會。
人到齊之後,霍光就率先發言提出昌邑王行為荒誕,危及社稷怎麼怎麼辦。大臣們沒想到上來就是炸彈,一時沒有回過神來。
這時候田延年就站出來呵斥眾臣,當初漢武帝駕崩前將天下託付給了將軍,正是因為將軍賢良忠正,能夠保存劉氏社稷。
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將軍正是要挺身而出維護劉氏社稷,如果哪個大臣支持上不給力,我就只好斬了他。
群臣一聽這番威脅,立刻表示全力支持霍光。隨後在霍光的操持下,廢黜了昌邑王劉賀,新立了劉病已即位,即為漢宣帝。田延年因為擁立有功,被封為陽成侯。
2.驕橫放縱
經歷廢帝一事後,霍光在朝中的威勢更加逼人。漢宣帝剛即位時與霍光同車去宗廟祭拜,就感到芒刺在背。
而作為霍光勢力集團的一份子,又在廢帝擁立漢宣帝過程中立下功的田延年,自然也更加蠻橫跋扈。
有一次田延年在宮中曾衝撞了皇帝的車隊,本來沒有人敢出聲,忠直敢言的侍御史嚴延年知道後沒有罷休,直接上書彈劾田延年。
田延年不承認此事,認為嚴延年是誣告,最終此事交給御史中丞負責調查。御史中丞不僅沒有繼續追究田延年,反而反過來認為嚴延年看到此事卻沒有告知宮門進行阻止。
即使如此御史中丞還不罷休,又查找嚴延年其他的罪證,一心想要置他於死地,嚴延年不得已只好選擇逃亡。
此外,當時漢昭帝於是突然去世,很多用於修造陵墓的物資沒來得及準備。正好有茂陵的富戶焦氏、賈氏等人事先花費大筆金錢收購了不少修造墳墓的物資囤積起來,想要賣個高價。
田延年是負責財政這塊的,不想掏高價購買,就向皇帝上奏這些商人囤積建陵物資是不合法的,應該沒收,漢宣帝最終同意了此事。
這些商人最終落個血本無歸,於是就恨上了田延年,派人調查函他的罪行,伺機報復。
3.自刎而死
田延年正好又有縫可讓人家盯,他本身就比較貪財,加上負責的就是財政,就經常利用手段將錢財搞到自己的腰包里。
這事最終讓這些商人得知了,於是就詳細調查了田延年貪污的證據,上書告發。漢宣帝看到後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打擊霍光勢力的機會,於是就下達詔書讓丞相調查此案。
這個案子自然瞞不過霍光,霍光就將田延年私下召到府中,問他是否做過此事。田延年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別的想法,在霍光面前一力保證自己從沒幹過這種事。
霍光一聽田延年這麼說,就表示既然你沒幹過,那我就讓人查到底了。不過別人摸不清情況,御史大夫田廣明就讓太僕杜延年試探霍光,是否可以用過去廢除昌邑王的功勞免除罪過。
霍光直接表示這樣行不通,然後還說讓田廣明通知田延年到獄中聽候審理,朝廷不會冤枉他的。田廣明將此話告知田延年之後,田延年卻表示不願去監獄。
隨後田延年在家中半裸身體,拿著一把刀四處走動,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丞相下達逮捕令,讓人召喚田延年到廷尉府報到,田延年聽到來人時選擇了拿刀自刎。
4.結束
霍光勢力從廢黜劉賀到擁立漢宣帝之後已經到達了頂峰,而霍光又明顯是不能自己登上皇位的,而其他潛藏的敵人也不少,那麼它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衰落的。
正如田延年一樣,他自以為自己立下大功,就貪婪蠻橫,得意洋洋,因此在潛在中得罪了不少人,包括霍光,這也是霍光放棄他的原因。
從田延年的經歷來看,古人所說修身要修德是非常正確的。田延年如果真的有很好的德行,他的下場肯定不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