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2024年11月26日06:32:04 歷史 1824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前言

「我讓你把三個孩子都接過來,怎麼就只有兩個?」老蔣憤怒的呵斥毛人鳳,不滿他未完成任務的做法。

毛人鳳也是有苦難言,先前老蔣讓他把戴笠的三個孫子接到台灣,可他們母子四人均在大陸內,他毛人鳳的手再長也不能越過海峽,直接去大陸給他抓人吧,他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說啊!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老蔣不把戴笠的兒子抓回來呢?這幾個孩子又該如何?

戴笠之子

當年戴笠死後只留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戴藏宜,這個兒子出生後因為戴笠工作的特殊性質導致不能將兒子帶在身邊,所以一直就由戴笠的母親來撫養。俗話說「隔輩親」,藍氏對這個孩子十分寵溺,就算是戴藏宜不想去學堂讀書也並無所謂。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必然會「長歪」尤其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的父親是戴笠,當時他已經是國民政府有頭有臉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身邊的人因此對他萬般奉承,就連那些想要通過討好藍氏從而在政府中加官進爵的人也對他相當溺愛,因此他就是一方「小霸王」。

他一直都覺得有父親在他的身邊為保駕護航,便不將任何事情放在眼裡。戴笠也看出了孩子的蠻橫,於是便將他帶到上海送到大同大學讀書。可這孩子從小的心思就壓根不在學習上,不管如何威逼利誘始終不樂於上學,無奈戴笠只能把他送到老家小學裡面做個主任之類的工作。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一直到1939年,戴笠的妻子去世,戴藏宜又去往上海處理母親的喪事。這個時候戴笠覺得不能再任由兒子這樣虛度人生,於是就讓孩子參軍,在保安地方的國民自衛隊中做個隊長。或許讓他早些認識戰爭的殘酷性才能迅速的成長起來。

所謂知子莫若父大概就是如此,在戴藏宜陸續參與後他也做好了父親和組織交代給他的各種任務,先後暗殺了許多我黨同志,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升官發財夢。他又陸陸續續著手電筒台信息事業,學會將情報拿於自己手中。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他如今自己的成就和父親帶給他的光環為他引來了更多阿諛奉承之輩,他也變得更加目中無人,不管是官職比他大的還是家族財力更勝戴家的他統統不放在眼裡,當時就連江山縣六十多歲有聲望的楊德中院長都要給他拱手作揖稱一句「戴兄」。

試想這個場面是多麼荒誕,這位院長的年齡都可以給戴笠做父輩兄長,卻要管他兒子喊一句「老哥」。

而戴藏宜也成了父親眼中的驕傲,當時國民政府樂於培養更多自己的人才,便在各大學校中進行教育洗禮戴藏宜還特意導演一出稱讚女特務為國服務甚至犧牲自我的話劇《野玫瑰》稱讚國民政府,也就是這一出讓他進入到了軍統局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戴笠是老蔣最信任的屬下,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然老蔣會給予他許多好處。到達軍統局後戴藏宜也得到了老蔣的重視,親自負責了戴家眾人的「賞賜」。戴笠的「雨農中學」「雨農圖書館」包括醫院都是他兒子親手經營的。

戴家後代

可這些謀害人民的反革命分子一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隨著49年大部分地區的解放,戴藏宜也如喪家之犬般到處逃竄,東躲西藏。在這些躲藏的日子裡他也明白這樣下去根本行不通,況且自己還有孩子老婆,於是前往江山縣自首。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本以為他可以好好改造,結果他其實賊心不死,又潛逃各地。原來他計劃是去往台灣尋求庇護,但在過程中被捕,最後在51年的時候判決。

其實戴笠和他的妻子鄭錫英一共有三子兩女,只可惜小女兒早夭,剩下這三子一女就和母親一起生活,雖然戴藏宜和其父親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我黨會正確判斷每一個人,孤兒寡母並未因此受到牽連。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丈夫離世後鄭錫英便帶著孩子們離開家鄉去往上海,養這麼多孩子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十分困難,在加上有丈夫的原因在她並沒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只能靠給人當保姆賺取薪水來養活一家。

這樣的生活從一開始註定就撐不下去,於是鄭錫英找到當年丈夫身邊的護士范娟理求助。兩人因為丈夫的原因會有多次往來,當年也對她十分優待,兩人關係又情同姐妹,所以范娟理十分願意幫忙,為他們找了住處的同時還幫助鄭錫英找了一份新工作。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其實鄭錫英就準備忘掉曾經那些舊事和孩子們頻繁的生活下去,可沒想到位於台灣省的老蔣記起曾經老部下的後代,非要毛人鳳將他們帶到台灣來。

老蔣安排的任務

1953年,毛人鳳來到蔣介石的辦公室,老蔣給他安排了一個秘密任務,讓毛人鳳將戴笠在大陸內的親屬接到台灣。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毛人鳳接到這個任務後心中也無限猜測,當年他和戴笠水火不容。眾所周知這兩位國民黨老牌特務一向互相不服,兩人冰點的關係也只是因為戴笠的意外身亡,而老蔣既然將這個任務交由他,那他一定是要著手調查的。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調查過後他發現兩年前戴笠的兒子就已經死亡,在之後就是兒媳鄭錫英和這幾個孫子孫女,只能將他們接到台灣,可如今的局面他要想去大陸光明正大的接人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於是他找到在大陸潛伏的黃福源來進行這趟任務。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黃福源是當年留下來在上海做特務工作的地下黨,他接到這個任務後也是覺得犯難,畢竟這些年對著母子幾個也是略有耳聞,於是找上了鄭錫英說明情況,並且擬定好計劃,一行人準備將名字戶口更改,先抵達香港再轉機台灣,這樣下來便神不知鬼不覺。

事情就在改名字這一塊出了差錯,長子和次子改名後特務認為小兒子不需要再改名字,這麼小的孩子並不能引起注意。可事實恰恰相反,我黨十分珍重來之不易的和平,建國後每個人民都對間諜特務和漢奸等人十分敏感,更是把他們的名字樣貌記得一清二楚。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前往香港的時候正是因為小兒子的名字被人發現是戴笠的後代,所以將其扣住,情急之下特務只能斷尾求生,帶著其他三人先行離開。

這次任務的失敗迎來的就是老蔣的怒火,可事已至此無力回頭,不管老蔣的原計劃是如何栽培這幾個孩子,還是只是想要補償戴家後代,後面也因為這次的失敗而被迫壓下,只可惜鄭錫英與幼子和女兒相隔兩地。

沒有母親的孩子

當年被扣下的孩子正是戴以宏,那時的他只有六歲。幼小的他只能被當地遺留的特務撫養,可特務最終被捕,他連寄人籬下都沒了資格。但好在宋慶齡創辦了福利院,他才能得到妥善的去處,此後他的生活和普通人無疑,正常的學習工作等等。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而當年未被老蔣提及的女兒就沒有這麼好運了,戴眉曼當年被湯好珠所收養,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並未經歷像弟弟一樣悲慘的童年。湯家上下都對她極好,從不重男輕女也會教她讀書認字,宛如親生父母和兄弟一樣。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等到她稍微大些,便和同齡人一樣在外做工認識了一位工人謝培流,兩人互相愛慕。可戴眉曼卻總是迴避自己的感情,她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是戴笠的孫女,不願面對來之不易的愛情因自己的身份所破滅,所以兩人都一直未確定戀愛關係。

上文小編有提到,我國人民當時對遺留的反革命人員十分敏感,戴眉曼在外做工很難不被人詢問,所以她的身份也慢慢被人知曉,不少人選擇遠離她,畢竟大家對戴笠的所作所為再熟悉不過了,害怕也是有原因的。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謝培流卻並不這樣想,當有人欺負戴眉曼時他挺身而出,直接將自己對她的愛慕之情告訴眾人,這讓她大為驚訝,謝培流都能為了她勇敢,她更沒有必要畏畏縮縮了!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戴以宏在特殊年代的時候難免也會因為戴笠的原因遭到針對,他大大方方的面對那些有心之人,將自己的身世擺在明面上,讓那些人無話可說。

結語

這兩個孩子雖然在之後沒有母親在身邊,但他們都無比堅強勇敢,敢於擺脫自己祖上的身份,敢於重新面對新的自我。只可惜遠在海峽那邊的母親卻看不到孩子們勇敢的模樣,老蔣臨時的一個決定就葬送了幸福的家庭,不免讓人感到唏噓!

老蔣派人接戴笠孫輩來台,毛人鳳只接回兩個,老蔣大怒:那個呢!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火車輪軸里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火車輪軸里的「秘密」

每年春運,在繁忙的火車站台上,很少有乘客會把目光停留在車廂下露出的半截車輪上。更少有人知道,一列普速火車由多少輪軸托起,輪軸零件又如何精密配合、發揮作用。在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太原局」)太原車輛段輪軸車間,工人們每天面對一個個輪軸,拆解、維修,目的只有一個:讓火車奔跑順暢。 1月...
信江書院,不能拆的原因 - 天天要聞

信江書院,不能拆的原因

上饒信江書院是不能拆的,它何時創建無人知曉,但歷朝歷代,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都只能在保持大部分建築的前提下,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修繕和補充。
南京的博物館有看頭| 古代聖旨如何防偽?五色絲線一體織成 - 天天要聞

南京的博物館有看頭| 古代聖旨如何防偽?五色絲線一體織成

在沒有現代化設備的古代,人們如何做好重要文書的防偽工作?近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年特展《錦繡江南——中國傳統織綉工藝的巔峰創造》中,一件南京博物院院藏明朝隆慶「織錦誥命卷」就展出了古代中國精湛的織綉工藝和古人防偽的巧思。明穆宗朱載垕於公元156
何以王朝,是引領,是傳承,更是鼎盛 - 天天要聞

何以王朝,是引領,是傳承,更是鼎盛

所謂王朝,指的是只有一位天下共主並且能夠世代傳承政權,所以能夠稱得上王朝的時代,必定是社會一切發展的中心,而敢把「王朝」二字直接掛鉤的品牌,篤定是行業翹楚,比亞迪王朝網就是如此。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瑰寶,中華文化擺在任何一個人面前都能帶來強烈的衝擊感,而近幾年騰飛的中國汽車工業,也讓世...
淚別!北洋學長高鎮同院士和他堅守的「航空夢」 - 天天要聞

淚別!北洋學長高鎮同院士和他堅守的「航空夢」

1月21日5時20分,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1950屆校友高鎮同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高鎮同院士遺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鎮同校友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不僅是一位傳奇的科學家,更是一位為國家、為人民、為民族作出無私奉獻的「大先生」。他畢...
乘高鐵列車 賞非遺風韻 - 天天要聞

乘高鐵列車 賞非遺風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翟祚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宋寶穎)2025年蛇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即將迎來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春運期間,在熱鬧十足的候車室、遊子返鄉的高鐵上,非遺活動走進候車室、列車上,為旅客送上一道別樣的文化盛宴。1月18日上午,煙台南站候車大廳中央,幾位煙台書法名家揮毫潑墨,寫下一張張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