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打下沙家店,主席有多高興?總理說:我們都想不到!

2024年03月20日15:45:24 歷史 1367

1947年春,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毛主席和周恩來率領一支三四百人的小隊伍在陝北轉戰,十分艱苦。

五個月後,8月下旬,彭老總指揮西北野戰軍發起沙家店戰役,一次殲敵6000餘人,一舉扭轉了陝北的戰局。

彭老總打下沙家店,主席有多高興?總理說:我們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打下沙家店,毛主席真是太高興了。這時,他率領的小分隊到了佳縣。這一段時間,他的身體不太好,於是藉機休養幾天。

說是休養,其實也是工作。他在農村搞起了社會調查,與老鄉們交談,甚至孩子們也成為了他的調查對象。

一次,他與一群孩子在打穀場上聊開了。孩子圍著他說:「毛爺爺給講故事。」

毛主席說:「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同題,答對了,我就講。你們誰是地主呀?」

小孩們你看我,我看你,說:「我們誰也不是地主,地主鬥倒了。」

「不是地主,怎麼有那麼多的糧食?」

「這是好幾家的糧食。」

彭老總打下沙家店,主席有多高興?總理說:我們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笑了,裝作剛明白的樣子:「原來是大家的,哈。」

這些孩子們又跳又叫,往主席身上爬說:「你逗我們呢。」

主席也大笑起來,邊笑邊舉起雙手,說:「我投降,我投降。」

這一幕被周恩來看見了。主席笑著對他說:「群眾是老天爺,孩子們是老天爺的小祖宗,得罪不起呢。」

彭老總打下沙家店,主席有多高興?總理說:我們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若干年之後,周總理談起沙家店戰役說:「那一次,主席是多開心啊。我們都想不到。彭老總打下沙家店,意義這麼大,主席比我們早先看到了,真是偉大啊!」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一套)記述了此事。該書記述了毛澤東為什麼能成為中共和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的真實歷史,被譽為「毛主席領袖史」。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銷量已過百萬套,為讀者喜愛的紅色歷史暢銷書。

彭老總打下沙家店,主席有多高興?總理說:我們都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