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關於中國研究幾乎毫無現實意義,只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2024年02月22日02:45:04 歷史 1893

作者 | 唐世平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教授

在我看來,過於沉迷於中國古代甚至近代歷史中是極其不健康的。

中國公眾和精英更需要的是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因為不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就無法理解現代中國的形成,也無法理解當下的中國。

因此,我們應該少一點中國歷史,多了解世界文明。

01

古代中國歷史

幾乎沒有「現代意義」

中國歷史,特別是公元一八四〇年前的歷史,其實是非常乏味的:它只是一部改朝換代的歷史,除了董仲舒王安石的變法之外,基本沒有根本性的變革。至少,遠不如公元一五〇〇年後的世界歷史對我們更為重要。

更糟糕的是,太沉迷於中國歷史,還會讓我們從上到下都潛移默化地陶醉於中國歷史中最為核心的東西:權謀術。

某種程度上,權謀術是貫穿整個中國歷史的核心主線。對一個人的自我境界來說,最大的滿足可能確實是贏得生殺予奪的權力——這種權力太有快感了。但是,這種對個人的自我實現,恰恰是對社會和國家的最大傷害。

許多關於中國研究幾乎毫無現實意義,只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 天天要聞

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從上到下都是人治,所以在看起來特彆強調集體的表面之下,絕大部分個人都是「破壞性」的個人主義者:我們都希望別人遵守我們為他們定的規矩,但是,我們自己都不想遵守規矩,特別是別人訂的規矩——有權力的人尤其如此。這一點在中國歷史和當下中國官場的各種亂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02

太沉迷於中國歷史

導致閉目塞聽

太過沉迷於中國歷史並認定中國過於獨特,還很容易讓我們閉目塞聽、固步自封。

許多人可能真的不知道,世界歷史上,曾經有過幾十年的迅速崛起和輝煌成就的王朝或國家絕不是只有中國一個,而是多達幾十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西班牙在一四六九至一五〇〇年間的崛起和擴張不比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迅速崛起和擴張遜色。

英國在一六〇〇至一七八〇年間從歐洲的邊陲崛起,並作為近現代世界的第一大帝國屹立不倒長達兩個多世紀,就更是讓人生畏。防失聯請複製加微信:hdxtx11註明讀者。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的崛起固然可以大書特書,即便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也都曾有過長達二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的驕人業績。

但是,在這些曾經有過迅速崛起的輝煌歷程的國家中,最後只有三十個左右的國家真正成為了全面的現代化國家。許多有過迅速崛起的輝煌歷程的國家最後都沉淪了。現代化就像一個孤島,而在試圖游向這個孤島的過程中,失敗是多數,成功是少數。

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許多國家要麼還在原地踏步,要麼困在漩渦中,甚至已經沉沒。這些國家的慘痛教訓是絕對不能再失去一次實現全面現代化的機會的中國必須吸取的。

太過迷戀中國自己的歷史而不去了解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的曲折經歷,中國就不大可能真正好好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

這樣的結果是,在追求一個全面現代化的中國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還在無謂地重複支付一些其他國家已經支付過的高昂學費,還在繼續走一些不需要走的彎路甚至歧路。

03

過分「自戀」

不會有真正的國際話語權

當下中國的政界和學界,都在大談中國如何在國際社會或事務中「爭奪話語權」。但是,「爭奪話語權」和僅僅是「發出中國的聲音」有很大不同。

中國可以發出聲音,但如果沒有接受你聲音的受眾,你只是在面對曠野呼喊,最多只有迴音,卻沒人應聲。「爭奪話語權」更不是自己對自己喊「我要話語權」的口號:那樣只是自娛自樂,自欺欺人。

中國要想在國際社會或事務中有「話語權」,就不能只關心和談論自己的話題,而是必須關心並且討論別人的問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一定的「話語權」:無論別人一開始聽不聽得進去我們的見解。

要想能夠有水平地討論別人的問題,那我們首先就必須先去了解別人。只有在了解世界的基礎上,並進而為世界提供有用的知識,包括對世界問題的診斷和藥方,從而能夠對他人的福利有所促進,中國才會有真正的國際「話語權」。

而這種診斷和藥方顯然不能建立在主觀臆斷上,而是建立在對世界的紮實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礎上。

04

怎麼辦?

要想多了解世界,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科學知識科普都迫切需要轉向。在科普上,削減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古代史的分量。與此同時,加強對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的科普。

少點中國古代史,多了解世界其他地區的近現代史。缺少對世界近現代史的科普而過於沉迷於中國古代歷史已經使得我們的許多知識精英和領導人都懶得了解世界,也沒有能力了解世界,特別是現代世界的形成。

在研究上,削減中國歷史,尤其是對中國古代史,以及古代思想史的支持(考古史例外)。許多關於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幾乎毫無現實意義,只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與此同時,大大加強對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的研究,特別是有比較的社會科學研究。只有比較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少走些彎路和歧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股極為重要的文學思潮推動著文壇發展,它便是以尊古、復古為旗幟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巔峰當屬唐宋時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後期則是古文運動的另一個高峰期,代表人物為以李夢陽為領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作者:姜安 馬楊來源:《歷史評論》2025年第3期帝國主義是引發世界大戰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帝國主義的天然對立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僅改變了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性質、進程及結果,還深刻改變了戰後國際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學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戰勝法西斯主義作出的歷史貢獻,...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 天天要聞

田城舊事(140):景小莉幹了不合時宜的事

張麗麗叫停了自己男人楊俊力乾的那件不合時宜的事,其實,她也不用叫停,那件事已經停了,因為楊俊力的政敵秦長壽壓根就沒有打算給他往上報。而這個時候,景小莉卻幹了一件極其不合時宜的事。景小莉何許人也?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中超聯賽已經是進入到了一段短暫間歇期,對於泰山隊來說,這段間歇期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球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解決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本賽季球迷要求下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就在最近,崔康熙則是返回了韓國,而在球迷看來,崔康熙可能是不會回來了。就在近日,資深足球記者陳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