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韓朝兩軍隔空炮擊,10年前的延坪島炮擊會重演嗎?一旦誤判或點燃戰火,中國外交部緊急發聲。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巴以跟俄烏這兩場大規模的衝突都有愈演愈烈之勢,且兩場衝突都有極大的可能性外溢,當前世界上眾多媒體也高度關注這兩場衝突的進展。
在亞太地區,雖然此地尚未爆發像巴以或俄烏那種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卻有不少的衝突正處於醞釀階段,其中最危險,也是最有可能在近期爆發衝突的,便是朝鮮半島的形勢。
韓朝互相隔空炮擊
朝鮮半島形勢日前出現了新的變化,據韓國媒體報道稱,韓國軍方在5日公布了一條消息,聲稱朝鮮軍隊在當天對白翎島與延坪島一帶實施炮擊訓練,朝鮮軍隊共發射了200多枚炮彈,由於炮彈均落入了朝韓軍事分界線的緩衝地帶,因此沒有出現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
作為回應,韓國軍隊也在朝鮮炮擊訓練結束後開展海上射擊訓練,同時延平島駐軍也使用自行火炮與主戰坦克進行炮擊訓練。
兩軍的這次相互隔空炮擊,實則意味著半島局勢已經進入了相當危險的局面。
根據2018年簽訂的「9·19韓朝軍事協議」規定,兩國不得在海上緩衝區域進行炮擊和海上機動訓練,這項規定旨在避免兩軍因炮擊訓練發生誤判,從相互攻擊。
但在去年11月,由於朝韓關係急劇惡化,朝鮮單方面宣布廢除協議,並重啟了在海上緩衝區域的炮擊訓練,韓國方面則指責朝鮮的舉動是「威脅半島和平,加劇緊張局勢的挑釁行為」。
韓朝互相炮擊
如今雙方開展隔空炮擊,將造成半島地區的形勢持續處於不穩定狀態,這一點可以參考2010年爆發的延平島炮擊事件,當年就是因為韓國在例行軍事演習過程中,向雙方海上爭議地帶發射數十枚炮彈,引發了朝鮮方面的不滿。
為了進行報復,朝鮮也實施了對等的炮擊訓練,並朝著韓軍在延平島上的炮兵陣地進行直接炮擊,後續韓軍也進行還擊,這場炮戰共造成10餘人死傷。
現如今,隨著雙方失去了「9·19韓朝軍事協議」的約束,再加上兩國關係正處於2018年以來最為緊張的時刻,延平島炮戰的情景很有可能再度上演。
如果雙方再度發生炮戰,那麼其結果必然會比2010年的那次炮戰更加嚴重。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 圖源朝媒
在不久前,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發表談話,批評韓國對朝政策,並直言2024年是韓朝兩國最有可能爆發衝突的一年。
可見雙方的關係已經劍拔弩張。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像炮戰這類的摩擦事件出現,雙方極其容易發生誤判,並認為這是對方向自己宣戰的舉動,半島地區的軍事衝突也會由此徹底觸發。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次隔空炮擊實際上也是給韓國現政權敲響了警鐘。韓國政府在近期屢屢指責朝鮮「故意挑釁」,然而事實上,當前半島地區的緊張形勢,包括這次炮擊的主要責任其實都在於韓國。
自去年尹錫悅上台以來,韓國的對外政策開始全面倒向美國,為了迎合美國的要求,韓國也從去年開始在對朝政策上採取「武力換和平」的方針。在這一背景下,韓美雙方的聯合軍演從去年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針對性也越來越強。
美國核潛艇訪問韓國釜山港
感受到威脅的朝鮮對此也立即作出反應,並通過試射多枚彈道導彈來表達不滿。然而已經「上頭」的韓國政府非但不收斂,反還越來越過分。
韓軍頻繁在朝韓軍事分界線附近舉行軍演不說,尹錫悅還在訪美期間與拜登達成「華盛頓宣言」,旨在將美國的戰略資產與核武器引入韓國,從將韓國納入美國的核保護之中,並應對朝鮮的核威脅。
在「華盛頓宣言」達成後僅不到一個月,美國就立即向韓國派遣核潛艇,b52h轟炸機在內的一系列戰略武器。
對於美韓的聯合威懾與挑釁,朝鮮也不甘示弱,堅持「強硬對強硬」政策,在去年年底幾個月里不斷試射各類導彈。
韓國總統尹錫悅(左)訪美
根據統計,在整個2023年,朝鮮試射了25枚遠程彈道導彈,其中還包括5枚洲際核導彈。同時朝鮮也在去年成功發射了一枚軍事偵察衛星,其首艘攻擊型核潛艇也在去年順利下水。
可以說,半島局勢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尹錫悅政府的「武力換和平」政策要負全部責任。
至於兩軍這次的隔空炮擊,雖然是由朝鮮率先實施,但卻是韓國挑釁在前。
在2024年的新年講話中,尹錫悅表示今年要從源頭上「封鎖」朝鮮核導威脅,並且還要在上半年完成韓美延伸核威懾機制構建工作。
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韓國今年將繼續奉行「武力換和平」政策,並且還會進一步加強力度,依靠美國的核武器來對付朝鮮的核導彈。
韓美聯合演習
在朝鮮實施炮擊之前,韓軍也在朝韓分界線附近密集舉行各類軍事演習。在去年12月29日,韓美雙方開展跨年聯合軍事演習,並一直持續至1月4日才結束。
這次聯合軍演不僅位於靠近軍事分界線的京畿道抱川市,同時雙方還出動了絕大部分的常規兵器,相當於對進攻朝鮮做了一次預演。
在新年當天,韓軍多個師也在京畿道和江原道兩處,靠近軍事分界線的區域,實施大規模火力與機械部隊行進演習。
在1月3日,韓國海軍出動多艘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導彈艇,在靠近兩國海上緩衝區的區域實施艦炮射擊與海上機動演習。
這一系列密集的軍演,可以說是對朝鮮最為直接的軍事挑釁,這一點就連韓國軍方也並不掩飾。
朝鮮發射軍用偵查衛星
針對這些軍演,韓國軍方表態稱在新的一年裡,韓國正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這一系列演習是為了確保隨時決戰的態勢,並加強應對敵軍挑釁的決心。
正是在這一系列的挑釁性軍演之後,朝鮮才最終選擇炮擊緩衝海域來進行回應。這場隔空炮擊也已經證明,韓國採取極限施壓的態勢,想逼迫朝鮮在核武器問題上就範,是不可能做到的。
朝鮮不會因為韓國的一再強硬「觸底反彈」,只會在韓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實施應對。
韓國雖然企圖通過引入美國戰略資產來獲得核保護,但此舉也只會讓朝鮮有正當理由加大核武器開發力度,韓國的安全形勢不會得到任何改善,反還會繼續惡化。
如果尹錫悅政府在今年繼續實施「武力換和平」政策,那麼半島局勢必然會像朝方說的那樣,以爆發軍事衝突的結局收場。
中朝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
對於目前愈演愈烈的半島局勢,半島以外的國家也同樣在密切關注。在朝韓兩軍隔空炮擊當天,中國外交部就緊急發聲,希望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採取加劇緊張的行動,並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對中國而言,朝鮮是自己的近鄰,半島局勢不穩,就意味著中國的邊境地區也面臨著安全挑戰。因此,中國是最不願看到半島地區爆發軍事衝突的國家,從去年至今,中國一直在充當調停者,緩和並穩定朝韓兩國的關係,防止雙方爆發軍事衝突。
但尹錫悅政府不僅不接受中國的好意,反為了迎合美國遏制中國的需求,開始對中國的內政事務指指點點。在去年的g7領導人峰會結束後,尹錫悅曾聲稱台灣問題應當像朝韓問題一樣,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想要繼續調停朝韓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顯然已經不現實。
未來中國肯定還會繼續關注半島局勢走向,並儘力穩定緊張態勢,但如果美韓兩國得寸進尺,甚至想利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那麼中國也必然不會坐以待斃。就像73年前一樣,在朝鮮受到直接的軍事攻擊以後,中國也將擔起維護半島和平的重任,打擊任何敢於破壞半島和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