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留美博士流浪街頭 親屬:其父去世時也未回國,寄回幾千美金 很多人正在想辦法幫助他

2024年01月06日18:54:17 歷史 6274

1月2日起,旅美華人朱先生在短視頻平台發布了多段視頻,拍攝紐約街頭一名流浪漢的經歷。視頻中的流浪漢孫某,自稱是江蘇江陰人,早些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後來在美國拿到碩士、博士學位,但由於離婚等原因,精神受到打擊而流落街頭。視頻發布後引髮網友廣泛關注。

紅星新聞記者此前從復旦大學美國校友會(紐約)聯絡人處獲悉,孫某復旦大學校友的身份已被確認。6日,孫某在國內的一位親屬孫洪(化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家人已多年未和孫某取得聯繫。孫某父親多年前去世的時候,他也沒有回國,而是寄了幾千美金回來,「我們也是從視頻里看到了他現在的境遇,覺得非常震驚,已經有包括校友在內的很多人在想辦法幫助他。」

復旦留美博士流浪街頭 親屬:其父去世時也未回國,寄回幾千美金 很多人正在想辦法幫助他 - 天天要聞

▲朱先生6日凌晨發布了孫某的最新視頻 視頻截圖

近日,旅美華人朱先生在網上發布的多段復旦畢業留美「流浪博士」孫某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孫某自稱來自江蘇江陰,1985年1月被複旦大學物理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來到美國深造,碩士、博士畢業後,還曾留校攻讀博士後。後來由於離婚等原因受到精神打擊,而流落街頭。

朱先生在北京時間1月6日凌晨3點11分發布的最新視頻顯示,孫某目前還未收到任何來自國內親友或相關部門的聯繫,還是處於流浪的狀態,住宿問題勉強解決。在這段視頻中,孫某自述自己曾經在讀博士時每年有一萬多美元的獎學金,要獲得獎學金,必須做一些代課工作,所以他曾在學校用英語教授物理課。

江陰市楊樹弄孫家巷村村民孫洪與孫某是遠親,二人從小一起長大。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孫某的父親已經去世很久了,母親多年前中風,孫某還有一個弟弟在江陰當地工作,但是多年前已經帶著母親搬到江陰市區生活,所以很少回老家的村子裡,「家裡的兩間半樓房都空著。」

據孫洪介紹,孫某的父母都是當地村民,「孫某從小就是學校第一的成績,常考滿分,附加題都能做出來。」孫某小時候整天看書,多以教科書為主,有時也會跟小夥伴下五子棋和軍棋,「我感覺他不像別人說的那種精神異常,他從小就這樣的。村裡人也一直都知道孫某學習好,稱他為村裡的驕傲。」

孫某的小學、初中同班同學劉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孫某以前確實非常喜歡學習和看書,「有一次他們家裡曬麥子,家人告訴孫某,一旦下雨的話就趕緊把麥子收回去,但是後來下雨的時候,孫某看書看得太入迷,壓根就沒注意,麥子都被衝散了。那個時候我們大家都覺得他是屬於『神童』那類人,和我們不一樣。」

孫洪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孫某的父親去世時,孫某並沒有回國,而是寄來了八千美金。「那時候聽我們村裡人講他在美國可能就不怎麼樣了。他出去時,身上的衣服都是我給他做的。」孫洪表示,自己也已經快20年沒有和孫某聯繫過,所以看到孫某流浪美國街頭的視頻時十分震驚,「我們親屬和很多他的老同學也注意到了這件事,很多人正在想辦法幫助他。」

北京時間1月6日,復旦大學美國校友會發布消息回應幫助孫某的事項。校友會表示,相關視頻發出後,立即有復旦校友發起成立孫校友幫助大群,現有兩百餘人,內含多名認識他的老同學等。紐約志願者核心幫助小組也同時成立並開始行動,包括與視頻發布人取得聯繫。1月4日(周四),復旦同班同學已與孫某見面;周五,紐約的數位復旦校友和同鄉訪問了他,並已經請他搬進臨時住處。

校友會表示,視頻傳出後,許多校友及社會各界紛紛表達了捐款意向,目前校友志願者團隊正在認真討論,「待專業人士研究出合適方案後將告知大家,請耐心等待。」

6日,在美國紐約讀研究生的劉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紐約的流浪漢其實挺多的,「很多是不願意去收容所,因為不想遵守規矩。收容所內會有一些規定要遵守,但環境要好一些。」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實習生 尹悅

編輯 張莉 責編 馮玲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著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路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裡,發生著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著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著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