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河源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的生動實踐我來講」主題宣講河源專場舉行。5名來自基層的河源市優秀百姓宣講員,以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活潑的形式,講述感悟思想偉力、汲取真理力量、踐行使命擔當的生動故事。
今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數千名消防員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展開救援。
「我經歷過無數個這樣的夜晚。當城市進入沉睡當中,我們被一場大火攪了好夢,穿上幾十斤重的戰鬥服,冒著上千度高溫衝進火場,將人救出,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紫金縣紫城消防救援站站長李琦回顧其與同事抗擊特大洪災、救火滅火等經歷。
屢入險境,不免有命懸一線之時,但他認為,消防隊員的職責使命就是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鬥。
河源市直工委原副書記鄒晉開今年73歲,曾參與西藏滿拉水電站、北京地鐵等全國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在主題宣講中,回首30年軍旅生活,他說「我的足跡始終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河源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位於河源市西環路新塘村麻石坑柑子尾,該中心負責吸納全市各地轉運而來的醫療垃圾,並將其進行無害化處理。
「醫療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病原體、化學藥品,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事故。」作為閉環終端的守門人,河源市國資委下屬的河源市康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麗蓉表示,將繼續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守牢醫療衛生系統最後一道防線。
同樣致力於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還有河源本地媒體人劉昕。在主題宣講中,她回顧為採集植物樣本、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科研團隊踏遍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溪田溝壑的難忘歷程。「綠色是河源最鮮明的底色,我將講好河源綠色崛起故事,為槎城築牢生態屏障貢獻一己之力。」劉昕說。
「20年來,黃土地上的鐵皮屋學校變為省重點中學,山區教師隊伍越來越壯大,條件越來越好,我有什麼理由不熱愛教育?」河源東源縣東源中學語文組組長、廣東省優秀宣講員鄒勤梅講述從教20年的心路歷程。
她談及,通過開設校本系列閱讀課程,到龍川、和平等地送教,與更為薄弱的學校「一對一」幫扶結對,「大語文」教育的種子逐漸在粵北山區生根發芽。
近年來,河源大力推進理論宣講工作,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中心工作,組織市縣兩級百姓宣講團深入田地間、公園裡、榕樹下、禾坪上,走進機關、企業、校園、社區,生動鮮活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中的惠民政策、喜人變化和精彩故事,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河源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而在基層理論宣講中,河源也湧現一批面向基層、積極作為、成績突出的百姓宣講員,他們創新運用「理論+文藝」的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常態化開展主題宣講。譬如龍川縣雜技木偶山歌藝術團藉助快板這一載體,創編節奏鮮明、感染力強的音樂快板傳播黨的好聲音。
接下來,河源將持續開展主題宣講,講好綠色崛起河源故事,匯聚推動河源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文、圖|記者 羅仕 通訊員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