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挑戰更多來自內部

2023年12月04日17:31:06 歷史 1160

曹魏的挑戰更多來自內部 - 天天要聞

文 / 子玉

赤壁之戰後,曹操之所以給統一戰略按下了暫停鍵,除了實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內部不穩,他不敢再去冒險。

本質來說,曹操創業不僅是與各路諸侯軍事角逐的過程,更是與內部豪強鬥爭的一個過程,只有消弭了內部矛盾,北方的經濟和軍事優勢才能發揮出來,也才能放心地操盤統一的事業。

而北方的矛盾不僅包括世庶矛盾,更包括朝廷與藩鎮的矛盾。

世庶矛盾就不說了,因為這個矛盾一直延續到了西晉滅亡並從中原延伸到了偏安江南東晉,曹操根本無力解決。

曹操父子所能解決的只有內部的藩鎮。

曹魏內部的藩鎮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曹操去世的敏感時刻就是一面鏡子——

公元220年,曹操於洛陽去世,當時,臧霸在洛陽的別軍和青州軍竟然自行離開,為了擴大亂局,他們甚至鳴鼓而去,搞得天下皆知。

而這些人離開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雖然常年受曹操的指揮,但獨立性卻很強,始終自成一系,在失去曹操這位強勢人物坐鎮之後,他們已經對曹魏失去了信心,認為天下將亂,於是就自行離開,同時,他們還以擊鼓的方式企圖影響其他軍隊。

是的,這已經是赤裸裸的叛亂行為了。加上士民對勞役的不滿,軍中馬上就騷動起來。

更嚴重的是,太子曹丕此時在鄴城曹彰也還沒到洛陽,在沒有人主持大局的情況下,洛陽的亂局很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史書對當時局面的記載是:「魏武去世,朝野危懼。」

這就說明,曹魏內部存在嚴重的問題,曹操在世時只是以自己的威望和軍功將其暫時掩蓋而已。當曹魏發生權力交接時,這些矛盾也就一朝爆發,造成了嚴重的政治混亂。

對於如此變局,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馬上禁止,並武力討伐那些不服從命令的人,同時將敏感位置都換上曹家的核心班底譙沛人。

賈逵卻採取了安撫的策略,命令沿途給那些離開的將士提供補給,以妥協的方式暫時壓制事態的進一步擴展。

同時,司馬孚也建議曹丕立刻即位,穩定秩序。在賈逵的安撫策略和曹魏完成權力交接的情況下,局面也就暫時穩定下來。

曹魏的挑戰更多來自內部 - 天天要聞

曹丕當時的地位還不穩 圖源/劇照

至於藩鎮問題,則是從曹操創業時就存在的問題。初平三年(192),曹操收服青州黃巾軍三十萬以為己用,但這部黃巾軍此後卻始終在曹軍中是獨立式的存在,並沒有被曹軍的系統所兼容。曹操征伐張綉失敗之後,青州兵還趁亂打劫曹操本部人馬。

可以肯定,一旦失去曹操這位強勢人物的駕馭,青州軍馬上就會脫離曹軍的系統。

同時,徐州的臧霸也是以入股的方式加入曹操的團隊,他的本部人馬也是兼并黃巾餘眾所得,獨立性很強。

為了籠絡臧霸等人,曹操就任命臧霸為琅琊相、吳敦為利城太守孫觀為北海太守、孫康為城陽太守。等於是以正式任命的方式確認了臧霸等青徐豪霸對當地的控制。

但這樣的統屬關係本來就是極其脆弱的,完全是以雙方的信任程度來維繫,並沒有制度和實力層面的制約,所以就發生了在官渡之戰昌豨東海造反的事。

就是在昌豨被張遼說服投降後,曹操也違背了自己的原則沒有殺昌豨,就是考慮到青徐豪霸實力強悍而自己又因為實力問題暫時不能將其消化的原因。而這個昌豨在曹操平定冀州之後於建安十一年再一次造反,最終被殺。

怎麼說呢,官渡之戰時,曹操面對的不僅是強大的袁軍,同時還有內部豪強的蠢蠢欲動,豫州的豪霸作梗幾乎使曹操陷於失敗的境地,曹操當時的局面真正是內外交困。當時是臧霸數次以精兵入青州穩定了東方才讓曹操專心對付袁紹。想想,如果曹操當時打了敗仗,不用袁紹追擊,內部馬上也會崩盤。因為,青徐豪霸和關隴豪強都在旁觀曹操的勝敗。

等到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後,臧霸、孫觀這些人才將自己的子弟送到鄴城以為人質。

但此後臧霸等人依然是長期壟斷青徐一帶的節奏,獨立性很強。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任命臧霸為徐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又任命孫觀為青州刺史,此後,青徐的重要位置就被青徐豪強和他們的後代所壟斷。曹操在遭遇赤壁之敗後為什麼不敢再對南方用兵,除了南方實力強大之外,曹操考慮最多的就是內部問題:

內部矛盾還未解決,軍事失敗只會加速內部矛盾的爆發,導致北方的崩盤

曹魏的挑戰更多來自內部 - 天天要聞

赤壁戰敗導致曹操威信下降 圖源/劇照

但由於曹操一生都在開拓,內部藩鎮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終於發生了在他去世後,臧霸兵和青州軍擊鼓而去的事。

所以,曹丕上任後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削藩,加強對北方地區的控制。

曹丕的第一步就是,先解決臧霸,然後再解決青徐問題。延康元年(220)六月,曹丕先以南征為由頭探測青徐的虛實,完了就任命心腹曹休都督青徐。

黃初四年(223)八月,曹丕又進一步奪了臧霸的軍權,任命其為沒有實權的執金吾,永久地留在了洛陽。

但解決了臧霸,青徐諸將依然是割據地方的節奏,所以,曹丕和青徐豪強之間的博弈還將持續。

黃初五年(224)、六年(225)曹丕連續兩次發動了廣陵之役,看似是用兵東吳,但實際上曹丕正是要在東征的掩蓋下徹底解決青徐問題。

從當時曹丕對東吳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真正的目標並不是東吳。224年九月,曹丕出廣陵城,望著長江對岸然後就是一番感慨:「彼有人焉,不可圖也。」還抱怨:「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

根本就不是去打仗。

但曹丕卻在此次用兵的過程中完成了改任青徐二州守將的目的。

黃初六年(225)三月,曹丕再一次東征,六月就發生了利城郡兵蔡方造反的事。在平定了蔡方叛亂之後,曹丕於次年(226)春正月就回了洛陽。

至於討伐東吳之事,曹丕的態度還是敷衍,他望著波濤洶湧的長江還是上一年的感慨:「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根本就不是誠心去打東吳。另外,從曹丕的行軍路線來看也不是去打東吳所走的常規路線,而且,廣陵江面寬闊,很難強渡發動大規模的渡江作戰,當時,東吳的都城也是在武昌,曹丕根本不可能對東吳造成重創。這就更加印證了,曹丕真正的目的其實是去解決青徐問題。曹軍當時「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的陣勢根本就是在震懾青徐豪強。

曹魏的挑戰更多來自內部 - 天天要聞

廣陵之役的真正目的是青徐豪強 圖源/劇照

而利城郡蔡方的造反事件則可以看作是曹操去世後臧霸兵擊鼓而去事件的繼續和擴大,也是對曹丕上一年調整青徐二州人事的反抗。

解決了青徐豪霸之後,曹丕才基本完成了曹魏內部的集權,青徐地區完全處於朝廷的掌控中,這就是,234年,吳將孫韶攻魏時,無法在青徐地區尋找到機會的核心原因,因為,這一地區已經完全處於曹魏的掌控中。

是的,曹丕於曹魏最大的功績除了改朝換代就是解決了青徐豪強問題,完成了曹魏的集權。

此後隨著北方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和經濟的逐漸恢復,北方已經具備了對南方的壓倒性優勢,統一才逐漸成為可能。

而這個過程卻是從曹操一直走到司馬炎時代才完成。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謝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