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2023年10月01日02:55:05 歷史 1919

來源:中國通史

唐代在我國的歷史中留下了許多不可磨滅的影響,強大的軍隊,清明的政治,打造了唐代時期的盛世王朝。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專制體系會導致官員腐敗的現象,危害整個政治系統的治理。歷來統治者為了穩定貪污腐敗的現象,會在統治期間,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加強清廉官吏的建設。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嚴格推崇嚴於律己、勤政愛民的思想,以史為鑒,最終成為了中國歷史長河中的明君之一。在整個貞觀時期,官員的清廉,集中體現了太宗的治理朝政的政治思想,一掃之前官場的腐敗之風氣,他推崇的官員清廉文化對我們當今社會仍有很深遠的影響意義。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一、為何要提出廉政


細數從古至今,皇室明顯的一個現象便是:「帝王打天下廉而治天下貪,開朝帝王廉而後嗣子孫貪。」多數開朝帝王往往生逢亂世,起於民間,既雄才大略,又深察民情。取得天下後,不忘艱難,謹慎治國,清廉執政,後代的子孫卻不能夠理解治國的辛苦,出生便享有富貴與奢侈,這也是為何每個朝代後期皇帝荒淫享樂的根本原因。


1.見識到隋朝末期的動亂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在隋文帝統治的時期,目睹了隋朝的繁榮昌盛到動亂叢生,隋煬帝繼位之後,荒淫無度,修建大運河更是令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顛沛流離之中,農民奮起而攻之,在李淵的帶領下,最終推翻掉荒淫的隋朝統治,建立唐朝,開啟了大唐盛世。


這一事件,讓他知曉了百姓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見識了農民戰爭中群眾的力量。所以他繼位之後,牢牢記得隋煬帝時期「驅天下以縱慾,罄萬物而自奉」、「徭役無時,干戈不戢」,最後失去江山社稷的歷史教訓,推行清廉政策,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多次強調「以民為本」。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2.為了唐代的長治久安


唐太宗的憂患意識極強,會經常反思自己所做的決定,反覆強調「居安思危,日慎一日」的思想,及時採納官員提出的建議。他覺得,統治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清廉對政治的作用,對朝廷長治久安起到的作用。察微而知著,防患於未然,牢記帝王奢侈會對國家帶來的可怕後果,時刻提高警惕,謹防縱慾、享樂。


史書中有記載,唐太宗會談起「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言論,讓更多的官員明白其中的道理,經常告誡手下臣子要清正廉潔,做任何決策之時要以人民為核心,天下未定之時,最需要百姓,最注重百姓的呼聲,甚至可與百姓同甘苦,這為開創「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廉政實施的體現

歷史上,人們會認為,為官要清廉,才能夠造福百姓,太宗則不以,他認為,朝廷能否廉政取決於君王,皇帝集天下權利於一身,是引導清廉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太宗知曉,皇帝是縱慾還是清廉,不僅會關係到百姓的生活,還關係到國家的生存發展,故而,在朝政清廉的政策之上,唐太宗非常重視,這些,在後來的史書中均有記載。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1.輕徭薄賦,減輕徭役


每一個朝代,朝廷都會向百姓徵收賦稅,以用來充實國庫,防止國家在遇到危難之際國庫虧空,無法安然度過。在中國的歷史朝代之中,稅務問題一直都存在,每位君王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也不相同。唐太宗即位之後,百姓的稅務問題便被提上日程,他認為,多收賦稅,廣積錢糧,看似沒有問題,實則國富民窮,民心不穩,唐太宗曾用此做比:「饞人自食其肉,肉盡必死。」


所以,他提倡的觀點是:在治理國家事務的時候,一定要讓財產積累在民間,不用太刻意去充盈國庫。這便是輕徭薄賦的核心觀念。


徭役也是歷史中不可抹出的存在,徭役最重的莫過於秦朝長城和隋朝大運河的修建,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大興土木,廣造華廈,是「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之所欲者放弊,百姓之所不欲者勞弊」,故而身為君者,「應須以欲從人,不可以人從欲;謀一己之欲,勞民傷財,小工程也應三思而後行。」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2.軍事


君王都是養著龐大的軍隊來預防境外之敵來犯,有部分君王用軍隊來控制朝政,國強民弱,防止百姓起義,對朝堂造成動蕩,故而為了軍隊的強大,會不惜一切代價招兵買馬,興師動眾,廣闊疆土,用於維持國家軍隊的強大與生生不息,卻忽略了百姓的需求。


唐太宗在位期間,會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民心作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豢養軍隊守護疆土固然重要,卻無需為了一些莫須有的想法勞師動眾。唐太宗認為,君王這樣的處理方式十分不可取,「地廣非常安之術,人勞乃易亂之源」,切不可「求虛名而損百姓」。


3.戒奢從簡


李世民從廉政建設、仁愛之情出發,釋放了宮內三千多名宮女,這是身為君王之後由奢入儉最直接的方式,他認為這些女子幽閉在深宮之中,浪費她們的豆蔻年華,也消耗後宮之中的人力和財力,吸取前朝的教訓,因此釋放這些女子自由,「任伉儷,非獨以省費,兼以息人,又名得遂其情性」。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他一直都知曉,民心是穩定朝政的重要支點,是朝廷存亡的關鍵,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原則便在於政治清廉,故而,君王必須要知曉遠離貪慾與享樂,勿有天下既安,大權獨握,享受的心理,因為戰勝自己的貪慾無疑比奪取天下要痛苦得多、困難得多。切勿忘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時刻安撫百姓,「憂其所憂,樂其所樂」,百姓安居樂業才能夠長治久安。


三、廉政思想的意義和影響

唐代時期仍然處在封建社會,能夠延續幾百年的統治,廉政政策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封建社會的統治,讓君主居於高位,君主的權利一直處於最頂尖的位置,故而能夠體現出政策對朝廷長治久安的作用,廉政必然處於其中,政治是否清明能夠分析出君王的統治與決策能力,對當時唐代的意義和影響力起著巨大的作用。


1.意義

依法治國,規範君主與官員權利,加強廉政建設,要有最基本的法律保障,想要對權利進行約束,必然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制裁,所以關乎廉政的法律政策,不僅對唐朝具有重要意義,不斷完善的政策對現在的我們也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依法治國,規範君主與官員權利,加強廉政建設,要有最基本的法律保障,想要對權利進行約束,必然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制裁,所以關乎廉政的法律政策,不僅對唐朝具有重要意義,不斷完善的政策對現在的我們也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唐太宗對玩忽職守、貪污受賄的官員從不手軟,對清廉政策的立法修改過三十多次,《貞觀律》、《開元律》等多部法典。唐律之中,對官員的貪污受賄的行為設置了專門的處罰條例。行賄者,官員凡是以私事做出枉法之事,不管是出於個人還是其他人的請求,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受賄者,只要接受賄賂並答應行賄者的請求,與行賄者同罪。如果接受錢財的賄賂,並且已經實施所求之事,則罪加一等。律文中還有明確的規定,官吏貪污受賄之事情節惡劣,直系親屬等皆要受到處罰。


綜上所述,唐代非常重視官員的清廉治理,在治理貪污腐敗的問題上,也實行強硬政策,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法令法規,另一方便嚴懲貪官污吏,保證了政治上官員的清廉,對治國安邦起到重要的推進意義,成為唐代政治清明、社會繁榮的重要保障。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2.影響


唐代的防腐反貪的措施從未停止,在唐太宗的領導下,貞觀時期的大臣清廉簡樸,形成規模,朝廷之中設置監督部門,予以鞭策。李世民本身廉潔自律,讓所有的官員從意識到思想上認識到清廉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這便是唐代清廉之風能夠持久的原因。


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唐朝政府對官吏的詮選、課考、監察和恩惠政策,十分嚴謹,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階層範圍,使統治集團成員基本保持清正廉明,官吏為了職位升遷、俸祿增加和品階高升,就必須勤於職事,不敢放縱貪逸,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權力的濫用,有效地保障了大唐政權的安穩,時至今日仍有借鑒意義。


總結

總體來講,唐代的廉政也是中國歷史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統治者為了社稷安穩,長久發展,君臣在制度上會進行深入的探索。以自身為榜樣,引領朝代的發展,作為倡導者和參與者,更能從中體會到朝廷下發政策實施的過程,留下珍貴的記錄供我們現在作為參考,了解更多歷史中發生過的事迹,為當今社會的清廉文化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從唐太宗的廉政思想看貞觀之治創造者的嚴於律己、勤政愛民 - 天天要聞

現如今,反腐工作一直在進行,任重而道遠,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要吸取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還要繼續完善當今的法治建設,在培養國家人才的時候,從思想上理解廉政的意義,才能夠讓國家發展得更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故事:男子在路上遇到乞丐,乞丐說:給我一塊錢我告訴你秘密 - 天天要聞

故事:男子在路上遇到乞丐,乞丐說:給我一塊錢我告訴你秘密

民間故事:男子在路上遇到乞丐,乞丐說:給我一塊錢我告訴你秘密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流傳著許多神秘莫測的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尤為引人入勝,充滿了懸疑與神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男子。李明生活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每天過著平淡無奇
石首市市長付勇,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石首市市長付勇,任上被查

湖北省荊州市紀委監委5月11日消息,石首市委副書記、市長付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荊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付勇(資料圖)此前,石首市政府網站已撤下付勇的簡歷。報道顯示,5月6日,付勇參加了公開活動。公開信息顯示,付勇,男,漢族,湖北漢川人,1977年6月出生,2000年7月參加工作,1999年3月入黨,...
生於1991年,曹威已任正處級新職 - 天天要聞

生於1991年,曹威已任正處級新職

福建漳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領導信息」一欄最新信息顯示,曹威現任漳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主持市科技局黨組全面工作。據介紹,曹威,男,漢族,1991年5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研究生學歷。曹威是福建長汀人,2009年進入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2013年推薦免試進入岩土所直博深造,曾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8年畢...
《瞭望》周刊社原總編輯、黨委書記姬斌逝世,享年67歲 - 天天要聞

《瞭望》周刊社原總編輯、黨委書記姬斌逝世,享年67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瞭望》周刊社原總編輯、黨委書記姬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姬斌,男,1958年生,北京人。姬斌曾任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1998年至2018年任《瞭望》周刊社總編輯。其間,姬斌還曾兼任《財經國家周刊》總編輯。卸任《瞭望》周刊社總編輯後,姬斌還擔任了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