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可要想清楚了,提拔這人的後果可是很嚴重的,你將來可要對此負責!」劉少奇對薄一波說道。
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尾聲,中國共產黨急需更多的人才協助管理解放區,隨著華北地區大部分解放,中央準備成立華北局。
在工作會議上,薄一波推舉柯慶施加入華北統戰局工作。可就在這時,劉少奇卻極力反對,那麼為何劉少奇對這名柯慶施持反對態度呢?當我們一起來看。
向革命邁進
1902年,柯慶施出生於安徽省歙縣,他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柯日昌,早年間在李鴻章家中任職,文采斐然,是遠近聞名的書香門第。柯日昌對兒子寄予厚望,在父親的栽培下,柯慶施才華出眾,是鄉里出了名的神童。
但因父親對柯慶施的要求嚴苛到變態的程度,也培養了柯慶施不懂變通、偏執的性子,認準一件事絕不回頭,這個性格也讓他日後吃盡苦頭,柯慶施有著拳拳愛國之心,對於列強無恥地侵華行徑深惡痛絕。
在校期間積極帶領學生開展學生運動,「五四運動 」期間,積極號召學生走上街頭反抗帝國主義,因為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在安徽政府的施壓下柯慶施被給予開除處分。
由於柯慶施才華出眾,陶行知等人不忍人才被埋沒,在他們的幫助下1920年柯慶施得以重返校園,來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求學。此時南京更是列強侵略的重災區,百姓遭受著極大迫害。柯慶施親眼目睹到一個人力車夫被列強當狗耍的場面,氣憤不已,提筆寫下《南京人力車夫底層生活狀況》一文,控訴列強的殘忍行徑。
這篇報告一經發表就吸引到各界的關注。柯慶施別具一格的選題、字字見血的文章讓他在南京展露了手腳。陳獨秀深覺柯慶施是可造之材,主動與柯慶施聯繫,帶領柯慶施走上了革命道路。不久後柯慶施就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遠東會議在蘇聯召開。作為早期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之一,他被選派為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這次會晤柯慶施受益匪淺,對共產主義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在莫斯科會場上,列寧十分欣賞這位小夥子,親自接見他並主動與他握手。這在當時可是一項巨大的殊榮,柯慶施也成了中國共產黨中唯一一位與列寧握過手的人。
柯慶施的革命道路
回國後,柯慶施閉門深造,在馬克思主義上有了更深的造詣,是我國馬克思主義思想早期的塑造者,受到了中央的重用。
在土地革命時期,柯慶施擔任過許多職務,在任職期間取得了優秀政績。但是大家漸漸地發現了柯慶施不為人知的一面。
柯慶施在政治思想上嶄露頭角,但是因為做事過於偏執,不懂變通,經常與黨組織產生爭吵。漸漸地,柯慶施的政治思想都帶上了個人偏執色彩。柯慶施在國統區工作時,與統戰部部長王明私交甚好,平時常常形影不離,二人十分親密。
1933年,中央委派柯慶施前往東北執行任務,但是柯慶施在執行任務期間擅自離職,沒有向組織彙報行蹤,還欺騙中央自己已經完美完成任務。直到他被滿洲省委戳穿,中央才知道了柯慶施的欺詐行為。
因為當時時局緊張,他又與統戰部部長關係密切,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政治立場。在整風運動發起後,柯慶施因為這段關係受到批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柯慶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但堅持自己沒有叛變。整風運動開始時國共關係十分緊張,柯慶施犯錯為先,大家在審查他時難免先入為主帶上批判色彩,認為柯慶施長篇大論的解釋都是狡辯。在這場運動中,柯慶施的妻子曾淡如因為無法忍受丈夫面臨的無數次審判與針對,自己也被認成「國民黨特務」遭到批鬥,選擇自殺證明清白,這場鬧劇才畫上句號。
在整風運動後,柯慶施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到組織的任務,處於被放棄的邊緣。1947年,柯慶施終於等來了中央的消息,派遣他去石家莊擔任市長。柯慶施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證明自己。在上任一年半間,為石家莊幹了許多實事。
在擔任石家莊市長後,柯慶施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改善城街衛生,發布數條建議推動石家莊工業發展。石家莊甚至得到「中央接待站」的美譽。正是因為他在政期間的優異表現,為他日後進入華北局做了鋪墊。
薄一波的引薦
1948年,中央決定成立華北局,負責統一管理華北地區。華北局成立的較為倉促,人手不足。薄一波便提議讓柯慶施加入華北局一致作戰。
薄一波多年前被叛徒出賣狼狽入獄,是柯慶施不懼死亡威脅帶隊救援。自那之後薄一波就對柯慶施另眼相看,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華北局的其他人明顯沒那麼樂意。
劉少奇直言,這是薄一波出於私心做出的決定,他並沒有全面考慮柯慶施的綜合實力。柯慶施雖然經驗豐富,但是過於冒進,固執己見,決策能力和領導能力都不佔上風。
雖然柯慶施對馬克思主義有著很深的見解,但這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華北局要面臨的局勢複雜多變,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統領全局,目標清晰的人才,柯慶施明顯不是一個合適人選。
薄一波並沒有因為他人的勸解而放棄柯慶施,他一意孤行,堅決要把柯慶施吸納到組織里。爭執到最後,劉少奇先一步妥協。他無奈地對薄一波說,「既然是你一意孤行,那如果柯慶施犯了什麼錯誤,你們二人都要一起承擔責任!」薄一波並沒有想到,他給自己惹了多大麻煩。晚年時他曾檢討自己當年用人不當,為組織造成了很多損失。
柯慶施的一言堂
柯慶施雖然很有才能,但很容易剛愎自用。在他來到華北局後,自認為風波已經過去,自己還是那個受人敬仰的與列寧握手第一人,在政策上熱衷一人獨斷,絲毫不把他人放在眼裡。一旦與其他幹部意見不合,就要大聲斥責對方,搞得場面很是尷尬。
除此之外,柯慶施還熱衷於大搞「階級鬥爭」。柯慶施在華北局任職期間,曾提議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組織與發動貧民」上,幸虧被其他幹部制止,否則將給華北帶來一場動亂。柯慶施在日後並沒有收斂,文革前期,他還與「四人幫」相互勾連,極力宣揚錯誤思想。
柯慶施為人還有一大特點,愛吹領導馬屁,極具「政治敏感性」,他樂衷於不遺餘力地支持領導的一切決定,不論對錯。這種行為也讓人在背後紛紛議論他是馬屁精,柯慶施的風評更不好了。加之他在職期間並沒有什麼優秀政績,反而老讓別人給他擦屁股,受到了中央的嚴厲批評,一年後就被調離出了華北局。
小結
對於柯慶施,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條路走到黑」的固執。他從政幾十年來,從未改變過自己的風格。
也正是這樣,他愛憎分明,不該做的事情一個不做。他這一生也確實踐行著這兩個字,誠實的面對慾望,誠實的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