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擁有獨立的謚號,那麼作為皇后謚號又是什麼

2023年07月19日18:56:05 歷史 1549

謚號不僅可以評價逝者的是非功過,還起到引導輿論、教化民眾的作用。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使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做為皇帝的正妻皇后,後宮的女主人,是社會地位最高的女性之一,她的謚號又是什麼?

歷史記載西漢出現了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衛思後,發展到東漢,皇后獨立得謚開始成為定製。

皇帝擁有獨立的謚號,那麼作為皇后謚號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皇后的謚號完全從「皇帝」的謚號簡稱從帝謚。西漢之初,秉持著「夫人無爵,故無謚」 的給謚原則。陳立認為:「夫人無謚者,謂不別作謚也,但蒙夫謚也」 所以漢初皇后是沒有獨立謚號的,大多數皇后是完全從皇帝的謚號。

皇帝擁有獨立的謚號,那麼作為皇后謚號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經過整理後有10位完全從帝謚的皇后(包括撤掉尊號的皇后),分別是高皇后呂氏、高皇后薄氏孝惠張皇后、孝文竇皇后、孝景王皇后孝武李皇后、孝昭上官皇后、孝宣王皇后、孝元王皇后、孝元傅皇后到了東漢時期的皇后普遍擁有了自己獨立的謚號,但仍然冠以帝謚,如漢光武帝的光烈皇后、漢和帝的和熹皇后。《蔡邕集·謚議》曰:「漢世母氏無謚,至於明帝始建光烈之稱,是後轉因帝號加之以德,上下優劣混而為一,違《禮》『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之制。《謚法》『有功安人曰熹』。帝後一體,禮亦宜同。

皇帝擁有獨立的謚號,那麼作為皇后謚號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行皇太后謚宜為和熹。」東漢末蔡邕認為東漢從光武帝開始皇后謚號是由皇帝的謚號加上皇后的「行」組合而成的。和熹鄧皇后的謚號應為「和熹」二字。

但清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里論述:「以帝號標後謚,乃范蔚宗漢書追書之例,非當日本制也。光武陰後本謚『烈』,以光武謚合之,故曰『光烈』。

明帝馬後本謚『德』,以明帝謚合之,故曰『明德』……皆仿此。其桓帝梁後謚『懿獻』二字,不便合帝謚並稱,則曰『桓帝懿獻梁皇后』。此可以見范史牽合之書法也。後世不察,乃遂於皇后定謚時,即系以帝號。」

趙翼認為在漢代當時這種標於前的帝謚並不是皇后謚號本身。史家著述時將皇帝謚號冠於皇后謚號之前 ,一則是為了方便區別,二則也體現了婦人從夫之義。這種做法,被後代錯認為漢代皇后謚號規範,歷代因襲 。

但是根據范曄在《後漢書·皇后紀》中的記載方式,只有和皇帝合葬的「正位」皇后才會冠以帝謚,而桓帝懿獻梁皇后崩逝於桓帝之前,葬於懿陵,未與桓帝合葬,並且桓帝於延熹三年(公元 160 年)廢懿陵為貴人冢,剝奪了懿獻梁皇后的皇后待遇。

皇帝擁有獨立的謚號,那麼作為皇后謚號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而與桓帝配享的「正位」皇后為桓思梁皇后。東漢到此時每位皇帝同時有且僅有一位皇后同食配享,並且只有同食配享的「正位」皇后才有資格冠以帝謚。但是,靈帝有兩位以帝謚的皇后,一位是靈思何皇后,另一位是靈懷王皇后。到了東漢末年中央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皇后的謚號制度不再像之前一樣嚴格。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
他小學畢業,卻成為北大教授,還差點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天天要聞

他小學畢業,卻成為北大教授,還差點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民國是塑造傳奇的時代。前段時間看完沈從文的傳記,再次發生感嘆。沈從文自從小學畢業後就當了兵,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曾經在「湘西王」陳渠珍手下做書記官。1922年沈從文來到北京,沒有考上大學,就在北京大學旁聽,用一
36萬黃巾軍起兵,9個月即告覆滅,張角究竟敗給了誰? - 天天要聞

36萬黃巾軍起兵,9個月即告覆滅,張角究竟敗給了誰?

前言36萬信徒揭竿而起,劍指洛陽! 八州之地烈火燎原,大漢王朝搖搖欲墜!這支軍隊有口號、有組織,甚至在朝廷里埋伏了內應。 怎麼看,都是要改朝換代的劇本。可僅僅9個月,就從席捲天下到灰飛煙滅。 這就像一家勢頭兇猛的獨角獸公司,發布會開得震天響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