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2023年01月02日22:05:07 歷史 1963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說起中國的基建工程,不論是青藏高原還是卡達沙漠,上天入地幾乎沒有中國人建不起的工程。

作為聞名於世界的「基建狂魔」,彷彿中國人不管什麼工程,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都可以修出來。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而在中國的基建歷史上,有這麼一條水渠,論級別它只是一個縣級工程,論性質它也只是一條引水渠,但卻讓中國在修好它之後在聯合國播放修渠的紀錄片,將它成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比肩偉大的長城

這就是河南安陽林州橫跨在太行山中的玉帶——紅旗渠,一條水渠為何能得到這麼高的讚譽呢?這還得從它開鑿的故事慢慢道來。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生命源泉紅旗渠

河南安陽市林州市,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它還叫做林縣

林縣位於太行山山脈中,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都屬於嚴重乾旱的地區。別說江河湖泊了,連條流經的小溪都沒有。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當地人深受乾旱之苦,遇到長時間不下雨的年份,別說種植莊稼顆粒無收,就是人賴以生存的飲用水都難以保障。

在當地老人的記憶里,林縣從來就是一個「水比人命貴」的地方。為了用水,林縣人只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步行幾十里上路去到水源地排隊打水。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根據縣誌的記載,曾有一老漢為了給家人打水,大年三十一清早天還沒有亮就挑起家中水桶出發去挑水。

原本想著過大年早一點出發,可以少排一點隊,早一點給家人挑回水。誰知道,即使大年三十老漢也排了整整一天才打到兩桶水。家中兒媳眼見天都黑了,擔心老人安危便摸黑出門迎接。誰知道,在接過老人的水桶後,卻因為天色太黑沒有看清腳下而摔了一跤,不幸將兩桶水都潑了。

老人和家人雖然無奈,對於兒媳的無心之失,卻也沒有出言責備。誰知道第二天,家人醒來後卻發現兒媳因為內疚而上吊自盡了。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這也僅僅是臨縣人缺水的一個小小寫照,在過去的幾百年里,曾有多次記載由於乾旱而出現人吃人的煉獄景象。

乾旱、缺水就如同一個深深的緊箍咒,緊緊的箍住了世世代代的林縣人。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林縣人迫不及待地開啟了挖渠引水的項目,也成功建設了一些水利工程。

但可惜的是由於林縣實在過於乾旱,之前修建的水利項目如英雄渠在遇到大旱之年依然無水可引,以至於無法真正解決林縣用水難的問題。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1959年,林縣再次遇到大旱,周圍四條河皆盡乾涸,絕望的林縣人把目光投向了多少年來從來不敢奢想的太行山另一邊水源豐沛的濁漳河

「引漳入林」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但是濁漳河跟之前其他水源都不一樣,濁漳河水流量大,水源穩定,如果能把濁漳河的水引進林縣,一定能徹底的解決林縣千百年來無水可用的問題。

既然如此,為什麼直到1959年林縣人才開始認真考慮這個計劃呢?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排除萬難的修渠路

1959年10月,林縣縣委召開專門會議,提出了要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口號。面對眼前預見得到的困難,林縣人依然決定排除萬難修建一條引水渠,這條引水渠將橫越太行山,把濁漳河的水引入林縣,這也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紅旗渠。那麼,修建紅旗渠到底有多困難呢?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首先,紅旗渠的水源濁漳河。

由於林縣海拔位置較高,如果要實現引水就不得不捨近求遠,將引水的河段定位在比林縣海拔高14米的隔壁山西平順縣。這樣需要引水的河段已經出了河南省,涉及到跨省的溝通協調。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即使解決了引水河段的問題,紅旗渠主要流經地段是真正堅硬的大山——太行山。

跟一般泥石構成的山體不一樣,太行山主要由石灰岩構成,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一鎚子鑿下去可能只會在山體上留下一個白印。

再加上太行山山體陡峭,在技術力量極其匱乏的年代,如何勘測?勘測之後,在缺乏專業工人的情況下,一輩子只會種地的農民們如何施工?

這些都是問題。要知道最後修建成功的紅旗渠整整削平了1250個山頭,即使放到現在,這也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工程。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紅旗渠開鑿的年代正值我國經濟最為困難的時期。國家沒有足夠的儲備資金,後勤資源也十分匱乏。

修建一條長1500公里河渠,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年代,只能靠更多的人力來彌補。7萬人參與的工程,修了10年,每天修渠需要的口糧就得上十萬斤。

吃飯還只是基本問題,還有工具設備,工人日常生活需求等等都無法一一保障。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但是最終,面對如此多的困難,我們知道紅旗渠還是修成了,林縣人又是如何完成這個堪稱「人工天河」的工程的呢?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首先,水源地以及修建紅旗渠對於沿線影響的問題。鄰省山西發揮出了全國團結一致的精神,在得知林縣有修渠計劃後立刻採取了積極主動的配合。沿線居民的搬遷以及對於紅旗渠所需土地的永久使用,從實際行動上支持了紅旗渠的開鑿。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面對高難度的施工工程,林縣人選擇了迎難而上。

當年林縣總共人口不過60餘萬,就有30萬人參與了紅旗渠的修建。太行山太硬挖不動,林縣人一方面下狠心不放棄的鑿,一方面就地取材製作炸藥,炸山開路。

婦女兒童齊上線,手鑿出血了,手絹裹上繼續鑿。年輕男同志們身體強健,一根粗繩掛在腰間就在懸崖峭壁上來回蕩,看到鬆動的山石就徒手敲掉。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經濟不夠,物資缺乏,條件簡陋,林縣人選擇用自己的雙肩承擔了紅旗渠開鑿的重任。

拿出僅有的積蓄在經濟上支持開渠,不顧條件的簡陋前赴後繼的參與開渠工作。

餓肚子,開荒山,林縣人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把紅旗渠開通,子孫後代再也不用受乾旱之苦。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可能林縣人自己也沒有想到,從紅旗渠的開鑿到紅旗渠最終通水,花了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里無數林縣人為這條引水渠奉獻了青春與汗水,還有八十多人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條生命渠。

紅旗渠為何被稱為奇蹟?只是一個縣級工程,卻讓七萬人修了十年! - 天天要聞

一個縣級工程,為什麼成為了我們眼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因為在這條紅旗渠里,流淌的是中國人不屈的靈魂和頑強的精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