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劊子手有多精準?

2023年01月02日20:05:09 歷史 1539


01

一男子徑直倒立,脖子上一句掛著一個土豆,劊子手手腕輕輕抖動,土豆立馬就一分為二,而男子的脖子完好無損。如此精準的控制,沒有30年的訓練估計都做不到。除了精準以外,劊子手的力息一般都很大,木頭一瞬間便被一分為二。根據資料記載,古代劊子手一般都會砍兩刀,這與現代人心中的答案有出入。


古代劊子手有多精準? - 天天要聞

第一刀先在犯人的脖子上開一道口子,這叫開皮,以便更好地進行下一刀。第二刀對準股份,手起刀落,人頭落地,過耳斬首其實需要兩刀,只是熟練的劊子手兩道工序之間間隔非常短,才讓人誤認為一刀斬首。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出神入化的劊子手不用開皮一刀斬首的存在,劊子手展示自己的刀法,她將一塊紙片放在刀上。然後用力旋轉刀口鋒利無比,紙片頓時被切開。為了讓觀眾看得更加清楚,劊子手讓同伴拿著紙片,下一秒自己用力一揮,紙片居然真的被砍爛,而同伴的手則是安然無恙。如此恐怖的刀法,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一丁點誤差都沒有。片刻之後,劊子手開始模擬砍頭,兩位女士彎著腰,脖子上連接著一根木棍,劊子手突然用力一擊,木棍一分為二,而兩位女士卻感受不到任何的重量級,快刀法早已收行人沒有任何感覺。


02

那歷史的劊子手就能一刀切嗎?


古代劊子手有多精準? - 天天要聞

答案是不一定。這取決於刀是否鋒利以及劊子手是否受命要「折磨」被受刑者。被折磨的有被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譚嗣同作為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參加並領導了戊戌變法,支持光緒皇帝執政,並在1898年,被光緒帝宣召入京,並於同年參與光緒皇帝的變法運動,最終在光緒帝羽翼不豐、慈禧早有預謀以及布置的情況下失敗。

慈禧奪得了政權,並廢黜了光緒帝,下令捉拿維新派人士。有維新派人士逃往國外,但譚嗣同堅持不出逃,並想辦法想要救出光緒皇帝。最終於同年九月二十四被捕,四天後和其他五人一起於菜市場斬首。慈禧因恨他支持光緒皇帝,所以下令用鈍刀行刑,據說一直砍了三十刀才將這位維新英雄的頭砍下來。刀鈍,砍頭就麻煩。而刀用得多了自然就鈍。

民國時期在安徽就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被行刑人數眾多,刀鈍了,又沒有人願意磨這種「怨氣衝天」的刀,於是被行刑的犯人很多都不是一刀致命。甚至在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著名的「襁褓中的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就是這樣一個情況。瑪麗·斯圖亞特史稱瑪麗一世,是蘇格蘭女王,以美貌聞名。可是美貌並沒有給這位女王帶來多少幸運,她在小時候就因為政治原因被送往法國,在那裡長大,後來嫁給弗朗索瓦二世,成為法國王后。弗朗索瓦二世死後,她回到蘇格蘭繼任女王。而後發生一系列的政變,她最終在英格蘭被她的表親伊麗莎白一世囚禁了十八年,最終伊麗莎白以瑪麗一世要謀殺自己為借口處死了她。行刑時,劊子手連砍三次才將瑪麗一世殺死。所以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能一次成功,這樣給被行刑者造成極大的痛苦。

03

不可否認,古代也有「快刀斬亂麻」的劊子手。《聊齋志異》中有一個短小故事,題目叫《好快刀》:


古代劊子手有多精準? - 天天要聞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蒲松齡先生的家鄉濟南府匪盜猖獗。濟南府轄下各縣不得不徵召兵馬,保護一方。官府定下規矩,一旦捕獲盜賊就直接斬首。

在各縣中,章丘縣的匪患尤其嚴重,官府抓捕的盜賊尤其多。

多數的劊子手都是從軍中臨時抽調,使用的也是軍隊配置的大刀。有一個劊子手,刀口鋒利,常常能夠一刀斬首。

有一天,章丘縣衙又抓到了十多個盜賊,縣令下令將這些人推赴菜市口斬首。

其中有一個盜賊認識那個劊子手,就偷偷求他:「老兄,聽說您用刀最快,砍頭從不用第二刀。懇請由老兄您來殺我!」


那劊子手聽了,滿口答應,要求那盜賊緊緊跟著他。

行刑時,斬首號炮一響,那劊子手大喝一聲揮刀砍下,刀風霍霍。

眨眼功夫,盜賊人頭落地。

那人頭滾落在幾步之外,竟然還能開口說話,大聲誇讚:「好快刀!」

這個故事雖然有誇張、藝術加工的成分,但也告訴我們:古代真的有刀舉頭落的劊子手。


在中國古代,斬首並沒那麼簡單,想必各位已經知道了斬首並非劊子手手起刀落,一刀人頭落地。各位,你們認為中國古代的刑罰殘酷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