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

2022年10月11日21:56:12 歷史 1898

周顗伯仁東晉時期伯仁,王敦王導,他們同朝為官,伯仁任尚書,王導任司空,王敦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王敦、王導屬於親哥倆,當時的晉元帝,在王敦看來比較親信奸臣,王敦認為自己文韜武略一身的本領得不到展示,皇帝好像壓根就沒看見自己,反爾還倍受冷落。於是王敦就起兵造反了。從武漢很快就殺到了南京。這時有人進諫說滅了在南京的王氏家族,當時的王氏家族是名門望族,皇帝想了想沒答應。

我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 - 天天要聞

此時的王導還在朝中聽說要滅王氏家族驚恐的不行不行的,向皇上痛哭流涕的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逆子,皇上明鑒呀,我可是忠臣呀!於是王導每天帶著他的幾十個家人天天跪在殿門外以表忠心。

一天,王導一家又在門外候著,這時周伯仁大搖大擺地從王導身前走過,準備面見皇上,王導趕緊起身求伯仁在皇上面前替自己求求情,可伯仁理都不理,直接一甩袖子進殿去了。伯仁見了皇上後就向皇上進諫說王導和王敦真的是不一樣,王導對皇上決無二心,甚至自己替王導擔保。皇上一聽覺的也是,一時高興就請伯仁喝酒,喝的東倒西歪的出來王導又迎上去想打探一下皇上能不能原諒他們一家老小,可伯仁似乎真的醉了,理都沒理王導就搖搖晃晃的回家了。


我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 - 天天要聞

可王導不知道、伯仁一回到家就起草奏章言辭鑿鑿的替王導開脫。這些伯仁都是私底下乾的並沒有告訴王導,妥妥的當了回幕後英雄。

話說王敦一路凱歌高奏的馬上就要殺進南京城,皇上立馬下令對王敦加官進爵,王敦一下子身居高位立馬就開始了報復行為,殺的殺、貶的貶決不手軟。但是對大才子伯仁的生死去留有些猶豫不決,於是王敦就問王導讓伯仁做個三司可好?(司空、司馬、司寇)昰當時的官職。王導不作聲。王敦又說不做三司那做尚書令、尚書、僕射何如?王導又默默無語。王敦便說道,既然不配作官那就殺了吧!這時的王導還是如雕塑一般默默無語。伯仁臨死之前一點都沒有為自己辯解。做人做到問心無愧昂首挺胸決不為苟活而低頭。伯仁死後王導在整理奏摺時發現了伯仁寫給皇上為自己說情的奏摺字字珠璣,真情實感每一個字都如尖刀一般扎入王導的心上。王導終於明白伯仁外表表現出來的冷漠實則是在暗處默默地維護著自己,都是因為自己的無端揣測不憧伯仁的用心良苦,自己的小肚雞腸毀了伯仁,伯仁真君子也!王導痛心疾首地哭喊道:我雖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著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