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2022年10月10日20:51:45 歷史 1684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司馬消難本是北齊舊臣,後來跑到北周政治避難,和普六茹忠關係非常鐵,兩人還結拜為異姓兄弟,所以普六茹堅見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地叫聲司馬叔叔。而司馬消難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的女兒嫁給了只有七歲的皇帝宇文衍,也就是說他是現任國丈。所以從普六茹麗華這裡來算,司馬消難見了普六茹堅也是要叫一聲叔叔的。

北周貴族圈,可真是一筆糊塗賬。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不管兩人怎麼排輩分,普六茹堅是太國丈,而司馬消難是新國丈,在司馬消難的認識中,新國丈比太國丈值錢,所以掌權的應該是他才對。在權力面前,關係再鐵都不管用,得知尉遲迥有意起兵後,他便主動找上了門。

實力永遠都是最高權力的通行證。司馬消難還有另一個身份——鄖州總管,手握十一萬大軍,這是他敢叫板的資本。

相比王謙的簡歷,真的就簡單多了。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王謙跟普六茹堅一樣是高幹子弟,他老爹王雄跟普六茹忠一樣,也是十二大將軍之一,是個悲劇英雄。當年宇文護伐齊,王雄曾大破北齊大將斛律光,不過在追擊斛律光時,被斛律光一支殘箭射死。是不是很倒霉,但王雄沒有白死,王謙蒙老爹蔭功受任於益州總管,成為地方大員。

如果說王雄是個悲劇英雄,那王謙就只能是個悲劇。史書都記載其「性恭謹,無他才能」。不過這並不影響他有爭天下的野心。畢竟益州也是龍興寶地,就算爭不了天下,割據一方當個土皇帝也不錯,所以王謙也來湊熱鬧。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普六茹堅五月底剛當上大丞相,尉遲迥六月初就舉旗造反了。緊接著七月末鄖州總管司馬消難反,八月初益州總管王謙反。

本來一個尉遲迥就夠棘手的,再加上司馬消難和王謙,這對普六茹堅來說,已是非常危急了。

這三個人一個在今天的河南,一個在湖南,一個在四川,而普六茹堅在陝西,普六茹堅已經被這三個人戰略包圍了。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北周各地「清君側、滅奸臣」之類的聲音此起彼伏。彷彿一時間,普六茹堅成了一面破鼓,誰都想上去捶一下。

國內局勢異常嚴峻,國際局勢也不容樂觀。南邊的南陳、西梁都樂得看北周的笑話,還準備隨時捅一刀。北邊的突厥吐谷渾也是冷眼旁觀,這幫人不趁火打個劫就不錯了,根本就不用考慮會出手拉普六茹堅一把。

此時對於普六茹堅來說算得上是人生中的第二次災難。說不急那是不可能的,但急也沒有辦法,人家既然都要打過來了,那就戰吧。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對付尉遲迥這個老將,普六茹堅還是老將韋孝寬。對付北齊降臣司馬消難,普六茹用的是北周忠臣王誼。對付高幹子弟王謙,普六茹堅派的也是高幹子弟梁睿,還有於義。

這三方叛亂看似實力差不多,但普六茹堅的主要目標仍是尉遲迥。

初掌大權的楊堅立刻迎來極大危機,三大軍閥造反,他該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因為此人在眾人之中資格最老、反叛最早、聲望最高、實力最強,坦白來講普六茹堅對付尉遲迥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卻把此重任交給了韋孝寬,不知韋孝寬此人能力如何,又是否可以順利搞定尉遲迥,請關注後期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