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2022年10月09日11:00:13 歷史 1797

1

想像一下:

當你穿越到明朝,即將被皇帝朱元璋判處死刑,你如何用一句話拯救自己?

無需多言,你只要大喊一聲:

「陛下,我姓范,范仲淹是我的先祖。」

朱元璋就會免除你的死罪。

這不是後世的一個玩笑,而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

據說范仲淹的十二世孫範文從在明朝任職,他為人剛直,敢於諫言,有一次甚至當面斥責朱元璋,朱元璋勃然大怒,想要處死範文從。

在宣布處死範文從後,朱元璋提審範文從問他道:「範文從,你是哪裡人氏?」

範文從並沒有懼於天子威嚴,也沒有害怕赴死,而是不卑不亢的答道:「罪臣蘇州人。」

「你是蘇州人?和蘇州范仲淹家是什麼關係?」朱元璋再次問道。

「范文正公是微臣先祖,臣是他的十二世孫。」範文從不知道皇帝為何如此問,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聞言朱元璋突然拿起筆,刷刷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十四個大字,然後扶起範文從,將這十四個字遞給範文從。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並對範文從說道:「既然你是范仲淹的子孫,看在你先祖的面子上,朕免你一死,並特旨恩准你和你的子孫免死五次。」

範文從想不到,作為十二世孫的自己,在朝代更迭幾百年後竟然還會因先祖賢名而得以免除死罪。

莫說朝代更迭的幾百年,就是在千年之外的當世,范仲淹也受到世人的敬仰與崇拜。

後世來看范仲淹文能提筆作文章,武能安邦定天下,可謂是人中龍鳳。

但其實他的一生都寫滿了苦難與艱辛,只不過他胸有丘壑、堅毅若石的在苦難中開出花朵。

在艱辛中種出果實,才成就了一代范文正公。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2

古時,男子二十行冠禮,是為成人禮。

而范仲淹20歲的成人禮,卻猶為特別。

活了20歲,有人告訴他:你不叫朱說(yuè),你叫范仲淹,你是母親改嫁帶到我們朱家來的。

茫茫天地間,20歲的七尺男兒,身無長物,血親宗族不認你,對你有養育之恩的朱家不再容你,你的身邊只剩下一個兩歲就喪夫帶著你改嫁的苦命母親。

來處無可追,歸處心茫然。

如果20歲的你面臨的是這樣的人生巨變,你會如何?

20歲的范仲淹向我們出示了一份他的答卷。

他感念朱父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卻不願再寄生於他人,毅然辭別母親和朱父前往河南商丘應天書院求學,誓要為母親、為自己開闢出一番新的天地。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作為北宋書院之首,不光藏書豐碩,有名師指點學生功課,更是不收學生學費,這對身處窘境的范仲淹來說是一個絕處逢生的好機會。

在應天書院,范仲淹晝夜苦讀,用盡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睡得很短,吃得很少。

累了就用涼水澆臉,餓了就以稀粥為食,五年未解衣就枕,讀書之刻苦,非常人能企及。

同窗好友看范仲淹如此勤儉,便帶來了一桌魚肉美食邀請范仲淹品嘗,然而范仲淹對著美味佳肴卻沒有吃一口。

同窗氣憤的質問他,范仲淹回答道:

「感謝你的美意,只是我已經吃慣了稀粥,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肴,再過艱苦的日子我就會不適應,你還是拿回去吧。」

這就是范仲淹,身處貧窮之境卻胸有大志,甘於清貧生活,刻苦求學,面對享樂誘惑能堅守初心,不改其志。

少年時代的范仲淹不光拒絕了享樂誘惑,更是放棄了可以窺見天子龍顏的機會。

北宋真宗皇帝巡遊到應天府,萬人空巷,當地百姓和書院的學生們全都去街道上看皇帝巡遊,只有范仲淹一人不為所動依舊在學院刻苦讀書。

同窗詢問范仲淹為何不去看皇帝巡遊,范仲淹回答道:「將來再見皇帝也不晚。」

這就是范仲淹,面對再大的誘惑依然不改其志,在世人醉心於花花世界之時,他依舊懷著年少的初心獨行於自己選擇的獨木橋。

所幸苦心人天不負,寒窗苦讀多年,終於在26歲那年,范仲淹科甲成功,進士及第,開啟了屬於他范文正公的仕途一生。

他也實現了「將來再見皇帝也不晚」的誓言。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3

苦盡甘來終中舉,折桂登科世無雙。

我們以為科舉高中的范仲淹,一定是從此升官發財走上人生巔峰。

可苦難並沒有就此遠離他。

少年范仲淹由於不被范氏認可,參加科舉考試之時還是不能回歸本名,只能以朱說一名高中科舉。

高中的范仲淹想要認祖歸宗,找回姓氏卻依舊遭到拒絕。

時值北宋官場黑暗時代,由於沒有高官提攜依靠,滿腹才華的范仲淹卻被授予安徽廣德縣城掌管獄訟的無品小官。

面對家族的離棄和官場上的不公,范仲淹並沒有被打倒。

他反而挺起精神,努力工作,更是扛起繼父朱家的責任,將半生凄苦的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照顧,更將自己的幼弟們全都送去書院讀書,彼時范仲淹的繼父朱文翰已去世。

范仲淹雖初入仕途卻辦案公允、剛正不阿,即使因為官微言輕和上司產生爭執時,也能堅守初心,形成了廣德縣刑獄訴訟一派清明的景象。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范仲淹初到廣德縣,發現此地文化教育落後,於是自掏腰包聘請名士,開院教學,提倡讀書,使廣德縣文風漸盛,從一個進士都沒有到進士輩出。

後來范仲淹又調任江蘇東台縣做鹽倉監官,負責監督淮鹽的貯運、稅收、專賣等工作,本來又是一個品級低微的小官,只需做好分內工作就可,可范仲淹卻心憂天下。

到任不久後,范仲淹就發現海堤年久失修,每次大潮一來,鹽場、農田、房屋都被海水淹沒,百姓們流離失所甚至死傷無數。

於是范仲淹多次上書請求修築海堤,並毅然的接下這一利國利民的重任。

修築海堤隨時會面臨被潮水吞噬的風險,但是范仲淹反而向險而行,他親自勘察海岸,親自帶領民工勞作,最終海堤重修成功。

歷經雨雪冰雹、酷暑寒冬乃至多次吞人性命的海水大潮,海堤最終修築完成,海堤邊的農民和鹽民也終於恢復了生產,曾外出避災的百姓也能得以重返家園,回歸安寧生活。

為了感謝范仲淹幫助自己恢復家園和安寧的生活,當地的老百姓都稱海堤為「范公堤」,甚至有的災民將自己改姓為范、為范仲淹設立長生祠。

身為人子,范仲淹照顧母親,撫愛幼弟,身為人臣,范仲淹雖官階低微卻不改心憂天下其志,為百姓固守家園,開一地學風,培養人才。

這就是范仲淹,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4

想像一下:

你做了大半輩子的文弱書生,從未到過邊境,也從未參與過戰爭,卻突然被臨危受命要你領兵去抵禦茹毛飲血的外族入侵,你會如何?

對死亡的恐懼、對戰爭的畏懼是否會佔據你的內心?

已經年逾50歲被貶在外的范仲淹,面臨的就是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艱難重任。

可他卻以文人之身向世人、向子孫、向北宋朝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宣布脫離宋朝,建立西夏國,從此,北宋西北邊境戰火不斷,宋軍雖然積極抵禦卻依舊抵不過西夏的兵強馬壯,節節敗退。

值此朝廷危難之際,范仲淹的推崇者以及他的政敵全都推薦由范仲淹領兵去抵禦西夏。

整個大宋朝對范仲淹寄予厚望者有之,小人作祟望他失敗戰死沙場者有之。

接到朝廷的政令,范仲淹沒有一絲猶豫,毅然決然的領兵前往邊境去抵禦西夏。

邊境荒涼,生活苦寒,西夏殘虐,宋軍又節節敗退,整個宋軍都處於低迷狀態。

初到邊境的范仲淹,也吃了敗仗。

范仲淹心痛於將士們的犧牲,哀傷著戰爭的失敗,又思念著遠方的故土,於是在蕭瑟凄涼不能和家人團圓的秋天,范仲淹寫出了著名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初次領兵就吃了敗仗的范仲淹沒有就此消沉,也沒有貪生怕死的不顧國之危難。

他反而越挫越勇,吸取教訓,對邊境軍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首先穩固邊防,修築城池以及多個軍事要塞,在邊境形成了一條堅固的防線,以遏制西夏軍的進犯。

同時招攬災民、流民以及少數民族災民回歸家園,休養生息,並對邊境羌族採取招攬政策,與之簽訂條約,使羌族脫離西夏,為宋朝效力。

對內范仲淹積極改革軍隊,積極提拔了狄青郭逵張亢等驍勇善戰又長於兵法的將領,狄青後來也成為北宋第一名將。

在范仲淹多重改革之下,北宋軍隊一改頹勢,軍民同心,最終擊敗西夏,讓西夏對大宋俯首稱臣。

在范仲淹手中連吃敗仗的西夏軍隊也不得不感嘆一句范仲淹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們感慨道:「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

這就是范仲淹,面對家國危難,他勇於擔當,越挫越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以文官之身卻能領兵征戰沙場,以書生之力卻能擊退外族入侵,保家衛國。

5

邊境戰場上的大獲全勝,令范仲淹終於得到北宋仁宗皇帝的重用。

在皇帝認可,百官舉薦的情況下,范仲淹被擢升為參政知事,官拜副宰相,他的政治抱負也終於有機會得以實施。

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就此拉開帷幕。

范仲淹向仁宗皇帝提出十條新政:

「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

這些新政內容益於百姓、益於北宋王朝,可是卻劍指朝中官員,於是這些既得利益者全部反對新政,甚至污衊范仲淹結黨營私。

最終,能夠改變北宋王朝衰落局面的慶曆新政,在北宋官場既得利益者們的包圍下以失敗而告終,范仲淹也被貶謫出京。

慶曆六年,范仲淹任河南鄧州市長期間,收到了自己的知音好友、政治同盟滕子京的來信。

滕子京被貶謫岳陽期間,重修岳陽樓後,想請好友范仲淹寫一篇賦刻於岳陽樓,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

范仲淹雖未親臨岳陽樓,卻根據《洞庭晚秋圖》寫出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其中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為國為民的先驅人士。

那便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最牛公務員」范仲淹: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卻被他多次打出「王炸」! - 天天要聞

其實這段話,便是對范仲淹一生最好的詮釋。

身處苦難之中,他沒有失意消沉,宏圖大志得以施展之時,他沒有得意炫耀。

身居廟堂得朝廷重用之時,他沒有忘記心憂百姓,被貶謫遠離朝廷之時,他沒有忘記心憂朝廷。

他的所有喜悲憂樂都不以個人得失為轉移,反而是全部寄於天下興亡。

范仲淹的一生,出身寒門亦成貴子,一介書生胸羅十萬甲兵。

身為寒門孤兒,被宗族離棄,他卻沒能被磨難打倒,反而勤學苦讀,最終科舉高中。

身為無品小官,官微言輕,他卻沒能碌碌無為就此消沉,反而廉明辦案,興辦學院,更是重修海堤,拯救百姓於水火。

身為一介書生,又已兩鬢斑白,他卻沒有貪生怕死,反而肩負重任,能帶領宋軍驅逐外族入侵,守護家國。

身為當朝宰相,變法失敗又被貶謫,他卻沒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反而揮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最苦難的境遇中開出最絢爛的花朵。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絕處逢生。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絕對不可能的絕境中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艱難,那就讀讀范仲淹。

來源:微信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青杏

編輯:杭以凡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得力幹將,3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得力幹將,3個特質

一、特質一:有體系 —— 從 「螺絲釘」 到 「系統構建者」1. 從「線性思維」到「系統思維」真正厲害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高效地輸出。因此,他所身懷的技能一定是成體系知識與能力。萬維鋼解讀《系統思維的藝術》指出,系統包含「元素、關係、目的」三要素,系統思維的關鍵是理順元素間的關係,避免「頭痛醫頭」的...
杭州最牛發明天才,25歲憑一件「神器」成名!有人說,差點改變歷史…… - 天天要聞

杭州最牛發明天才,25歲憑一件「神器」成名!有人說,差點改變歷史……

"耕煙老人,聽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特別雅緻,想必這個人應該是雲淡風輕,吟唱風月。要不然,也應該是個書畫名家。其實,這麼想也不算錯,這位耕煙老人是清初戴梓,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精通詩文書畫。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有能力改變清朝命運的火器天才!但這位天才,最後竟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流放半生……"戴梓的號有些奇...
國民黨將領裡面,為什麼偏偏對杜聿明情有獨鍾? - 天天要聞

國民黨將領裡面,為什麼偏偏對杜聿明情有獨鍾?

邱清泉可以不給老蔣面子,杜聿明叫他他就出山了。鄭洞國,杜聿明叫他他就去了東北,給杜聿明當副手。廖耀湘:杜長官指哪我廖耀湘就打哪!廖耀湘我一不是陝西人,二也不姓杜。三也不是某個粉絲群體。
印度鐵娘子:強制絕育800萬男性,67歲遭貼身警衛無情報復 - 天天要聞

印度鐵娘子:強制絕育800萬男性,67歲遭貼身警衛無情報復

Hi,我是阡陌,愛寫書影評、人物、文史故事,歡迎關注1984年10月31日,一陣清脆的槍聲打破印度7號宅邸的平靜。身裹紗麗的女子應聲倒在血泊中,她是印度唯一的女總理英迪拉·甘地。令人震驚的是,拔槍相向的是與她朝夕相處的兩位貼身警衛。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 天天要聞

一張老照片:93年的MR收費,抵兩月工資

器械之家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關注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近日,網路上流傳著一張90年代的醫院公告照片,列出了當年的MRI收費標準。上面寫道,自九三年二月十日起,MR收費調整如下:每掃描一部位收費800元,每增加一部位加收500元。公告落款似乎是鐵醫附院,也就是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