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利害分析法的缺陷

2022年10月07日22:35:03 歷史 1177

毛主席:利害分析法的缺陷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敵人來了,主張拼一下,否則就要逃跑。這兩種思想,往往在討論作戰時由一個人說出來。經過了長時間黨內的鬥爭和客觀事實的教訓,例如拼一下,遭了損傷,逃跑遭了失敗,才逐漸地改變過來。

這是這個人使用利害分析法的表現,因為利,所以要爭取,要拼一下;拼不過,發現害太大,於是逃跑,逃跑會導致失敗。

毛主席:然而五次戰爭中,由於對堡壘主義的恐懼所產生的單純防禦路線……,卻使我們從運動戰轉變到陣地戰,而這種陣地戰的方式僅對於敵人有利,而對於現時工農紅軍是極端不利的。

這是決策者使用利害分析法的表現,因為不利,所以恐懼,便要防禦害。

毛主席:由於對敵人堡壘主義的估計過高與對運動戰的可能估計不足,便產生了勝利只能起始於戰術上的理論,以為只有戰術上的勝利,才能轉變為戰役上的勝利,然後由戰役上的勝利才能引起戰略上有利於我們的變化。

利害分析法,隨之帶來無戰略、無全局,走一步看一步。

毛主席:堡壘主義疲勞了敵人的兵力並分散了兵力,養成了敵人對於堡壘的依賴性,使他們脫離了堡壘即失去其勝利的信心,同時敵人無法不脫離堡壘向我們前進。

利害分析法,導致大的東西看不見,而掌握不了時機,失去自己的可能性。

毛主席:單純防禦與「短促突擊」,勝利主要不依靠於戰略戰役的正確領導,而僅僅依靠於戰術,實際上只是對於堡壘主義的投降,到底不能粉碎堡壘主義。

利害分析法,不依靠戰略取勝,而怪罪於下面人的水平(而水平不是一時就能提高的),結果就更無計可施。實際上是對「害」舉了白旗,所以「實際上只是對於堡壘主義的投降」。

毛主席:但同時必須了解另一個原則,即為了進行長期的持久戰,對於每一次「圍剿」與每一個戰役,必須極力爭取戰局的速決。

利害分析法,在己方會出現積小害為大害的情況,即出現內傷,在一定時機爆發,甚至使自己完蛋。

毛主席:單純防禦路線發展的前途:或者是不顧一切的拚命主義,或者是逃跑主義,此外決不能有別的東西。

利害分析法的前途:或者是不顧一切的撲上去,或者是驚慌失措的逃跑,是完全被動的,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並且對手可以輕易設置誘餌,布下陷阱,使己方走入絕境。

毛主席:利害分析法的缺陷 - 天天要聞

用利害分析法

1、在弱者面對強者時,會得出錯誤的決策和應對。(此時害處大)

2、在強者面對弱者時,會輕視利,忽視害,而可能失其利,受於害。(此時利小,害則剛萌芽)

3、因為突出了害,產生消極,調動力量、控制力量的能力較差。

4、相對短視得多,困於近的利害,看不到遠的利害。(如果能看到遠的利害,那也是很厲害的)


正確的應對是創造條件(這是準備工作),使事物走向它的對立面(這就是戰略)。

角色、地位互易

1、你在全局上圍剿我,我也在局部圍剿你。(前三次反圍剿)

2、你包圍我,我在局部包圍你。(前三次反圍剿)

3、你進攻我的根據地,我也進攻你的根據地,兵出江浙。(第五次圍剿,沒被採納)

4、從棄走向取,先棄後取。(前三次反圍剿)

……


性質、形勢互易

1、你從集中走向分散,我從分散走向集中。(解放戰爭)

2、你從決定走向被決定,我從被決定走向決定。(朝鮮戰爭

3、我從少量支配你走向大量支配你,你從跳板走向繩索走向絞索再到絞刑。(金門相關決策)

……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在於:

毛主席:利害分析法的缺陷 - 天天要聞

在建設方面,辯證法認為「一面」與對立的「另一面」相生相成,比如,更利的「矛」,導致更堅的「盾」;更堅的「盾」,又導致更利的「矛」;也即「矛」和「盾」兩才是相生相成的。

即C導致D,D又導致C

辯證法叫做對立統一

古代叫相輔相成、相生相成。

現代術語,也叫做正反饋循環、負反饋循環。

只要增加C發生的可能性,這就是工作內容,此後C和D就獲得了自己的生命,極大程度的自動化的發展、促成、生長了了。

(解放後搞錯了一點:工業和農業,不是相生相成關係,農業不足成工業,從事農業也支撐不起工業品的消費,需求拉力不夠,導致工業也難以發展。)


以上是辯證法用於建設方面。

毛主席:利害分析法的缺陷 - 天天要聞

辯證法認為「某一面」的「缺乏、缺少」,就是主要矛盾。因為「一面」的「缺乏、缺少、不夠」,就導致了與「另一面」的不平衡,就產生了矛盾;比如矛不夠利,就會導致盾也不夠堅,盾的不夠堅,相應的也導致矛的不夠利。所以,「缺乏、缺少、不夠」的那「一面」,就是主要矛盾,解決辦法是發展、補足那「一面」,然後使兩者相生相成。


以上是辯證法用於 問題和方向 診斷定位方面。

毛主席:比如我吧,我並不比別人聰明,但我懂得辯證法,會用辯證法分析問題,不明白的問題用辯證法一分析就明白了,要好好學會用辯證法,這個作用很大。

毛主席:我雖不行,總算分析的一點我們的經驗。你們應當超過我。

因為其他人用利害分析法,就覺得毛主席是天才了。

因為在辯證法眼裡,沒有絕對的害,也沒有絕對的利,所以毛主席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在那些常人眼裡無法理解的應對,但能在辯證法這裡找到依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
長沙賈誼故居發布閉館,陳展將進行全面提質改造 - 天天要聞

長沙賈誼故居發布閉館,陳展將進行全面提質改造

5月5日,長沙市賈誼故居管理處公眾號發布閉館公告,公告中稱此次閉館原因為「賈誼故居文旅項目建設需要」,閉館期間將對陳展進行全面提質改造。此前,長沙簡牘博物館啟動了「文脈在茲 誼居千年——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和他生活的城市」文物特展,展覽展現了賈誼的生平、思想及其對湖湘文脈的影響。展覽持續至2026年5月31日(...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