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2020年01月21日20:46:05 歷史 1781

歡迎關注印客美學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懂美學的人,連顏值都會變高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小年夜祭完了灶神,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大家有沒有準備好呢?相信大家一定都在為中國人一年中最最最最重要的節日「厲兵秣馬」了吧!(激動的搓手手ing)


崇禎《嘉興縣誌》:「……廿四日為小年夜,掃屋塵,用花糖粉團祀灶,曰送灶。」

光緒《容縣誌》:「……十二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夜,用飴餹錢楮祀灶神,謂之灶君上天,亦曰祭灶。」

其實呢,由於各地風俗不同,小年夜的具體時間也各不相同,但「祭灶」的傳統倒是一致的~


有道是「自古人間有閑情」,都說中國是「吃貨」大國,其實呢,我們不但「會吃」還「會玩」,世界上不少遊戲都有中國古人遊藝的影子,數十上百種的遊戲各有特點淵源,而每逢節慶團圓日,正是我們遊藝活動閃亮登場的時間!


所以說啊,過節只會打麻將、放煙花、看手機?別那麼無趣了!來和小印一起看看這些眼花繚亂的傳統遊戲吧!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 酒桌上,玩點啥?


中國人的過節方式,總是少不了一頓宴席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先秦時期,《詩經》中就有大量描繪宴飲的詩歌,像是《小雅·南有嘉魚》便有「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的句子。禮經之中,《儀禮》有《燕禮》講述宴會賓主之禮、《禮記》有《燕義》論宴飲之意義重大,總之呢,都對宴會觥籌交錯中,達成的信任與和睦表達了美好的期許。


當然啦,先秦古禮繁複,又多賦予政治意味,和今日還是大不相同的。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於是乎,中國的酒桌文化也格外的受到大家的關注。


然而,由於酒桌上之陋習醜聞頻見於新聞,如今」酒桌文化「一詞登場,往往使人聯想的都是些勸酒酗酒的負面形象,更有人以中國」酒桌文化「自古如此,不顧形象、大放厥詞。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古人:我不是,我沒有,別亂說。小印表示,喝酒也是要遵守」基本法「的嘛!


各位看官到這裡也許就要迷惑了,那酒桌上除了喝酒、聊天、講八卦,還能做點什麼呢?


古人:看看我們的宴飲活動,真的是超級豐富的!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是的,就「吃飯」這一事,中國古代著實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遊藝活動。比如,在文人間最有市場的遊戲之一,便是行酒令


想必大家對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都不陌生吧?《紅樓夢》中就多次生動的演繹了賈府宴席上,寶玉與眾人行酒令的場景。而林黛玉與史湘雲聯句,寫行酒令的盛況,便是「分曹尊一令,射覆聽三宜。骰彩紅成點,傳花鼓濫喧。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所以說,酒令是什麼呢?又該怎麼行?


其實,嚴格意義上,酒令並不是專指某一種遊戲,而是一類遊戲的統稱。就像上面聯句中所講的那樣,骰子令、射覆、猜枚、擊鼓傳花、投壺云云皆是酒令的範疇。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而最早的「酒令」,與宴席上設置的監督參與者不要喝太多,以防失態擾亂禮法的」監「、」史「等令官有關,是一種」喝酒的命令「——令出必行,違令罰酒。如此,在」令官「的調和之下,飲酒的頻率便可收放自如了。


籌令,是最最最常見的一種。古人將飲酒飲酒規則和令詞刻在竹木等材質的令籌上,放在簽筒內。令官先飲酒一杯,宣布行令開始,大家便依次輪流搖抽一支,按照令籌的標註進行回答。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令詞也是種類繁多,像是占花名——每根簽上畫有花草,附一句舊詩,抽到便按照簽上說的進行。

捉曹操令也十分有趣。先從製作令籌開始,令籌有十二根,上面分別寫著諸葛亮、曹操、蜀五虎將、魏將五位。參與者為十二人,分別抽一支,作為自己的身份,不能告訴別人。抽到諸葛亮的人開始點曹操,第一次就猜到了,便依諸葛亮的要求」重罰「這位曹操,若是第二次就減輕罰的程度,依次遞減。如果點到的是蜀將,便可使他幫忙指出曹操,如果是魏將,就發令讓蜀將之一與其猜拳,以此類推。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射覆,也是一種酒令遊戲,它的核心就是——」猜「。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玩射覆遊戲,小印覆,你射。


小印(看到樹):」東風「

你環顧四周,尋找和「東風」有關的東西,看到了樹,猜出來是取了「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典,便知道這裡的覆是」樹「,便出一個與樹相關的典——」幾處早鶯爭暖樹「,於是你說」鶯「。

小印(點頭),這便表示此輪是成功的「射」著了。


這樣看來,其實射覆遊戲,就是圍繞一個大家心底知道的謎底,互相對暗號,對上了,就成了。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感覺文人們的遊戲好像都有點複雜啊……


這不就來了嗎!小印為大家安利一個簡單易行、又因為變數大所以讓人提心弔膽的酒令遊戲——擊鼓傳花。眾所周知,鼓響傳花,鼓停,持花者受罰,然而,現如今講故事、唱歌可能太普通了,和真心話大冒險之類的結合,也不失為一種可供參考的玩法!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 麻將」復古「?牌九來湊!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慶余年》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沒?之前小印在「腦洞題:論衣品《慶余年》更像哪個朝代?」中,曾和大家進行過一番頭腦風暴。


而要說小印覺得十分好笑的片段之一,便是范思轍見誰想和誰推牌九的場景。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小印不禁發問,牌九是什麼?它和麻將,有什麼關係嗎?


關於牌九的來源,要追溯到北宋宣和時期,當時出現了一種稱為」骨牌「的遊戲用具。每副骨牌有32張,分為文子武子


成雙的牌是文子,包括天、地、人、鵝三長四短共11種牌,每種兩張,這便有22張牌,另有10隻牌並非成雙的便是武子啦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雖然聽起來有點雲山霧繞的,但是牌九其實玩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不論是大牌九還是小牌九,重心就是——「比大小」


最大的牌的組合,叫「至尊寶」,接著是「天牌」、「地牌」、「人牌」、「和牌」、「梅花」、「長三」、「長二」、「虎頭」等等對子,而不能組成對子的雜牌,便更小了。


推牌九的時候,大家輪流坐莊,莊家把牌堆好,投出點數,參與者按次序取牌,分別和莊家比較大小。


小牌九更容易些,每人只需摸兩張牌比較大小就好了。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同樣用到上面說的骨牌宣和牌天九則是另一種玩法,雖然也是比較大小,但更為複雜。


參與的人數上,和打麻將一樣,天九是四個人一起。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先擲骰子,依據點數摸牌打牌。除了文武牌的區分,文牌之下,又有大牌、長牌、短牌三種。同一類牌中,大牌可以打小牌,但不同類的牌不能互打,長牌可以打短牌,短牌則依據點數區分大小。


感覺聽起來隱隱約約有些熟悉是不是?好像和我們現在的打撲克很像,都是跟牌,只是有時並非明面,而是墊在下方牌面朝下,所以不到最後的「結」,誰也無法知曉究竟誰勝誰負。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說完了宣和牌,我們說說默和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來源卻是大不相同!


默和牌屬於「馬吊牌」系統,若是上溯,則可到一種稱為「葉子戲」的遊戲。


葉子戲的起源,那可是百花齊放,或有人說與漢代行軍消遣有關,也有人說其實唐代的酒牌才是它的誕生地。當然啦,不論緣起如何,葉子戲在唐五代時期,是相當的興盛了!無論男女老少,宮廷深院還是街巷鄉里,這種畫著人物,寫著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還有神仙鬼怪的典故的漂亮畫片,可謂「歲歲長相見「了!


」葉子戲「在當時有多Fashion?看看南唐後主李煜的妃子小周后吧,她最主要的作品,便是講述」葉子戲「玩法的《擊蒙小葉子格》了!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明朝天啟年間,葉子戲演化成了馬吊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馬吊牌講究「運智用巧」,馮夢龍作《牌經十三篇》道「凡牌在人手……可欲擒而故縱者餌也……藏盈而出虛者……棄少而用多者……」如此云云,對打馬吊的技巧娓娓道來。小印表示,「不務正業」的如此認真,講真令人拜服!


到了清代,馬吊牌的一支簡化成了牌面只有」萬子「」索子「」文錢「三門,這便是默和牌。清中後期,」看竹「出現了。


為什麼是」看竹「?這便不得不提王羲之痴迷竹子,以至於發出「何可一日無此君」的感嘆。清末之人痴迷「打麻將」有如王羲之之愛竹,於是,有了這般雅號。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麻將也好,牌九也罷,其實都是中國傳統遊戲中的牌戲,雖然並非同源,但都在機緣巧合之下漂流到海外,前者有日本麻將美國查理士頓麻將菲律賓麻將等等流派,後者則隨著義大利傳教士多米諾去往米蘭,成為了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多米諾骨牌」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 花草百物,趣味幾多!


食用須知:本部分較適用於假期期間的南方朋友與立春過後的北方夥伴。


中國古人對自然風物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從前,天氣轉暖的時節,人們便成群結隊的去往郊外,開始了名為踏青的活動。譬如說唐代吧,因為自上至下對於花的熱愛,春遊活動最盛大的,就是賞花。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春暖花開之際,唐人們便攜酒跨馬、輾轉於花圃園林之間,若顛若狂。「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盛況如此,一舉促成了花市的誕生。


沉醉自然的詩意中,在對美景百物的追逐中,「鬥百草」、「斗花」、「鬥茶」等諸多遊戲產生了。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在古代,「鬥百草」原多是女子孩童之遊戲,也有成年男子同玩。白居易《觀兒戲》作「拂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這是孩童作「鬥草戲」。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李清照《浣溪沙》「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正是室外女子笑語晏晏,鬥草取樂的景象。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鬥草」可分為武鬥和文斗兩種。


「武鬥」的方法就很簡潔明了啦,兩人分別持一根草,兩手拽住一根草的兩端,兩根草相交,進行拉扯,先斷者輸。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可見,「武鬥」斗的是草的拉力與韌性,可以隨時開張。


「文斗」就有更多名堂了。比如說,可以斗採集花草的數量,收集越多、門類越全,越好,品種奇特,名稱好聽,越佳。


什麼叫名稱好聽呢?古人云:「以吉祥而少見者勝。」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像是有草名為「遠志」,有草名為「忘憂」,人生在世,誰能無憂?若可忘憂,自然是美事,於是略勝一籌。


另一種常見的「文斗」,又稱為「口斗」,主要是對花草的名字


這些花草既可以是實際採摘的,也可以是憑空來源自腦中的知識儲備,亦虛亦實。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口斗」怎麼斗?


參加遊戲的一方先說一種花草的名稱,對方就像對對子似的,以另一花草的名稱相對。


小印出「君子竹」,看官可對「美人蕉」。

小印出「狗尾草」,那便可對「雞冠花」。

小印出「觀音柳」,答者將言「羅漢松」。


如此講究對仗,一直對下去,直到對方答不上來為止。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斗花」也與「鬥百草」類似,講求的是花之品性,花之奇與花之多。


《開元天寶遺事》就記載了長安王士安斗花的故事,書中講:「長安王士安,春時斗花,戴插以奇花者為勝,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備春時之斗也。」著實「備戰」充分。


小印:還可以這樣操作?目瞪口呆。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除了上面的這些遊戲,傳統遊藝活動中,古人彷彿秉著萬物皆可拿來一斗的理念(?),還有「鬥雞」、「鬥蟋蟀」、「斗香」等等,前兩者在培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後者則頗有詩意棲居的意味。


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和小印一樣,想要get古人同款遊戲活動了呢?


你的家鄉有什麼有趣的傳統遊戲嗎?

期待你在留言中和小印聊一聊!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永平:《唐代遊藝》,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2.王宏凱:《 中國古代遊藝》,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

3.祝良文:《解讀紅樓夢之紅樓遊藝》,濟南:齊魯書社, 2008年。

4.十三經註疏,阮元刻本。

5.愛如生中國地方志庫。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看一場藝術的展覽 訪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印客美學 id:ink20160101

商務合作 微信號 shaohe0102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過年只會玩手機?看看古人那些有趣的傳統遊戲吧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中紀委打「虎」反腐不停歇。6月16日,中紀委周末「打虎」,正部級幹部吳英傑落馬。6月17日上午,中紀委同時官宣三名中管幹部被「雙開」消息: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省監委原副主任陳玉祥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黑龍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黨組副書記、副省長王一新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新京報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李鵬新,黑龍江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一新,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陳玉祥,三人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李鵬新培植個人勢力,大搞新型腐敗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據中紀委網站6月17日消息,廣東省地質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德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黃德發是任上落馬。「上官匯」查詢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官方網站發現,黃德發的相關信息還在「領導之窗」欄目中。相關信息顯示:黃德發,男,漢族,1964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省自然...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 天天要聞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引言南宋的帝王歷史教育中,相當注重從歷史上的明君德政與暴君弊政的對比,致力於人君君德的培養,致君堯舜是每一個臣子的願景。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南宋一代的君主雖有不慧、不善治的,暴君之主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且人主往往也能從歷史教訓中汲取經驗,以
台軍官校辦黃埔百年校慶,柯志恩嘆民進黨「去蔣」:希望尊重歷史 - 天天要聞

台軍官校辦黃埔百年校慶,柯志恩嘆民進黨「去蔣」:希望尊重歷史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也到高雄主持。同樣出席的國民黨民代柯志恩感嘆,民進黨要在台軍中搞「去蔣」,等於掏空台軍的基石。希望民進黨「吃果子拜樹頭」,心存敬畏與感恩。柯志恩說,自己上午出席台軍陸軍官校一百周年校慶典禮,看到來自各方的畢業校友齊聚高雄鳳山,現場展示從黃...
黃埔百年:以黃埔精神為旗反「獨」促統,振興中華 - 天天要聞

黃埔百年:以黃埔精神為旗反「獨」促統,振興中華

6月16日,黃埔軍校迎來創辦一百周年紀念。作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走過百年歷史雲煙,書寫下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其鑄就的「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 天天要聞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坍塌現場。南都記者 曾海城 攝  大鵬所城。(資料圖)  6月15日,深圳普降暴雨,平均雨量80.1毫米,相當於一天就下了4個深圳水庫的水量(深圳水庫庫容4577萬立方米)。  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6月16日0時,今年深圳各區平均累計雨量均已突破1000毫米!其中,以深汕特別合作區最多(1426.6毫米),以南山區最少(1008.2毫米...
三國之中,死於刺殺的14位歷史人物! - 天天要聞

三國之中,死於刺殺的14位歷史人物!

三國之中要麼將領戰死沙場,要麼俘虜被殺,要麼國亡被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死的很特別,死於刺殺,死於有謀劃的刺殺,他們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是有影響力的人物,所以才會受到刺殺的「眷顧」,他們的死足以改變歷史的走向。1.何進何進何大將軍手中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