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2022年09月14日16:57:19 歷史 1504

世外高人到底是何模樣?有人說是諸葛亮那般神機妙算,有人說是孔子那般度化世人,也有人說是姜子牙那般智慧高深。或許,每個人心中的世外高人都是不一樣的。

關於姜子牙,世間流傳了許多故事和諺語。在民間傳說和如今的影視作品中,姜子牙成為了一個神一般的存在。西周之所以能夠存續八百年,據說姜子牙功不可沒。有人說,周文王姬昌背著姜子牙走了800步,西周得以存續800年。

想到這個傳說的時候,人們不禁納悶。周文王當初為何不背著多走幾步?原來,這是因為他當時犯了個錯。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施仁政,得人心

商周朝代更迭之際,周文王姬昌的存在很難令人忽視。

周文王姬昌是一個勤政愛民的王,他繼承了父親當年勤政愛民的衣缽。姬昌的父親掌權多年,一向走勤政愛民的道路。他不喜紂王的暴虐無情,在自己的封地內兢兢業業,為百姓做實事。也是如此,姬昌的父親在自己的封地內深得民心。

後來,紂王看不慣他的勢力,便將其召喚至都城軟禁,後將其折磨致死。父親死後,姬昌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雖然姬昌表面上忌憚並臣服於紂王,但他打心眼裡不認可紂王的為政風格。在暗地裡,姬昌養精蓄銳、招兵買馬,只為有朝一日推翻紂王,自己取而代之。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姬昌的為政風格深受父親的影響,他也知道「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姬昌十分重視領地內的統治策略。畢竟,他需要民心來支撐自己的野心和事業。

在父親的基礎上,姬昌延續並加強了「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的觀念。在這種觀念的滋養下,姬昌統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

不僅如此,在以農為本的封建時代,姬昌還將土地劃分給農民耕種,並規定他們只需要繳納九分之一的賦稅即可。若有商人從商,那便不再收取關稅。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姬昌還特別喜歡禮賢下士,招攬英才。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內,他都會留心那些浪跡江湖的賢者,並致力於將他們為自己所用。

很多紂王的人和外族人聽聞姬昌的做法後,都產生了投靠姬昌、共謀大事的想法。比如伯夷、太顛等人,後來都成為了西周的大功臣。

在姬昌招攬的所有賢才之中,我們又不得不提姜子牙的名號。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賢才遇賢主

姜子牙遇到姬昌之際已然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本名姜尚,祖上曾有功德而得到一塊封地。只可惜,等到姜子牙這一代時,他們家已淪為平民。

姜子牙年輕時候運氣並不好,為了補貼家用,姜子牙做過很多功。後來,姜子牙因為博學多識而在紂王的身邊輔佐。看著紂王的昏庸無能,姜子牙深感痛心,便毅然離開了紂王,開始雲遊江湖。

姜子牙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滿腹才華、渴望為國效力,但苦於始終沒有找到一位明君。他不會為了所謂的權力渴望而隨意找一位主公侍奉,他一直在等,等自己的有緣人。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姜子牙這一等就是幾十年。他從青絲等到白髮,從年少輕狂等到兩鬢斑白。幸運的,老天終於讓他等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賢明君主。那個流傳千古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歇後語,便是來源於他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

據說,姜子牙每天都去渭水之濱垂釣,但他的魚鉤上沒有放魚餌。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般,姜太公垂釣的目的也不是魚兒。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兩人相遇前夕,周文王請人占卜了一卦。卦象上說他這次出門打獵,獵物將是可以幫助姬昌成就千秋霸業的大臣。

姬昌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內心充滿期待。果不其然。當姬昌走到渭水之濱的時候,他看到了這位坐在河邊垂釣的老人。

姬昌上前與老者溝通,竟發現其思想有經天緯地之才。而姜子牙也在與姬昌的溝通中確定了,此人便是自己一直想要尋求的賢主。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為了檢測姬昌的誠心,姜子牙提出了一個要求。若姬昌能把自己背上車,那自己便盡心竭力協助他。姬昌愛才心切,當即將轅軛套在了自己的背上,蹲下讓姜子牙上車。

姬昌先是向西走了300步,發現自己走錯後又往東走了500步。此時,姬昌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姜子牙便讓他放自己下來。如此,周文王姬昌一共背著姜子牙走了800步。那時,姬昌並不知道,他犯下的錯,冥冥中自有因果。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那命定的錯

姬昌放下姜子牙後,姜子牙對他說了一段語重心長的話語。姜子牙說:「你背著我走了800步,我定能保佑你周國存續800年。」姬昌聽完此話心中一驚。

姜子牙隨著姬昌來到周國之後,周國的政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姜子牙與姬昌商討滅紂王的合適時機,還經常建言獻策,幫助姬昌整頓吏治、打點外交、改進愛民政策、指點訓練兵馬。在姜子牙的盡心協助之下,周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姬昌去世後,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父親的事業。而長壽老者姜子牙,繼續留在姬發身邊輔佐。後來,姬發在姜子牙的建議下出兵伐紂,史稱「牧野之戰」。經此一戰,商朝滅亡,西周得以建立。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從西周建國至東周滅亡,周朝確確實實存續了790年。這790年與800年之間,誤差僅有10年。

當年姬昌走錯了方向,其實也預示了周朝會從西周分裂為東周的命運。只不過,自從東周開始,周朝便逐漸沒落了。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享國800年,為何不多背幾步? - 天天要聞

小結:

姜子牙之所以會被後人神化,一是因為他的才華和智慧遠超常人,一是因為他的壽命極長。姜子牙活到了139歲高齡,這在當時的時代就是一個奇蹟。而姜子牙腦中豐富又涉獵廣泛的治國理論,更是讓人感慨他仙人一般的治世角度。

這位功績卓著的老壽星,至今仍是個傳奇人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路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