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王震來到了新疆的一所監獄中,對關在其中的死囚說道:「王恆升先生,以後您來當總指揮,我和我的部隊來做您的副手,我們一起建設新疆,守住祖國的西北大門!」
那麼問題來了,王震為何要釋放這個死刑犯?為何還邀請他一起建設新疆?這個死刑犯究竟是誰?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揭曉答案。
王震
建設有我,祖國不愁
這件事情還要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王震做的一件大事開始說起。
1941年初,王震是綏德警備區司令員,他受中央委託率領部隊來到南泥灣,駐守邊區的「南大門」。
但此時的南泥灣還只是個野草叢生、野獸橫行的地方,只依靠外界的糧食補給根本撐不了多久。
於是,王震一拍板,說:「咱們干一票大的!老子非要把這不毛之地變成天堂。」
王震(左)
說干就干,王震立刻便帶領戰士們,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他和戰士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把南泥灣從不毛之地變成了天堂。
後來,王震和戰士們敢於吃苦、不怕困難的精神感動了中央,毛主席還親自題了一塊寫著「有創造精神」的牌匾贈予了王震。
在南泥灣改造成功後不久,新中國就成立了,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王震又主動請纓讓他去建設新疆,為祖國的大西北再添一份力。
在他看來,新疆是中國西北的重要關口,就跟陝甘寧邊區的南泥灣一樣,只要把他們建設好了,中國就可以變得更好。
王震
他已經有了建設南泥灣的經驗,再去建設新疆並不是一件難事。
毛主席很看重王震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但他已經為建設南泥灣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應該是休息的時候了,於是毛主席就拒絕了王震的請求。
但王震沒有放棄,依舊不停地向毛主席提出建設新疆的申請。
他在申請中提到:「新疆是我國西北的重要關口,我身為共產黨中的一員,又是一位革命者,理應為祖國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現在祖國正處於需要物資的時刻,新疆有那麼多的資源,足夠祖國發展了,我要求讓我去建設新疆,請毛主席批准!」
終於,毛主席和黨中央被王震那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便同意了他建設新疆的要求。
但此時戰士們就有些坐不住了。
「當初我們都去建設南泥灣了,現在把南泥灣建設好了,又要我們去建設新疆?我們就應該跟隨大部隊進入北平當警衛員,為什麼還要去新疆啊?」
王震是一位非常關心部下的司令員,他知道有些戰士的意見很大,於是他在出發前幾天,召集高級將領開了一個小會。
王震
他先是強調了建設新疆的重要性,再強調了新疆對中國的重要性,只有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中國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而戰士們知曉後,這才明白自己和新疆對祖國的重要性,於是紛紛改變了想法,爭先恐後地要去建設新疆,還為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
於是,1949年9月,王震率領部隊開始進軍新疆。
而前往新疆只有一條官道,倘若走這條官道要花非常多的時間,但時間又是最寶貴的,事關新中國的發展他們自然要爭分奪秒。
王震
所以,王震就帶領部隊走另外一條路——爬山。他們抄了一條近道,爬過了常年積雪的祁連山,並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了新疆。
隨後,王震稍加休息,將一切事務都安排妥當後,就換上輕便的衣服趕到了新疆集市,經過南泥灣的建設,他發現,只有集市才能反應出當地人們的最低生活水準。
來到集市後,他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地人們很少買瓜果蔬菜,這些攤位前面也都沒有什麼人,只有賣炭火和馬糞的攤位有些人。
而且出來買菜、賣菜的幾乎都是壯年男子,很少看見老人和婦女。
圖源網路
王震覺得奇怪,於是便詢問了集市的負責人。
「為何這裡的人都只買炭火和馬糞而不買蔬菜呢?他們是在家種好了嗎?而且一路上只有年輕男人,都沒有看到婦女兒童,她們不能來集市嗎?」
而負責人也為王震解了惑。
「因為新疆實在是太冷了,炭火和馬糞才是一個家庭真正需要的東西,飯可以少吃,不會餓死,但是炭火和馬糞一會不燒的話,人就會凍死。」
「這裡的人窮啊,買了炭火就買不起吃的,買了吃的就買不起炭火。有的家庭什麼都買不起,只能去撿一些別人剩下的爛菜根,買上幾瓶紙糊將窗口糊住就過冬了,苦得很嘞,每年冬天都要死很多人。」
圖源網路
王震聽聞此言心裡很不是滋味,想到中國已經解放,卻還有這麼多人民過著這種苦日子,明明新疆就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卻因為技術問題沒有辦法開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民凍死、餓死,實在是不應該啊!
於是,王震決定將煤礦的開採工作早日提上日程。
但是,他在南泥灣也只是鋤鋤地、挖挖渠,現在這個煤礦的開採工作可是個腦力活,五大三粗的他和戰士哪能做得來?
無奈之下,他聯繫了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詢問他能不能派幾個人才來新疆進行煤礦的開採工作。
李四光
但新中國才剛剛成立正是用人之際,哪有多餘的人才派到新疆?
不過,李四光先生還是提供給王震一條信息。
「在新疆監獄,關著我的一位得意門生,叫做王恆升,那個學生可是難得的人才,他對地形地勢和煤炭都有著很深的理解,完全可以幫你完成開採工作。」
問題來了,李四光先生的得意門生為何會被關進監獄呢?他究竟犯下了何罪才從一代天驕淪為了階下囚呢?
李四光
天之驕子,淪為死囚
王震來到監獄後才發現,這座監獄居然是關押死囚的地方!李四光先生的得意門生居然是犯了大罪的死刑犯!
在監獄長的帶領下,王震見到了這位李四光先生的高徒——王恆升。
此時的王恆升正一臉頹廢地坐在地上發獃,好像沒了魂一樣,看見有人來了他也僅僅只是瞥了一眼。
「你就是王恆升?」
李四光
面對王震的詢問,王恆升置若罔聞,仍然獃滯在那裡,而監獄長此時卻看不下去了。
「你什麼態度?你知道這是誰么?這可是司令員!」
而監獄長的話彷彿激怒了他。
「我管他是誰!我都要被槍決了,還要整這些虛頭巴腦的?」
聽聞此言,監獄長便嗤笑道:「你賣國,活該被槍決!」
圖源網路
面對監獄長的嗤笑,王恆升的情緒更加激動了。
「跟外國科學家交流學術就是賣國?你當現在是清朝,還在「閉關鎖國」呢?」
聽著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王震也大概了解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大致情況就是,王恆升曾經與外國的科學家進行了一些學術交流,但是在臨別之際他卻送了對方兩塊三葉蟲的化石。
圖源網路
但此事卻被有心之人拿去大做文章,說王恆升將國家機密泄露給了外國,並給他按上了一個賣國的罪名。
於是,這個曾經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天之驕子便鋃鐺入獄,成了如今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王震知曉王恆昇平白無故被冤枉,心中一定有怨氣,於是便對他進行了安撫。
「我知曉您這心裡肯定不好受,但咱們也不能賭氣不是?我這次來就是為了調查您這個事情的,如果您有冤屈我定然不會坐視不理,肯定會還您一個公道!」
圖源網路
王恆升聽罷臉色果然有所緩和,畢竟能洗刷冤屈,總比含冤而死要強得多,於是他便開始與王震交談了起來。
在兩人經過一番深入交流之後,王震發現這件事一定有蹊蹺,先不說「送化石」這件事本身就與賣國沾不上邊,王恆升曾經甚至還救過三名共產黨員。
這樣一個對黨忠心耿耿的人,如何會行賣國之事呢?
於是,王震便承諾王恆升一定會為他沉冤昭雪,還他一個清白,同時,他還告訴王恆升,他這次來的目的便是為了讓王恆升與他一起建設新疆,所以他定然會全力以赴。
圖源網路
當王恆升得知王震的真實目的後,眼眶不自覺地便濕潤了,這也讓他對王震充滿了信心,他相信王震一定會為他洗刷冤屈的。
一顆紅心指向黨
得知了王恆升的具體情況後,王震馬上向黨中央去信,請求重新調查王恆升所犯之罪,並表示王恆升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如果最後的調查結果證實了王恆升得清白,那他希望黨中央允許王恆升為新疆的建設添磚加瓦。
王震的這個請求,就如同一顆石頭被彈進池塘,泛起了一圈圈漣漪,中央高層對此都議論紛紛,甚至還有許多人對王震的行為表示不理解。
圖源網路
因此,有人出於好意便對王震進行了勸阻。
「王震,我理解你渴望建設新疆的強烈願望,但是動用死刑犯這可是違紀的大事,你這是直接和中央對著干啊!你可千萬不要糊塗的犯政治罪啊!」
道理王震都懂,可是他還是不能看著這麼一個人才含冤而死,這是新疆的損失,更是國家的損失。
為此,王震特意讓人對王恆升過往的經歷進行了調查,包括了他所說的送化石和救共產黨員等等。
圖源網路
而事實證明,王恆升所說的話全都屬實。而王震則讓人去收集了更多證據,以此來證明王恆升得清白。
不久之後,王震再次向黨中央去信,並將這些證據也一併交了出去。
王震在信中再一次強烈要求黨中央,允許王恆升和他一起參加新疆的建設工作,並且他還為王恆升作保。
「如果王恆升出了什麼岔子,那就讓我自己一力承擔,我保證,他絕對不會影響到國家。」
圖源網路
由於王震提交的證據充分,並且又強烈要求,所以黨中央當即便同意了他的請求,不僅將王恆升無罪釋放了,還允許他跟王震一同參與到新疆的建設當中。
王震收到信後興高采烈地前往了監獄。
「王恆升先生!黨中央宣布您無罪了!」
聽到這個消息,王恆升的身體顫抖了一下,一瞬間便老淚縱橫,彷彿將這些日子所受的委屈全都發泄了出來,他做夢都想不到自己還有被釋放的一天。
圖源網路
而王震親自為王恆升打開了牢門,激動地握住了他的手。
「王恆升先生,以後您來當總指揮,我和我的部隊來做您的副手,我們一起建設新疆,守住祖國的西北大門!」
王恆升反握住王震的手,激動地說:「我定不會辜負司令員和黨中央對我的期望!」
王恆升出獄後就被王震任命為了新疆工業廳的工程師,開始與王震一起建設新疆。
圖源網路
他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興修了水利工程,開荒了萬畝良田,開採了石油煤炭,正如當年在南泥灣一樣,新疆也在他們的努力之下開始變得越來越好。
水利工程的修建,不僅讓家家戶戶都有田種,也使得許多的新疆人民都可以在裡面工作,以此來養家糊口。
有了穩定的收入,新疆人民在寒冬來臨之前便可以購置冬衣、碳火、糧食。
從此,新疆人民不用再為寒冷的冬天沒有碳火取暖而發愁,也不用再為了要買碳火過冬而餓肚子,寒冬過後也不會再有人會凍死。
圖源網路
王震與王恆升面對條件如此艱苦的新疆,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勇往直前造福了千千萬萬的新疆人民。
然而,他們不僅有著與大自然抗衡的勇氣,還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
王恆升即便曾含冤入獄,但他仍然沒有絲毫的怨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為國家的發展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而王震的一生則是廣納賢才、知人善用,他所挑選的這些人才也包括他,一直都在為國家的建設拼搏在第一線。
這樣的人物怎能不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