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一傳略謀臣張良 之 一生的桎梏「上」

2022年07月15日21:26:15 歷史 1036


大漢第一傳略謀臣張良 之 一生的桎梏「上」 - 天天要聞

少年張良專心致志,廢寢忘食,日夜苦讀。在無數個日夜中精雕細琢著自己。此番苦讀,此番雕琢,他絕非為了自己的飛黃騰達、策名清時,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夢想。


為了這個夢想,他窮其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去執著地追尋、踐行。因為這個夢想,他聲名鵲起於華夏;因為這個夢想,他視錢財權力如草芥;因為這個夢想,他寧靜恬淡,閑雲野鶴。


當我閱讀正史中對張良的記載,設身處地地思他所思,想他所想。更多地感受到,他在夢想破滅後,萬念俱灰,鬱鬱寡歡的悲戚!讓人心生憐憫!


張良,憑他曠世之才,本可以如鳥中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蒼穹之上。然而因為這個夢想,他激流勇退,閑雲野鶴。這個夢想成為他一生的桎梏。


讓我們一起閱讀他的故事,了解他的夢想是什麼?用心感受,為何說,這個夢想成為他一生的桎梏?


張良在母親的殷切關愛下,漸漸地長大成人,他開始外出求學,曾經在淮陽學習禮學,在學習的同時,他廣交奇俠義士,以謀弱秦。


一天,他得知東夷倉海君與其有著同樣的志向且力大無窮,欣然前往。然而時過境遷,今日的倉海君已老驥伏櫪。千里迢迢而來,說明來意後,倉海君看著張良清純眼神中的失望,甚為愛憐,於是他推薦了自己的徒兒給張良,徒兒與其壯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良在倉海君的引薦下,見到了這位英雄,兩人想談甚歡。當張良向這位大力士說出刺殺秦皇帝的意圖後,他瞠目結舌,不禁後退幾步,細細地打量起面前的這位年輕人,清秀的面孔、白皙的皮膚、消瘦的身材。萬萬沒想到這麼一位看起來,弱不經風的白面書生竟有如此的膽魄。此時他的內心是高興而激動的。


秦朝橫徵暴斂、仁義不施,萬民苦於秦久矣。天下蒼生無不盼望著秦朝的滅亡。這位力士並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與師父蒼海君相比,有著更重的戒心。他極力保持著驚訝的表情,說道:「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啊,我要報官。」


張良面帶微笑、信步徜徉,沉默片刻後,他面色凝重、眼神犀利,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我祖父為韓國三朝相國,父親為韓國二朝宰相,秦國滅我韓國,辱我國主,殺我生民,至我同胞生靈塗炭。我與秦國勢不兩立。看看您周圍,苛捐雜稅、橫徵暴斂,百姓易子而食、析骸而炊,您於心何忍?要去報官?請吧!「


力士青年疑竇冰釋,他雙眸含著淚珠,講述了自己悲慘的身世。不同的仇恨、相同的心情,將兩個青年人的心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聽聞秦皇帝要巡視東方,張良出資做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鎚供大力士使用。並對秦皇帝的喜好、地理地貌、風俗人情進行了全盤的分析,決定在博浪沙設伏。此地風景秀麗,紈絝子弟、商賈小販、多聚於此,若逢廟會,更是人山人海。面朝大海,背後群山聳立,山上枝繁葉茂,攻可進,退可逃。當豪華的車隊徐徐而來時,博浪沙沸騰了,歡叫聲、喊冤聲、訴苦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一群衣衫襤褸的乞丐圍上去,想討點食物充饑、護衛人員開始呵斥疏散。


在這混亂的一刻,張良與大力士一起閃電般橫衝進豪華車隊的中央,大力士從懷裡掏出一百二十斤重鎚,砸向了第二輛豪車,車裂人亡,隨之二人向深山中跑去。當護衛反應過來時,二人已不見蹤影。


原來秦皇帝每次出行都會同時有四輛馬車,無規律,隨機選座。這次所幸他坐的不是第二輛馬車,否則已經一命嗚呼了。秦皇帝大為震怒,下令搜捕全國,速速捉拿刺客。張良在深山中藏匿數月,風餐露宿,待外面風聲稍松後,走出深山,逃至下邳


史書中對大力士未有提及他的姓名,也沒有提及他的後續境況。該無名英雄的正義感、勇氣可歌可泣。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數不清的類似無名英雄,如流星划過夜空,再無跡可尋。或許讓我們覺得遺憾,然而可能他們追求的僅僅是正義而行,無愧於心,不求彰明較著於後世!


張良生活在下邳的日子裡,廣交閭巷豪俠,懲強扶弱、樂善好施、趨人之急、甚己之私。項伯因為殺人,東奔西藏,無處安身,幸遇張良,得一息之隅,張良待他親如手足。


十年後,陳涉吳廣大澤鄉起義,張良也有一百多名年輕人跟隨其左右。景駒留縣自立為代理楚王,也扛起了滅秦的大旗,聲名鵲起。張良準備前去投奔,機緣巧合,在路上邂逅了劉邦正帶領幾千人奔赴下邳以西攻秦。


一番寒暄,相談甚歡,俠肝義膽的張良接受了劉邦的邀請,助其打勝這場戰鬥。隨後的幾天,兩人朝夕相伴,無所不談,劉邦談起了他攻滅秦國、拯救萬民的宏偉抱負。張良聊起了他的身世,聊起了滅秦復韓的夙願,同時運用自己在《太公兵法》所學的知識,對如何打勝此次戰鬥,給出了全面分析並提供了周全奇妙的策略。戰鬥的進展完全符合張良的預期,大獲全勝是必然的結局。


顯赫的身世,出眾的韜略,劉邦對張良肅然起敬,二人成了心心相印的摯友。即將分道揚鑣之時,劉邦對張良發出了共謀大業的邀請。張良曾經多次向別人講述《太公兵法》,然而他們基本都聽不明白,唯獨劉邦卻一點就通,且深以為然,張良自忖道:「或許沛公有著上天賦予的智慧,或許他能助我實現此生的夢想。」因此就決定跟隨沛公,放棄了投奔景駒的想法。


欲知後事如何,且讀下篇分解。


爾讀至此,余心甚慰!若本文讓您產生共鳴或有所受益,記得【關注】我,讓我們走的更近,記得【點贊】她或轉發她,讓更多的朋友讀到,不勝感激!更多精雕細琢之作。期待與您會面!

—————By 茶棚依客【chapengyike2022】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