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是毛澤東

2022年07月15日16:22:29 歷史 1098

作者:懷疑探索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有人問我: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是誰?

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是毛澤東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我認為,如果要定義「偉大」,那麼他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建立起一個先進的社會制度;

2,對發展社會生產力有所貢獻;

3,對發展先進的文化方向有所建樹。

稍加分析:

1,建立起一個先進的社會制度。

這裡只能是傑出的政治家,或者政治理論家。

2,對發展社會生產力有所貢獻。

這樣的人,分為政治家和科學家。

3,對發展先進的文化方向有所建樹。

這裡,應該是思想家(包括政治家),科學家(科學也是一種文化)。

由此可見,最偉大的歷史人物,必須是政治家或者科學家。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是政治家對社會貢獻大,還是科學家對社會貢獻大?

我認為,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來看,以前是政治家超越了科學家,從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科學家將逐步替代政治家。但這個節點還很遠,至少是幾個世紀以後的事情。未來最大的可能,就是以後科學家和政治家的身份會合二為一。所以,截止到目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還應該是政治家。科學家次之。中國也是這樣。

政治家的作用,就是尋找並且制定合適的社會制度,而社會制度的核心在於「生產資料如何分配」。

由於世界很大,地理、氣候、歷史、種族都有差異,所以社會制度會有很大的差異。不恰當的生產資料分配方式,往往會給國家造成發展上的阻礙。即使是民主,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神葯。

比如,在非洲的辛巴威,每次大選民眾都投票給自己部落的人,比得是哪一方部落的人數最多,而不是投票給最適合做總統的人。人類畢竟具有主觀傾向性,這是一種生物性的缺陷。

人工智慧,可以為人類自動選擇生產資料的分配,逐步取代政治家的作用。所以,科學必定會超越政治。

言歸正傳,如果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我認為除了傳說之中的上古聖人,比如黃帝伏羲,現實世界中偉大的人物寥寥無幾。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是我比較賞識的偉人。如果一定要說最偉大的人物,必定是毛澤東同志。

上下五千年,唯此一人。

在我的書架上,就有精裝版的毛澤東全集和毛澤東詩詞。經常對毛澤東的著作予以反覆的閱讀和思考。

我們尊重和崇拜毛澤東,並不是把他當成神,不是搞個人迷信崇拜,而是實事求是的承認——毛澤東思想確實有用。就是有價值。不管是解放前,解放後的「前30年」,還是改革開放以後,毛澤東思想都可以解決很多現實中的難題。

甚至科普工作都可以借鑒毛澤東思想的力量。就像我寫作轉基因的科普,被很多人誇讚,那是因為我踐行了毛澤東思想中「實事求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精神;也被很多無知網民辱罵,但是我愈戰愈勇,絲毫沒有灰心,這是因為毛澤東思想中「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人民服務不怕犧牲」「持久戰」「零敲牛皮糖」的思想給我很大幫助。

我還進行了推廣無神論的科普工作,毛澤東思想中的「遠離官老爺」「反本本主義」「走群眾路線」也給了我行動上的指導。

毛澤東的人格品質和魄力深深的觸動了我,他老人家在革命年代遭遇的委屈是我的1萬倍,經歷的困難挫折是我的1萬倍,經歷的生死考驗是我的1萬倍。他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把一個看起來沒有希望、極度虛弱殘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農業國家,強力塑造為站起來的東方大國,徹底改變了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敢於美帝國主義和沙俄帝國主義較量,並且在一窮二白中消滅了文盲,發展出「兩彈一星」,奠定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

所以,我在與各路牛鬼蛇神鬥爭的過程中,經常被一些無知網民冤屈、詆毀、辱罵,又算得了什麼呢?簡直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提升國民的科學素養,本身就是一個很漫長的革命過程,要有決心、毅力和耐心,那種赴湯蹈火誓死向前的決心、沒有榮譽反遭受誹謗也要拚命乾的毅力、經得起一輩子寂寞的耐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