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歷史上的今天」

2022年07月02日09:31:14 歷史 1039

1961年7月2日,美國小說家海明威逝世。

1961年7月2日,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被發現死在愛達荷州凱徹姆他的家裡。他的頭部中了一顆獵槍子彈。他的一些朋友說他情緒沮喪;另一些朋友認為他心情很好。他的妻子發表聲明說,海明威是在擦槍明因意外走火把自己打死的。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海明威,健壯的個人主義者

2007年7月2日,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逝世。

1948年,遼瀋戰役緊張進行時,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部長劉仁派人秘密進入天津會見傅冬菊,傳達黨的指示,要求她做傅作義的工作。傅冬菊立即來到北平,和傅作義談話,明確告訴父親,她是共產黨派來的代表。平津戰役期間,傅冬菊和父親談過多次,不時把解放區出版的報刊和小冊子放到傅作義的辦公桌上。同時,傅冬菊將了解到的情況,及時報告給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為解放軍統帥部作出正確判斷、制定正確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在整個平津戰役期間,傅冬菊始終工作在傅作義身邊,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聶榮臻在回憶錄中,曾高度評價過傅冬菊的作用。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1995年7月2日,廣東大亞灣核電站重新併網。

1995年7月2日,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一號機組完成首次換料大修,於16時21分重新併網發電。

一號機組於1994年12月中旬按計劃停機停堆,進行首次換料大修。大修工作於今年2月底完成後,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再鑒定試驗,發現少數控制棒落棒時間超過驗收準則,決定檢查處理,經中法專家共同調查分析、製造商法瑪通公司確認,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導向管設計問題。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1991年7月2日,諧劇大王鄧寄塵逝世。

廣東南海人,播音藝員出身。能夠獨力造出八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演繹諧趣廣播劇,轟動一時,獲得「諧劇大王」之美譽。

他在麗的呼聲由星期一至六中午十二時半主持的「鄧寄塵諧劇」,一講便講了廿多年……多才多藝的藝人,早於四十年代已在廣州演粵劇,一九五零年獲李我引薦來港入麗的呼聲主講諧劇,不久即進軍影壇,成為著名的諧星,又不時灌錄諧趣粵曲及粵語流行曲,較為人熟知的粵語流行曲名曲有<墨西哥女郎>、<飛哥跌落坑渠>(合唱:李寶瑩、鄭君綿)、<詐肚痛>(合唱:鄭碧影)等。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鄧寄塵

1947年7月2日,波蘭把奧斯威辛集中營改為紀念館。

奧斯威辛集中營位於波蘭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在歐洲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之一,在1940年至1945年間,約有400萬人在這裡慘遭殺害,為使後人永世不忘這一段血腥的歷史,並使其永不再現,1947年7月2日,波蘭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把奧斯威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1901年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人類第一艘飛艇首航成功。

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Ferdinand Graf von Zeppelin)(1838年7月8日—1917年3月8日)。德國貴族、工程師和飛行員。出生於巴登大公國的康斯坦茨(Konstanz, Grand Duchy of Baden)(現屬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他是人類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發明了齊柏林飛艇(Zeppelin airship class)。同時他還創建了齊柏林飛艇公司(Zeppelin airship company)。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1895年7月2日,我國著名的農學家、教育家金善寶出生。

金善寶(1895.7.2—1997.6.26),浙江省諸暨縣楓橋鎮石硤口人。1965年7月—1982年6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農業專修科。1927年在東南大學農藝系畢業。1930年赴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農學院進修,研究植物生理學和遺傳學。1932年回國,先後在浙江大學中央大學江南大學任副教授、教授、農藝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南京大學農學院院長、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南京市副市長、南京農學院院長等職。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1778年7月2日,法國啟蒙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盧梭逝世。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讓·雅各·盧梭)(1712.6.28——1778.7.2)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書》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新愛洛伊絲》、《懺悔錄》等。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盧梭

1698年7月2日,托馬斯·薩委瑞取得蒸汽機的專利。

托馬斯·薩委瑞是一名英國軍事工程師,是世界上第一批批蒸汽機的一名發明家,在1698年取得標名為「礦工之友」的英國專利。他將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汽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使容器內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受大氣壓力作用經進水管吸入容器中;關閉進水閥,重開進汽閥,靠蒸汽壓力將容器中的水經排水閥壓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滿蒸汽時,關閉進汽閥和排水閥,重新噴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覆循環,用兩個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連續排水。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626年7月2日,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勞最大,他又網羅了尉遲敬德秦叔寶李靖等這些著名將領,廣泛結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勢力無人能比。李建成太原起兵之後,也統領一支軍隊,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雄厚的實力,但是,他有太子這個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親國戚聚集在他的周圍;他長期留守在關中,在京城長安一帶有堅固的基礎,甚至宮廷的守軍(玄武門的衛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拉攏過去。總的來說,李建成和李世民是旗鼓相當的。

三天之後,唐高祖宣布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歷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7.2「歷史上的今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耿鬼」作為《寶可夢》系列中極具人氣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愛。7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吉尼斯世界紀錄獲悉,32歲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樣的耿鬼周邊紀念品,成功創造了「最大規模的耿鬼紀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曾卓醍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耿鬼,是在媽媽買回來的一批寶可夢公...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7月1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韓小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遵義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了解:韓小松,男,中共黨員,畢業於遵義醫學院。他曾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自2021年4月起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至此番任上主動投...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著名高分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里有個名場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朕分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嗎?"此時,熒幕前的觀眾都忍不住笑出了聲,這位聰明絕頂的皇帝,把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卻因為「錢」的問題,徹底綳不住了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 天天要聞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一條大運河,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激蕩3000年澎湃。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誰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