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2022年06月29日23:09:03 歷史 1389

劉恆漢高祖劉邦和薄姬的第四子,他的生母薄姖並不受劉邦寵愛,因此對於太子之位,劉恆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神奇,越是拚命想要得到的,偏偏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偏偏送上門。

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劉恆卻被天上掉餡餅砸中了,公元前180年九月,京城送來了讓劉恆驚訝不已的消息,上京繼承帝位。當時的劉恆接到通知後並沒有喜形於色。畢竟呂氏當權對劉姓皇族的殘害太過嚴勵了。

劉恆首先想到的是呂后的陰謀,於是他一方面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又在皇宮中卜卦,得到大吉的消息後才帶人進京繼位的。劉恆順利登基三個月後,為了大漢朝的根基穩固,大臣們請求立太子以固國本。

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太子是國之根本,太子之位穩定對劉恆的江山穩定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可是他為何要拒絕呢?劉恆:我故意的。

當大臣上書請求劉恆立長子劉啟為太子時。讓人意外的是劉恆竟然拒絕了,甚至還建議在宗室中選擇賢能之士當太子,難道劉恆真的不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帝嗎?

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劉恆自己繼位是個意想不到的結局,當然這一切與他的韜光養晦離不開,當初為了避開呂后的迫害,他就拒絕呂后封他為趙王。當時的趙王可是個高危封號,幾任劉姓趙王離奇去死,劉恆為了保命。拒絕了受封趙王並願意以嫡母馬首是瞻才得以保住性命。

他和母親待在又小又窮的代地,小心謹慎地躲開了呂后的清算。在母親薄姬的教導下他開始學習老子的無為而治。把代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正是他表現出低調,謙卑的性格,才讓他當上了這個皇帝。

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而他當皇帝並不是父死子繼,而是由除呂功臣選出來的兄終弟及。而現在他繼位後立馬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就顯得有點不地道,於是他提出讓其叔父當選太子,這不是可笑之至嗎?

劉恆繼位都23歲了,他的叔父可是比他大得多。如果他叔父是賢能者,漢朝皇位又怎麼會是劉恆呢。第二次他還是拒絕眾大臣的建議讓劉邦的其他孫子輩當選太子,試想一下如果劉邦的孫子輩還能當上太子,劉恆又怎能當上皇帝呢?

漢文帝繼位後,為何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漢文帝: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因此劉恆明裡是推讓太子之位,實際上是為自己留下仁德謙虛的好形象。第三次推讓後他知道,這個皇太子非劉啟莫屬。因此劉恆拒絕選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事實上也是他故意的,畢竟太子之位非劉啟莫屬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 天天要聞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提起唐朝,安史之亂是個繞不開的轉折點,經此一役,盛唐開始走下坡路。叛亂爆發時,安祿山帶著叛軍主力直撲洛陽、潼關,這兩個地方是長安的門戶,拿下就能長驅直入。很快洛陽失守,但潼關地勢險要,高仙芝、封常清帶兵死守,叛軍攻了很久都沒拿下,甚至一度打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將在北京舉行 - 天天要聞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將在北京舉行

7月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在會上介紹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和展演展覽的相關情況,主要有以下三項: 盧映川。圖/國新網 第一項,根據...
美國一刑事學博士生殺害四名室友,認罪以換取死刑豁免 - 天天要聞

美國一刑事學博士生殺害四名室友,認罪以換取死刑豁免

7月2日,美國愛達荷州一名30歲的男子,在聽證會上承認在2022年殺害四名室友,並且通過認罪協議避免了死刑的判決。△7月2日,布萊恩·科爾伯格在愛達荷州的法院出庭。布萊恩·科爾伯格曾是刑事學博士生。2022年11月,他殺害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凱莉·岡薩爾維斯、伊桑·查平、澤娜·科爾諾德爾和麥迪遜·摩根。另有兩人——貝...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 天天要聞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回顧2001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於認定,在韓國清州發現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印刷於公元1377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白雲和尚抄錄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 天天要聞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五四運動後,由於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提高,由於馬列主義的介紹、研究與宣傳的相當普遍,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先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階級基礎、思想準備與國際聲援等客觀與主觀條件,都已經具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