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2022年06月29日03:44:18 歷史 1498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小時候家裡窮的連蟑螂都搬家了,可以說家裡什麼也沒有。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八,由於父母沒上過學沒文化,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朱重八,他大哥叫朱重五,二哥朱重六……有點類似張三李四,就是好記。

為了混口飯吃,朱元璋8歲那年,去了當地的地主劉德家裡放牛,不過好在湯和徐達周德興幾個小夥伴也在,大家天天一起放牛,一起玩耍,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朱元璋給劉德放牛也沒少被打罵,放牛回來如果牛的肚子有點扁,朱元璋和小夥伴會少不了一頓打罵,甚至有時候連飯都不給吃,朱元璋雖然來放牛的初衷是為了填飽肚子,但也是飽一頓餓一頓。

劉德,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守財奴,愛財如命,而且摳門對他來說是一門技術,對待家人都可以摳的要命。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有天朱元璋和小夥伴放牛,牛群里有隻大母牛生了一隻小牛,朱元璋就和幾個小夥伴商量:劉德老是讓我們餓肚子,我們不如把他這隻小牛給烤了吃了怎麼樣?

另外的幾個小夥伴聽了頭搖得像撥浪鼓說,「這牛的數量劉德甚至比我們還清楚,少了他肯定不會饒了我們。」

朱元璋想了想,用手擺了擺讓小夥子靠近點,對著幾個人低聲細語說了一些話。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幾個小夥伴聽後,都笑了起來,對著朱元璋說,這鬼點子你怎麼想出來的,你腦子也太好使了,不約而同的都對朱元璋伸出了大拇指,從那以後也對朱元璋刮目相看。

隔天一大早,朱元璋和幾個小夥伴就起來要去放牛。劉德被驚醒,撓了撓頭,這幾個傢伙今天怎麼了,那麼勤快了,想完又接著睡自己的了。

而朱元璋和湯和、徐達、周德興幾個人把小牛趕到了山上給烤了吃了,就只留下了一條小牛尾巴。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制定的計劃是把小牛尾巴放在一個懸崖邊,讓徐達在懸崖邊拿著牛尾巴,朱元璋回家通知劉德,給劉德說小牛掉懸崖里了,等他把劉德叫過來,徐達就裝哭。

計劃已經策劃妥當,朱元璋接著就開始實施了,哭得鼻子一把淚一把地跑到劉德家裡說,「劉叔啊,小牛,嗚嗚嗚,」

劉德:怎麼了,快說。

小牛現在正在懸崖頂被徐達拉著尾巴,快掉下懸崖了,你快去看看吧,朱元璋一邊哭一邊說。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劉德聽完這句話,嚇得臉色慘白,這鐵公雞,小牛可是錢啊,牛掉懸崖里不是要自己命嗎?

劉德趕緊讓朱元璋帶路,來到徐達那裡,徐達見劉德來了,哇哇大哭說,小牛掉下去了,實在拉不住了,就這一條牛尾巴了。

劉德看了看徐達手裡的牛尾巴,直接癱坐在山頂上。

不過那次劉德竟然沒責怪朱元璋他們幾個,劉德心裡也打著算盤,心想人沒掉下去就好,不然會吃官司,賠的錢更多。

這事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向劉德借錢葬雙親,劉德沒同意,反而讓劉繼祖出手幫助,而後朱元璋流浪出家

轉眼間到了1343年,濠州發生了旱災,緊接著第二年又發生了瘟疫。

朱元璋父母大哥在那場瘟疫中去世了,只有朱元璋和二哥相依為命,朱元璋家實在太窮,別說買棺材了,連埋葬親人的地都沒有。

只有厚著臉求當地的地主劉德了,希望劉德能看在朱家時代給他家打工的份上,能借點錢安葬家人,劉德鐵公雞不做賠本買賣,別說給錢了,反而直接罵了朱元璋很多難聽的話。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倒是鄰居劉繼祖看朱元璋實在可憐,就給了朱元璋找了塊地,幫著兄弟二人用把幾件破衣服把父母埋了,後來朱元璋和二哥感激流涕,把劉繼祖恩惠記在了心裡。

父母死後朱元璋也無牽無掛了,也為了活命就和二哥分開了,實在無路可走,朱元璋就投奔到皇覺寺,那裡主持叫高彬和尚,看他可憐就給他剃度成為了小行童。

但是沒多久又饑荒四起,寺廟也維持不下去了,朱元璋只好去流浪,一邊走一邊乞討,於1348年又回到皇覺寺。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朱元璋黃袍加身衣錦還鄉,沒有怪罪劉德,反而賞了他

在流浪的這三年里,朱元璋體驗了人間冷暖,也開闊了眼界,性格多變變化,後來經過多年的腥風血雨,朱元璋推到了元朝的暴政,在南京建立了明朝。

當上皇帝後,朱元璋「衣錦還鄉」帶著軍隊回到了濠州鍾離老家(今安徽鳳陽)。

當地的百姓可是高興啊,一個小地方出了皇帝,這是多大的榮耀啊,都出來夾道歡迎。但是有一個人不敢出來,就是劉德,他那時候對朱元璋不好,怕朱元璋報復他。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在劉德害怕的時候,朱元璋點名要召見劉德,劉德也沒得選擇了,心裡想著橫豎都是死。

見了劉德,朱元璋是先問關於「恩人」劉繼祖的事,朱元璋又問了劉德關於劉繼祖的事,劉德告訴朱元璋,劉繼祖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病逝了。

朱元璋本來想要報答劉繼祖,可是恩人已經去世,那就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並且「世襲罔替」。以後劉繼祖的後代都有明王朝保障衣食無憂。

 然後朱元璋對劉德宣布: 特與劉氏田三十傾,免十年之稅。

劉德當時就愣住了,朱元璋沒找自己的事,還給自己這麼大好處?這不是做夢吧?劉德掐了掐大腿,確定了不是做夢。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接著朱元璋又說: 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

意思就是:當年我窮你看不起我,也是人之常情,我窮的時候,你怎麼會知道我今天能當上皇帝呢?

劉德聽後狂喜,不停地對著朱元璋磕頭,謝朱元璋大人不記小人過。

地主劉德放牛的朱元璋,當上皇帝衣錦還鄉後,劉德最後下場 - 天天要聞

朱元璋不報復劉德,其實說白了劉德對朱元璋夠不成什麼威脅,再加上以前朱元璋只是個窮小子,劉德對窮小子時候的他,他感覺也正常,人性如此。

當了皇帝後,劉德對朱元璋畢恭畢敬,加上自己此次回家也屬於光宗耀祖,朱元璋也開心,對劉德往事既往不咎。

劉德也屬於燒高香了,後來還被朱元璋給賞賜了,讓人不禁浮想連連。(圖文轉載自網路,作者不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100個農村真實的故事##光影中的溫情時刻##人世間的故事##我在頭條創作##我我要我要上我要上熱我要上熱門我要上熱門我要上熱門#@任哥影視R@任哥看世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