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2022年06月28日06:46:02 歷史 1599

明太祖朱元璋,1328生於鳳陽鍾離孤庄村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時,當地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半個月內他的父親、大哥和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和尚朱元璋每日負責挑水、掃地、燒飯洗衣

  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不久,當地鬧饑荒,寺里得不到施捨,主持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這樣,年僅17歲的朱元璋也只好離開寺院托缽流浪。

  朱元璋在外流浪三年,於1348年又回到了皇覺寺。艱苦的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而在外雲遊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期。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參加農民起義軍的朱元璋

  這時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

  朱元璋入伍後,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並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這就是日後的馬皇后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孝慈高皇后馬氏

  朱元璋通過不斷網羅人才,建立了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並在日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北伐,1368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北伐軍於1368年8月攻佔北京,元順帝棄城而走,逃往蒙古草原,從而結束了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統治,中國再次回歸到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統治之下。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南京故宮模型圖

  [明朝第二牛的和尚]

  估計你答不出來了。

  與明太祖一樣,他同為和尚出身,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軌跡。功成名就以後,以「第一功臣」的身分,卻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選擇了半臣半隱的生活,以八十四歲高齡善終。此外,規劃北京城、主編百科全書那也是不在話下。

  此人就是:姚廣孝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姚廣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一、 棄醫皈佛

  1335年,姚廣孝出生於今蘇州一鄉下郎中家裡,比朱元璋小7歲。在元朝,漢人想入朝為官,求得一官半職無異於登天。

  於是父親將姚廣孝送到了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取法名道衍。雖說做了和尚,可姚廣孝的入仕之心並未改變。平時他除了勤研佛法,並且自學兵法韜略甚至是儒家思想,後來還跑去向道士席應真學習陰陽術數。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此時天下正是軍閥混戰、烽火連天的歲月,年已而立的姚廣孝渴望著能在這歷史舞台里留下自己的名字,可直到同為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一統江山,姚廣孝也沒等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二、主動自薦

  明洪武十五年,大腳馬皇后去世,朱元璋決定選拔有道高僧侍奉諸子,姚廣孝的好友,時任僧錄寺左善司的宗泐藉機推薦了他前往京師。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燕王朱棣,後來的永樂大帝

  48歲的姚廣孝在誦經時見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氣宇軒昂,心想,「這個機遇一旦錯過,恐怕此生再難求了」,於是上前主動自薦。朱棣只見這位和尚,年近半百,其貌不揚,體態臃腫,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雙三角眼,沒把他當回事,不願收他。

  姚廣孝見情況於此,把心一橫,湊到朱棣耳邊輕聲說道:「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白帽子。」王字頭上加個白,那不就是「皇」嗎?這種話說出來,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行徑。朱棣聽後,雙目凌厲地瞪著眼前這個和尚,一言不發。

  這幾秒可能是姚廣孝生命中最難熬的一瞬。而後,朱棣示意和尚借一步說話。姚廣孝長舒一口氣,他知道他這次賭對了。

  兩人找處僻靜的地方促膝暢聊,言談頗為投機,雙方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回去後,朱棣立刻向朱元璋提出,要了這位道衍和尚。

  三、謀划起兵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僅21歲的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

  建文帝登基後,在親信的鼓動下,開始著手削藩,姚廣孝知道,留給朱棣的時間不多了。

  因為建文帝瞄準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藩王中戰力最強的燕王。

  姚廣孝力薦朱棣舉兵,可一向果斷剛毅的燕王此時卻猶豫了,「叔叔討伐侄子,似乎不得民心啊,而且現在民意都傾向於朝廷。」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靖難之役

  姚廣孝卻說:「臣只知道天道如此,不管民心。」他還把自己好友袁珙叫來給朱棣相面,當聽到「走路如龍似虎,前額高聳,是位太平天子」的評價後,朱棣終於下定決心,拉攏軍隊、招兵買馬。

  四、運籌帷幄

  十月,在朱棣率大軍襲擊大寧的時候,朝廷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南京故宮遺址

  姚廣孝指揮苦戰堅守,白天甚至連城裡的女人和兒童也扔石塊抵抗朝廷軍攻擊。晚上姚廣孝派壯士潛下城牆偷襲敵軍,終於堅持到援軍歸來,裡應外合,獲得大勝。

  雖說姚廣孝一直奉命留守北平,並未隨軍出征,但朱棣起兵過程中,「每有不決之時或兵鋒不利之當均以書問廣孝,廣孝條達之。」

  五、位極文官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按說,此時的姚廣孝要何封賞都不為過。可朱棣讓姚廣孝蓄髮還俗,他不答應;獎給他兩位宮女,他看也不看;賞給他豪宅大院,他去也不去;賜給他高官顯職,他嚴詞拒絕,只接受了一個僧錄司左善世的從六品小官。

  在朝堂上的永樂皇帝面前有一個奇特的景象,這位老和尚,上朝著官服,下朝則換僧衣回寺院。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終於等來了衣錦還鄉的機會。在故鄉長洲,姚廣孝姐姐、宗族鄉人以及老友都不願見他,還被姐姐痛罵為亂臣賊子,他不禁惘然。

  六、何為奇才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明朝北京紫禁城

  朱棣即位不久,為威懾蒙古人,決定遷都北平。規劃京城的任務落在了姚廣孝頭上。

  現在北京城的中軸線,紫禁城的三大殿,北京城的九門格局,箭樓、瓮城的修建,城牆的走向和建築規範就是姚廣孝規劃的。

  朱棣為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決定編纂《文獻大成》。起初主持編修《文獻大成》的是大學士、內閣首輔解縉。但初稿完成後,朱棣覺著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於是姚廣孝主持下,永樂五年,這部字數達三億七千萬的百科全書順利完成,並最終被命名為《永樂大典》。

大明兩個最牛逼的和尚:一個開創王朝,一個再造王朝 - 天天要聞

  七、是非功過

  1418年,84歲的姚廣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朱棣非常悲痛,下詔廢朝二日,追贈其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並尊重姚廣孝的意願,以僧人之禮安葬。

  究其一生,姚廣孝實在是個複雜的人,他生於元末、長於明初,成就於永樂。他既四大皆空、超然於物外,拒絕高官厚祿,將賞金全部捐贈;卻又胸懷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巧同造化——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在奉賢博物館開幕 - 天天要聞

巧同造化——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在奉賢博物館開幕

6月18日上午,「巧同造化——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在奉賢博物館正式開幕。奉賢區委書記袁泉,奉賢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培榮,奉賢區政協主席陳勇章,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孫小兵,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二級巡查員游海洋,奉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淳共同開啟精彩展覽。儀式上,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上海市奉賢區文...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 天天要聞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來源:南方+客戶端  央視新聞 廣州日報6月17日上午6時,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馬平在白嶺村疏散轉移群眾過程中,突遇山體滑坡,房屋坍塌,馬平掩埋其中,因公殉職。馬平(右一)生前工作照6月16日,平遠縣東石鎮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境內河流水位猛漲,多個村莊被淹。作為老區蘇區東石鎮白嶺村的掛村...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