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2022年05月12日06:18:15 歷史 1864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王彥章在雞寶山下連挑唐營三十六員上將,特別是潼台節度使岳彥真和少帥岳存訓被殺,氣惱了岳彥真的女婿、潼台先鋒官劉知遠。他出馬與王彥章交鋒,二人刀來槍往,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王彥章見不能取勝,急得「哇哇」暴叫,槍招更加兇狠迅疾。劉知遠忌憚王彥章力大槍沉,本想先耗一耗他的氣力,再用巧招贏他,現在見王彥章招數加緊,鐵槍越使越快,漸漸感覺招架不住。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劉知遠與王彥章大戰三十回合,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他知道自己不是王彥章的對手,再打下去恐有性命之憂,便想找個機會敗歸本陣。劉知遠腦子裡想著這些事,不免有些分神。王彥章看出劉知遠心不在焉,心中暗喜,趁著二馬錯蹬之際,猛然從背後抽出竹節鋼鞭,一招「槍里加鞭」,使出全身力氣,掄鞭向劉知遠砸去。劉知遠大吃一驚,趕忙縮頸藏頭,腦袋躲開了,鋼鞭卻結結實實地打在後背上。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王彥章一招「槍里加鞭」,打在劉知遠的後背上。劉知遠頓時就覺得心口發熱,嗓子發咸,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身負重傷,伏在馬背上,趕緊往後就跑。王彥章見劉知遠吐血而逃,哪裡肯舍,一催胯下赤兔胭脂馬,挺槍在後面緊緊追趕。在後面為劉知遠觀敵掠陣的郭威、史延超、史延能、蘇逢吉、岳元福、馬忠義等六兄弟見勢不好,一起打馬上前,攔住王彥章的去路。劉知遠借這個機會逃歸本陣。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郭威六兄弟救下劉知遠,不再與王彥章交纏,也撤回本隊。李克用本來對劉知遠寄予厚望,現在見劉知遠也敗了回來,知道聯軍中再也沒有人是王彥章的敵手,打下去只能徒增傷亡。他長嘆道:「可惜我兒李存孝已死,他如果在這裡,哪容得王彥章逞威!」李克用傳令,鳴金收兵。王彥章見李克用收兵,哈哈大笑道:「今日饒爾等不死,明日再戰!」他吩咐一聲,軍卒敲著得勝鼓,收兵回營了。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李克用收兵回營,處理好陣亡的各位親王、節度使和將官的撫恤事宜,來到潼台軍大營,探望受傷的劉知遠。這時劉知遠已經被眾兄弟救回連營,脫下盔甲,扶到床上躺好。他的傷勢非常嚴重,五臟六腑都被震壞了,躺在床上吐血不止。軍醫官為他診治一番,伺候他服下止血藥。李克用走進大帳,劉知遠見晉王來探望他,掙扎著想起身施禮,被李克用一把按住。劉知遠只得作罷。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李克用坐在床邊,查看劉知遠的傷勢,命令軍醫官好生伺候。他見劉知遠傷勢沉重,需要慢慢調養,短時間內難以治癒,就對他說:「劉將軍,你的岳父已經為國捐軀,但潼台不可一日無帥,你就暫領潼台節度使一職!現在軍營內條件簡陋,你還是回潼台去養傷,等傷好再來助陣吧。」劉知遠謝過李克用的大恩。第二天一早,郭威兄弟六人保護著劉知遠,回潼台養傷去了。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劉知遠剛走,有人急匆匆進大帳稟報:「啟稟王爺,王彥章在營外討戰。」李克用急忙召集眾人商議對敵之策。他說:「昨日一戰,聯軍慘敗,四位親王、兩家節度使等三十六人陣亡。今天王彥章又來討戰,各位親王和節度使麾下還有沒有能征慣戰的勇將,可以出營抵擋一陣?」大家面面相覷,垂頭喪氣,誰也不說話。他們很清楚自己的部將有多大能耐,就是出去了也是送死。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王彥章在營外討戰,李克用及眾人束手無策。這時,大太保李嗣源站了出來,說:「父王,我有一個主意,不知道行不行?」李克用說:「什麼主意?說來聽聽。」李嗣源說:「十三弟李存孝雖然已經死了,但他身邊有安休休、薛阿檀、李罕芝等六員飛虎將,都是殺法驍勇之將。弟妹鄧瑞雲也是武藝高強的巾幗英雄,特別是擅打暗器。如今他們都在飛虎山為十三弟守靈,不如把他們請來,會戰王彥章。」


殘唐演義151:王彥章槍里加鞭,打得劉知遠抱鞍吐血,大敗而回 - 天天要聞

大太保李嗣源給李克用出主意,到飛虎山去請安休休、薛阿檀、賀黑虎、薛鐵山、李罕芝、傅存審等六員飛虎將,來雞寶山幫兵助陣,會戰王彥章。李克用聽了李嗣源的話,覺得此計可行,便交給李嗣源一支金皮令箭,命他速到飛虎山,請六員飛虎將前來助戰。李嗣源接令在手,趕緊回帳收拾了一下,從大營後門出去,奔飛虎山而去。這時,王彥章討敵罵陣的聲音越來越大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