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革命文物」賀龍用過的135型照相機

2021年05月10日23:26:19 歷史 1223
「印記·革命文物」賀龍用過的135型照相機 - 天天要聞

這件文物是135型照相機,寬13.3厘米,高6.8厘米,厚4.5厘米,鏡頭蓋標有「海鷗牌」商標,機身中間為黑色塑膠,上下邊沿有白色鐵質橫條紋,在相機背麵塑膠左上側有一脫落處露出白色鐵質,相機正頂端有調距、快門按鍵等器鈕。空白處有一組編號和外文。相機外的皮套是棕紅色牛皮,翻蓋,解開皮套翻蓋扣,相機可以不出套即可拍照。皮套左右兩邊和底部各有一個環扣,一根長135厘米,寬1厘米的皮套裝帶子環繞三個環扣。相機可以挎、提、背。

這是賀龍同志曾經使用過的照相機。在人們的印象中,時常在嘴裡叼著煙斗的賀龍同志是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人才,是在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英雄人物,很少有人想到他還喜歡攝影。實際上,賀龍的照相機,有的是繳獲敵人的,有的是他跟別人要來的,但這些都不是他自己要使用,只要遇到需要相機的人,他就毫不吝嗇的把相機轉贈給別人,使照相機能發揮出更大作用。

1938年5月,新華社記者陸詒到120師採訪,賀龍向陸詒要了一部照相機,但他把這部照相機隨後就交給了同樣喜歡攝影的蔡國銘。有了這部照相機,蔡國銘就成為120師第一個攝影師,他用相機拍攝了許多反映八路軍與日軍殊死搏鬥的照片,為後世緬懷革命先烈,研究革命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實物。

蔡國銘利用這部照相機,還成功獲取了妻子鮑侃的芳心。

在延安保育員工作的鮑侃去參加一個表彰大會,在大會結束後的宴會上,賀龍得知鮑侃還沒有對象時,立即把她介紹給自己的隨軍記者蔡國銘。蔡國銘利用休息時間,經常背著照相機去保育院看望鮑侃同志。儘管在那個年代,延安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愛美之心是每一位女同志固有的心理。為了取得鮑侃同志的歡心,蔡國銘就讓鮑侃擺出各種姿勢拍照,但是,這個照片在拍過之後就永遠沒有了下文,永遠不會被洗出來。每當鮑侃問起照片的事情,蔡國銘就說,照片被洗壞了。後來,鮑侃同志發現了蔡國銘的「鬼把戲」,再也不上他的當了。不過她理解蔡國銘,在那個年代中,膠捲是多麼珍貴的物資啊,哪能就這樣浪費了呢?

後來,這部照相機由延安電影團的周從初保存。1983年,周從初把這部照相機捐贈給延安革命紀念館,現作為一級文物對外展出。

「印記·革命文物」賀龍用過的135型照相機 - 天天要聞

賀龍用過的135型照相機

來源:西部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印記·革命文物」賀龍用過的135型照相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馬尾海戰與鎮南關大捷的戰場看清朝的中法戰爭 - 天天要聞

從馬尾海戰與鎮南關大捷的戰場看清朝的中法戰爭

19世紀80年代,法國加速對越南的殖民擴張,挑戰了清朝對越南的傳統宗主權。中法戰爭(1883-1885年)由此爆發,戰火從越南蔓延至中國廣西和福建沿海。這場戰爭不僅是中西軍事力量的較量,也是清朝洋務運動成效的一次檢驗。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 天天要聞

《王國之淚》2年了,有些遺憾終於將實現!

一晃《塞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都已經發售整整2年了。儘管許多玩家認為《王國之淚》的體驗不如《曠野之息》,已經沒有了當年初見《曠野之息》的驚艷感,但《王國之淚》在玩法交互上帶來的突破也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本作仍然留下了不少遺憾,這其中,有些即將得到補完,也有的或許會成為下一部作品的創新基石。隨著《曠野之息》...
韓國學者:整個西伯利亞地區5500年以來都屬於古中國核心領土 - 天天要聞

韓國學者:整個西伯利亞地區5500年以來都屬於古中國核心領土

5500年前,約公元前3500年,正值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境內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早期農業文明開始繁榮。與此同時,西伯利亞地區也出現了如烏斯特米爾文化等史前文化。這些文化在技術和器物上顯示出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陶器的製作工藝,暗示了可能的交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