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地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腳關於藝人道德法紀問題還在發酵。這兩天,演員協會又針對藝人的從業態度進行了討論,陳道明旗幟鮮明地表示:流量界被包裝炒作出來的「塑料演員」不是真的演員。
所謂「塑料演員」,人民日報官方定義是這樣的:華而不實、缺乏品質,沒有靈魂、沒有生命力。聽起來還是有點抽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能懂了。
如果說好演員和正常演員的區別在於天賦,那正常演員和「塑料演員」之間的差距,就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所謂「塑料演員」,就是娛樂圈那些演技不行、態度差的「強捧之恥」們。
今天我們就好好盤一盤,這些年他們都做了哪些騷操作,才能引發官媒和行業協會都下場斥責。
不背台詞
除了畫面以外,台詞也是衡量演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些電視劇拍攝過程中就會直接收演員的原聲,就像拍話劇一樣;有些則因為場地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讓演員後期去錄音棚配音。
有時候演員是香港或者台灣人,不會說普通話,就只能靠配音演員來拯救。
一來二去,配音演員台詞倒是卷到出類拔萃,像是給《甄嬛傳》孫儷配音的季冠霖,台詞里的情緒感已經出神入化了。
反而是不少演員不思進取,反正吐字不清也有後期配音演員化腐朽為神奇,還練什麼台詞呢?
更有甚者,就和自己沒長嘴一樣,不管拍什麼戲,都扒著同一個配音老師,粉絲還美其名曰「男神音貼男神臉」,也是很不要臉。
著名男神音:邊江
發展到後來,一堆非科班出身的明星,也浩浩蕩蕩衝進劇組開始演戲,有些人連台詞都記不住,導演迫於無奈,只能讓她重複念「一二三四」,舒暢就曾經遇到過這類演員,還在採訪里當作笑料爆了出來。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劇本是什麼?劇本就是角色的生命啊,連台詞都不肯背,還談什麼演技呢?
而且,這種「一二三四、再來一次」的表演方式也很影響對手演員的發揮,所謂接戲,就是有來有回,你在片場「一二三四」,人家回你一大段深情對白,也是不懂是有多不要臉面才能幹出這種事。
好演員為了演好戲,不僅背台詞,甚至還會主動學方言。
之前正午陽光大火的扶貧劇《山海情》,因為故事背景在大西北農村,為了用方言演繹,劇中大部分演員都用西北籍。
即使不是西北籍,也都按照劇本需求去學了方言。也正是因為演員都使用了方言,才讓故事變得更加真實,一下子把觀眾代入進去了。
不少老戲骨甚至為了能更好地接住對手演員的戲,一個人背雙份台詞,吳孟達就經常在片場給突然卡殼的對手演員提詞。
老戲骨之所以是老戲骨,敬業精神是刻在骨子裡的。
和這些演員相比,連台詞都不背的演員確實不配稱之為演員。
假吃、假哭
都說哭戲是演員的基本素養,不說有些演員「十秒鐘落淚」的功力,至少情緒培養好了,就得能哭出來吧。
但娛樂圈就是有這一類演員,共情能力不夠,不管對手演員情緒多到位,都死活哭不出來。為了不影響劇組的拍攝進度,導演只能靠「催淚棒」強行催淚。
之前Angelababy在拍《建黨偉業》的時候,就曾經因為「假哭」震驚過對手演員劉德華。
全劇組當時就等著Angelababy哭出來,結果她卻死活擠不出眼淚,上了眼藥水以後也不管用,無奈只能上「催淚棒」。
新生代小花里,憑藉《琉璃》大火的袁冰妍也被爆出過片場哭戲用「眼藥水」敷衍,不少當時被感動得要死要活的觀眾紛紛表示:袁冰妍請把我們的眼淚還回來。
有一說一,如果真情實感地哭對她們來說這麼難,還是不要演戲來得更輕鬆。
除了假哭,Angelababy在《雲中歌》里還有一段經典「假吃」名場面。具體原因是因為Angelababy為了減肥不願意吃還是劇組道具不能吃,誰也不知道,但「假吃」背後,更值得吐槽的是拙劣的演技。
對演員來說,無實物表演是家常便飯,連有道具的吃都演得錯漏百出,還當什麼演員呢?
遲到、早退、耍大牌、加戲
這一類演員共同特點是自信,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導演、劇組都得圍著自己團團轉。之前黃奕在節目上就曾經爆料過,有個男演員每天至少遲到4個小時,全劇組都只能幹等他。
張柏芝當年年輕氣盛不可一世的時候,也耍過大牌脾氣罷演,因此還得罪了向華強。
有些新生代流量演員,去片場上個工萬人簇擁,房車助理標配,一到出外景就百般推脫,生怕曬壞了他們白嫩的臉,也是本末倒置。
更有甚者,自帶資本進場,看劇本不舒服就開始嚷嚷著加戲、改戲。
之前《陳情令》初版就加了很多孟子義的戲份,原本是沒有感情線的女配,硬生生加成了男主男二男三都愛的白月光。要不是粉絲抗議,後來改了劇本,這部劇估計能讓人大開眼界。
摳圖、替身
在我看來,上面這些騷操作,別的不說,至少人還是在演的,摳圖和濫用替身才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其實,本身摳圖並不是什麼不對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外景達不到要求或者拍攝能力達不到。但是,有些劇卻把摳圖變成了粗製濫造的工具。
又得提到Angelababy,她和鍾漢良的《孤芳不自賞》可以說是摳圖界的絕世大作,不用奔前跑後出外景,在綠幕前面站著就能拍完整部戲,這工資賺得可真簡單。
更有甚者,自己檔期忙,就露個正臉,其他時間都讓替身和對手演員對戲。
拍一部劇能整出一個手替,一個背影替,一個武術替,一個台詞替(配音演員),那請問劇組為什麼要找你拍戲呢?直接買你的肖像權AI換臉不是更快?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上映的《怒火重案》,謝霆鋒不也是玉面小生,人家武打能上的都是自己上。早年拍《警察故事》還差點出事故喪命。為了拍好電影,又是學轉扇子,又是學耍小刀,這敬業程度,拿獎才名副其實。
種種騷操作,是時候該一起清算了。
奉勸各位把演戲當兒戲的前「流量們」,既然要做演員,就沉下心去學,別再一天到晚代表作為零,通稿漫天飛。尤其是演仙俠劇吊個威亞都出通稿宣傳自己「吃苦耐勞」的,差不多得了,明星不比誰高貴。
大家覺得對不?歡迎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