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家庭出身的孩子,改不了這3個缺點,往往很難翻身

以往,人們都希望寒門出貴子。如今,人們都悲嘆,隨著階層固化,寒門已經出不了貴子了。

一個家族要想由衰轉盛,基本上難如登天。反之,一個家族要想由盛轉衰,基本上比吃飯還輕鬆。就跟爬山一樣,走上坡困難,而走下坡輕鬆。

為什麼走上坡,就一定困難呢?首先,走上坡沒有慣性力,只能靠毅力;其次,走上坡需要考驗人之各種條件,一旦存在缺陷,就會被放大,導致舉步維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普通人既不懂得復盤,也不懂得三省吾身,無法及時裨補缺漏,讓人生的漏洞越來越大,最終就只能淪為底層了。

寒門,不是不能出貴子,而是人們都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走了彎路,浪費了青春,那如何能夠改變命運呢?

窮家庭出身的孩子,如果改不了這三個缺點,大概率很難翻身。

缺點一:會考試,但缺乏「知識變現」的腦筋。

眾所周知,應試教育的本質,並非培養精英,而是培養懂得考試的做題家。做題家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知識變現。

一個年輕人,很懂得考試,也從名校畢業,但他只能去到私企上班,領著幾千塊的工資,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只懂得打工,就是在消磨自身的青春時光。等到了35歲,哪怕他們天天996,企業也會毫不猶豫將他們辭退。也就是說,他們只是職場的乾電池。

讀了那麼多年書,卻當了乾電池,這不就是悲哀嗎?要想改變悲哀的結局,就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各種渠道,將所掌握的「知識」,轉變為金錢物質。

群聊裡邊有一個美妝博主,她25歲研究生畢業,也沒有去上班,而是自己搗鼓美妝的東西。也許是她腦子好,運氣也好,竟然搗鼓出頭了。

可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見得傳統的東西,就是正確的。時代在發展,生產力在進步,機會,總是存在的。

缺點二:怕折騰,比較自卑,容易自我束縛。

有一個說法:富二代只要不折騰,坐著享福,那他的錢就花不完。窮二代只要不折騰,幻想暴富,那他就有可能世代貧窮。

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富二代不折騰能一直富貴,而窮二代不折騰就會一直貧窮呢?因為大家所擁有的條件不一樣。

富二代身家千萬,如果他過分折騰,就容易在生意場上虧空,一夜破產。可見,富二代不折騰,以錢養錢,才是最大的守成。

窮二代不一樣,他已經一無所有了,哪怕折騰失敗,也不見得有什麼損失。可如果運氣好,折騰成功,那他就能迅速翻身。

怕折騰,是窮人一輩子貧窮的根源。怕這怕那,到頭來連機會都抓不住。要記得一句話,光腳的,不應該害怕穿鞋的。

窮,不是問題,問題是過分自卑,自我束縛。不改變自卑、怕事的性格,命運的齒輪只會固化,人生的階層也會固化。

缺點三:被忽悠,不僅存不下錢,還負債纍纍。

絕大多數人都面臨一個問題:賺了一點錢,可這些錢就是存不下來,哪怕去投資,也是步步走錯,被人割了韭菜。

你賺了1000,就會考慮一日三餐的問題;你賺了1萬,就會考慮吃喝玩樂的問題;你賺了10萬,就會考慮貸款買車的問題;你賺了100萬,就會考慮貸款買房的問題......

也就是說,無論你到了哪一個層次,都會有相對應的「收割手段」在等著你。

你是低產的時候,別人會跟你說,要懂得理財投資;你是中產的時候,別人會跟你說,要懂得買房買車。一波操作下來,瞬間從正資產,變成負資產。

在14年的時候,如果你理財投資,買房買車,那你肯定資產翻倍。而在24年的今天,要是你以14年的思維來過日子,那你絕對身家不保。

行情已經發生了變化,生存邏輯已經發生了改變。再聽別人忽悠,再去負債纍纍,就不是能不能翻身的問題了,也許,一輩子就被毀了。

寫到最後

總的來說,就三個問題。首先,腦筋是否靈活;其次,膽量是否十足;第三,對於行情的認知是否深入。

窮家庭出身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恰恰存在巨大的缺陷。

由於他們從小都接受落後的教育,塑造了落後的觀念,所以他們腦筋不太靈活,偏向於一根筋。

由於他們從小就在貧窮的家庭中長大,自卑心理嚴重,所以他們做什麼事兒都缺乏勇氣,認為自己不如別人。

由於他們沒有什麼主見,總是喜歡人云亦云,所以他們對行情的判斷不準確,分分鐘被人忽悠割韭菜。

及時改變這三個缺陷,人生還有機會。可如果無法改變,就真的落魄一生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