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名玩家在大流行期間玩了一個模擬病毒傳播的遊戲

安全地模擬大流行中的風險

是否有可能在不危及參與者的情況下在大流行期間進行關於冒險的實驗?為了安全地調查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有效性並模擬病毒傳播的動態,來自英國普利茅斯大學、西班牙 IESE 商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基於遊戲的實驗。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世界依賴于堅持非藥物干預措施,例如通風、戴口罩和身體…… [更多]

世界依靠堅持非藥物干預措施,例如通風、戴口罩和保持身體距離,在整個持續的大流行期間提高我們的安全。隨著疫苗工具箱的完善,這些措施和隨之而來的公共衛生信息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證據表明,保持身體距離和戴口罩有助於限制病毒的傳播。然而,這些措施使個人的個人利益——對社交生活的渴望、戴口罩的不適——與公共利益相悖。

一項來自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的國際研究表明,可以測試旨在促進大流行中更安全的干預措施的有效性。共有 700 來自美國的參與者以每組 100 名玩家為一組玩了一個模擬病毒傳播的在線遊戲變體。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中立的框架,沒有提及口罩、授權或醫學術語。他們開發了一個遊戲,捕捉了大流行的三個關鍵要素:難以預測的指數增長潛力、個人利益和集體風險之間的社會困境,以及小傳播風險的複合。

在遊戲中,100 名字一開始是藍色(健康),然後 8 名隨機選擇的玩家在初始爆發中變成紫色(感染)。從一開始,沒有人知道他們前進的顏色。在 25 輪遊戲的每一輪中,玩家在兩個動作之間進行選擇:G(更安全的選擇,代表戴口罩或保持距離,可能獎勵 8 分)和 H(風險更高的選擇,可能獎勵 40 分) )。潛在的回報代表個人幸福或自我利益的後果。

隨機與紫色玩家配對的玩家有機會自己變成紫色,傳播概率在 0.05 到 0.25 之間。這意味著平均而言,20 次遭遇中有 1 到 5 次會導致傳播。具體概率僅取決於兩名玩家為該輪選擇的動作(G 或 H)。25 輪後,只有在整個遊戲中保持藍色(或「健康」)的玩家才能獲得金錢獎勵。當更多的玩家總體上被「感染」時,收到的獎金就會減少。支付大小隨著累積點數的增加而增加。

該研究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測試了五種干預措施在預防針對某種疾病的冒險行為方面的有效性。包含帶有道德成分的信息的干預是最有效的。多個不同遊戲的模擬或早期感染潛在廣泛後果的圖形描述也很成功。相比之下,在本輪中提供有關預期病例數的信息並不有效:參與者似乎無法預測傳播的指數增長。也許令人驚訝的是,以他人行為為重點的交流(例如,描述他人戴口罩的頻率)甚至會促使人們承擔更大的風險並導致實驗中的負面後果。

結果表明,沒有什麼比明確的規則和遵循它的令人信服的道德理由更有效的了。結果還表明,為了追求潛在的個人利益,有些人總是會選擇冒險自己和其他人。也就是說,如果採取適當的干預措施,也可以勸阻一個重要的搖擺群體不要冒險。從模擬實驗中觀察行為獲得的知識適用於現實生活條件,並導致減緩傳播並減輕衛生系統的負擔。

「非藥物干預——例如戴口罩、保持身體距離和減少接觸——需要大規模改變行為。行為科學提供了促進個人依從性的工具,但方法的相對有效性很少在受控的實驗場景中進行測試,這些場景仍能反映傳染病爆發的動態。這個框架非常重要的是,它允許在實施干預措施之前安全地測試干預措施,並對參與者產生潛在的健康影響,」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適應性理性中心副研究員 Jan K. Woike 解釋說。

「下一次 COVID 變種或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會在未來到來。政策制定者需要知道哪些干預措施在促進有利於社會的行為方面最有效。這個研究項目是在不危及參與者的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