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月18日現代快報消息,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英語培訓機構講師周思成在自傳性質小說中疑似承認自己本科畢業論文為他人代寫。5月18日上午,周思成回應稱,涉事的辭彙書寫於2009年前後,自己當時「年輕不成熟、有些調侃不經過腦子」,否認了本科畢業論文為他人代寫一事。
周思成業務水平如何,多數網友並不知曉。不過,他曾評價同行劉曉艷的英語水平:「在所有刷屏的名字裡面,英語是最差的,倒數第一名」,並質疑其雅思成績。同時他還發文,稱劉曉艷編造假學歷,用自己是清華畢業生、考研閱卷組人員的身份來自我營銷。
如今,他也被質疑了。
作為有著數百萬粉絲的網紅,周思成的網路營銷頗見功力,像他這樣在網路傳播技術加持下吸引粉絲關注的培訓老師大有人在。事實上,一些培訓老師趨向網紅化甚至偶像化。然而,今年以來,一些知名考研培訓老師先後被曝學歷造假。此前的何凱文、田靜,相關問題均已實錘。這些問題,令人不安。
考研培訓關乎每個考生的前途命運,是一件嚴肅的事。
劉曉艷和周思成已身陷輿論漩渦,他們的學歷有沒有「硬傷」,不能只憑雙方「互撕」。如果確實存在造假或學術不端行為,那就既損害考生利益,也涉嫌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秩序,對此,有關機構和有關部門不妨查一查,給出負責任的交代。
說到底,考研培訓教師們的心思應多放在教學本身,而不是熱衷於製造流量。一些知名考研培訓教師陷入爭議,也發出了警示信號:行業監管絕不可失序,以問題為導向,加強監管和治理,促進考研培訓市場規範運行,迫在眉睫。
現代快報/現代+評論員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