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手下有兩位大將,一個賽過關羽,一個贏過張飛,卻都不受重用

引言:桃園情義下的權力困局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劉備以「仁德」之名聚天下英豪,終成蜀漢基業。然而,這位梟雄的用人策略卻暗藏矛盾:他一面高舉「唯才是舉」的旗幟,一面將最重的砝碼壓在桃園結義的兄弟情義上。關羽、張飛自涿郡起兵便追隨劉備,歷經三十載血戰,早已成為蜀漢政權不可替代的象徵。但在這份情義的光環下,兩位驚世猛將的才華卻被刻意淡化——一位箭術通神,長沙城下險些射殺關羽;一位槍法如龍,葭萌關前逼平張飛。他們便是老將黃忠與西涼錦馬超。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名字始終未能與關張並列,這背後究竟是劉備的無奈,還是權力遊戲的必然?

一、箭壓雲長:黃忠長沙城下的驚艷一箭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烽煙未散,劉備趁勢南取荊南四郡。當關羽率兵殺至長沙城下時,他絕不會想到,這座看似垂暮的老城,竟藏著一位足以動搖其「武聖」地位的對手。

1. 拖刀計與回馬箭的生死博弈

太守韓玄命老將黃忠出城迎戰。兩軍陣前,六十餘歲的黃忠挽弓如月,箭似流星,竟與正值壯年的關羽鏖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次日再戰,關羽詐敗拖刀,欲以絕技斬敵,卻不料黃忠馬失前蹄跌落塵埃。青龍偃月刀懸於脖頸之際,關羽終究不忍殺老將,大喝一聲:「換馬再戰!」

第三日決戰,黃忠拈弓搭箭,一箭射穿關羽盔纓。這一箭若是偏下半寸,蜀漢歷史或將改寫。《三國志》載:「忠能開二石力弓,百發百中」,而關羽戰後亦對劉備嘆道:「老將黃忠,名不虛傳。」

2. 降將的桎梏:從魏延獻城到入川閑置

當魏延斬殺韓玄、獻城投降時,黃忠的處境卻愈發尷尬。劉備雖贊其勇,卻始終以「年邁」為由,僅讓黃忠隨軍入川充當偏師。即便定軍山一役,黃忠陣斬夏侯淵震動中原,劉備仍將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關羽——哪怕黃忠才是荊襄舊將,熟悉城池防禦。

更深層的芥蒂,或許在於「忠義」二字。黃忠身為劉表舊部,半生效力他人;而關羽自涿郡便與劉備「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在劉備心中,能力可讓位於時間淬鍊的信任。

二、槍挑翼德:馬超葭萌關前的西涼鋒芒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入川之戰陷入僵局。當張飛在葭萌關見到那位銀甲白袍的敵將時,西涼錦馬超的威名,終於從傳說化為席捲沙場的寒光。

1. 渭水之仇與葭萌雪恥

馬超本為西涼軍閥馬騰之子,曾率十萬羌兵反曹,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然賈詡一紙離間計,令西涼聯軍分崩離析。這位喪父失地的猛將投奔張魯後,急需一場勝利證明價值。葭萌關下,他槍挑蜀將吳蘭、雷銅,直逼張飛出戰。

2. 挑燈夜戰:猛將神話的巔峰對決

從晨曦至黃昏,丈八蛇矛與虎頭湛金槍碰撞的火星照亮關隘。張飛「聲若巨雷」的威勢,竟被馬超以精妙槍法化解。夜幕降臨後,二人命士卒高舉火把,繼續廝殺至百餘回合。《三國演義》用「兩將精神倍加」的筆觸,將這場對決推向武俠般的傳奇高度。

3. 歸順後的沉寂:五虎將之名背後的落寞

即便劉備用計招降馬超,賜予「五虎上將」殊榮,卻始終未讓其獨當一面。漢中之戰時,趙雲、黃忠皆獲戰功,而馬超僅鎮守陰平小道;北伐前夕,諸葛亮寧用魏延「子午谷奇謀」,也不願冒險啟用這位善用騎兵的西涼統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馬超病逝,臨終上表儘是「闔門百口,盡付陛下」的悲涼。

三、信任的天平:為何劉備寧用關張,不取黃馬?

1. 時間鑄就的權謀壁壘

關羽、張飛與劉備共同經歷從織席販履到割據稱帝的全過程。當黃忠在長沙城頭射箭時,關羽正為劉備守護妻小;當馬超在渭水畔血戰曹操時,張飛已在長坂橋喝退百萬曹軍。這份歷經三十年考驗的忠誠,遠非「能征善戰」四字可以替代。

2. 政治象徵大于軍事價值

關張早已超越武將身份,成為劉備集團的精神圖騰。襄樊之戰前,諸葛亮曾提議由趙雲輔佐關羽,卻被劉備拒絕——他要讓天下人看到:「桃園兄弟」才是這個政權的核心。而黃忠定軍山之功、馬超威懾羌胡之能,不過是錦上添花的點綴。

3. 降將的「原罪」與年齡焦慮

劉備對「老將」的忌憚,在漢中之戰達到頂峰。當法正提議黃忠為主將時,劉備直言:「老將雖勇,恐被東吳恥笑。」至於馬超,其反覆背叛舊主(韓遂、張魯)的經歷,更觸碰了劉備「仁德立身」的政治底線。

四、歷史的嘆息:若重用的是黃馬而非關張

1. 荊州能否不失?

若以黃忠代關羽鎮守荊州,這位老成持重的將領或許不會貿然北伐,更可能採取「聯吳固守」之策。而馬超若統領蜀漢騎兵,漢中戰場或能早十年出現「西涼鐵騎出祁山」的景象。

2. 權力結構的致命裂痕

但歷史沒有如果。劉備至死都未走出「兄弟即政權」的思維定式。即便關羽失荊州、張飛虐下被殺引發內亂,他仍要傾國之力為兄弟復仇。這種將私人情義凌駕於國家利益的選擇,或許正是蜀漢最先滅亡的伏筆。

結語:情義與江山的永恆悖論

當成都武侯祠的香火跨越千年,人們仍會為關羽的忠義、張飛的豪邁熱血沸騰。但若細聽歷史的回聲,長沙城頭的箭鳴與葭萌關外的馬嘶,何嘗不是另一種悲愴?劉備用情義築起權力的高牆,卻也將黃忠、馬超這樣的明珠永遠埋入牆基之下。這或許正是亂世梟雄的無奈:得兄弟者得人心,守江山者失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