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國沒失去外蒙古,能擁有什麼利益?

外蒙古原本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1727年,清朝和沙俄簽署《布連斯奇條約》,劃定了中俄中段邊界,東到額爾古納河,西到沙畢納依嶺,以北屬俄國,以南屬中國。《布連斯奇條約》是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國際條約,具有國際法性質,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蒙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清朝後期,沙俄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之後,一直覬覦外蒙古,但清朝非常重視外蒙古這塊土地,對外蒙古的管理也非常嚴格。早在1733年,清朝就設置了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外蒙古事務,1761年,清朝又設置庫倫辦事大臣管轄土謝圖汗部和車臣汗部的民政事務。清朝時期,沙俄無機可乘,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後,沙俄開始出兵策動外蒙古獨立,以外蒙古的「保護者」自居。沙俄迫使外蒙古獨立當局簽訂了多項不平等條約,攫取了在外蒙古的各項特權,實際將外蒙古變成了沙俄殖民地。

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蘇俄無暇顧及外蒙古,1919年中國北洋政府短暫收回了外蒙古。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後,徐樹錚的調集大部分軍隊離開外蒙參加軍閥混戰,只留下少部分軍隊駐守外蒙古的庫倫和買賣城。1921年,蘇俄贏得了國內戰爭,重新控制了外蒙古,1922年,蘇聯宣布承認外蒙獨立。此後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逐步取得了獨立。那麼如果我國沒失去外蒙古,能擁有哪些利益呢?

第一,領土面積。外蒙古是一片廣闊的土地,總面積達到了180萬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蒙古國和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歷史上是我國的唐努烏梁海地區,1911年,沙俄強佔了唐努烏梁海的二十七個佐領。1921年,蘇俄將唐努烏梁海的二十七個佐領成立「唐努圖瓦共和國」,1926年蘇聯將其改為「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蘇聯將其吞併,改為「圖瓦自治州」,隸屬俄羅斯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改為圖瓦共和國。

如果我國沒失去外蒙古,領土面積就多了180萬平方公里,我國的領土面積就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超過了加拿大,是僅次於俄羅斯的世界第二領土大國。

第二,資源利益。外蒙古是一塊資源豐富的土地,在水資源方面,擁有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克魯倫河和科布多河等五十多條重要河流,擁有烏布蘇湖、庫蘇古爾湖、哈拉烏蘇湖等大型湖泊。這些河流和湖泊周邊地區,植被茂盛,景色優美,適合發展畜牧業和旅遊業。在唐努烏梁海境內還有300萬公頃的雪松森林,達到了俄羅斯全部雪松森林的11%,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如果我國沒有失去外蒙古,這片土地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林業基地。

在礦產資源方面,外蒙古蘊藏著80多種礦產資源,品類多樣,儲量豐富。外蒙古儲量最大的資源是煤炭,總儲量達到了1620億噸,現在外蒙的塔溫陶勒蓋煤礦產量非常豐富,是世界主要煤礦之一。

其次是鐵礦和銅礦,外蒙古鐵礦達到了20億噸,已探明銅礦達到了3600萬噸,比如額爾登特銅礦、奧雲陶勒蓋銅礦,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外蒙古還蘊藏著黃金礦三千多噸,石油資源大約15億桶,以及豐富的稀土礦。現在蒙古國經濟的兩大支柱就是畜牧業和採礦業,很多礦產資源出口歐美日韓國家。如果我國沒有失去外蒙古,這裡將成為我國的礦產基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第三,戰略價值。外蒙古位於我國北部,東西跨度達到了2368公里,南北跨度達到了1260公里。而且外蒙古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絕大部分土地位於蒙古高原之上,平均海拔達到了1580米,最高峰為乃拉姆達勒峰,海拔4653米。

外蒙古有很多大型山脈,包括肯特山脈,平均海拔2000米,杭愛山脈,平均海拔3000米。南部靠近內蒙的地區是廣闊的荒漠戈壁,達到了40萬平方公里。外蒙古南部靠近我國主要地區,距離我國首都北京並不算遠。蘇聯時期,外蒙古是蘇聯衛星國,蘇聯在外蒙古駐紮了大量軍隊,威脅我國戰略安全。因此對我國來說,外蒙古是一塊戰略要地,可以擴大我國的戰略空間,將戰略縱深向北最遠可以推進1260公里。綜合這三個因素,如果我國沒有失去外蒙古,擁有的利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