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四次詐降:除了黃蓋騙曹操,你還知道哪一個?

在古代戰爭中,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交戰雙方自然使盡了渾身解數。其中,就詐降這一手段,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戰爭頻繁的漢末三國時期,自然也不例外。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三國的四次詐降。

一、姜維詐降,最終慘遭殺害

公元263年,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擺脫牽制自己的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但鄧艾卻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命令姜維向魏軍投降。對此,姜維假意歸降鍾會,實際上卻唆使他割據蜀地,也即打算利用鍾會反抗司馬昭的機會以恢復漢室。

但是,姜維的計劃得不到原先蜀國將士的支持,而鍾會也控制不了前來益州的曹魏將士。所以,在成都之亂中,他們都是慘遭殺害的下場。

二、赤壁之戰,黃蓋詐降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發動了赤壁之戰。此戰,孫權麾下部將黃蓋跟隨周瑜作戰,兩軍對峙,黃蓋提出火攻戰術,並親往詐降,這一計策獲得了周瑜和孫權的同意。交戰之日,黃蓋先向曹操投書通報投降,使曹軍看見黃蓋船隻前來而毫無戒備。黃蓋遂令燃點柴草,同時發火,火乘風勢波及曹軍岸上的軍營。

正是因為遭到了黃蓋的詐降之計,曹操大軍陷入到一片火海中,所以在兵力佔據優勢的基礎上吃到了敗仗。此戰之後,立下大功的黃蓋被孫權冊封為武鋒中郎將。

三、周魴詐降,引發石亭之戰

公元228年,東吳將領周魴派自己的親信者送箋書七條招誘曹休,說自己受到責難,害怕被殺,打算以鄱陽郡歸降北方,請求曹魏派兵接應。當時不斷有尚書郎到周魴處查究各種事情,周魴因而來到鄱陽郡門之下,剪下頭髮謝罪。

曹休聽說此事後,誤認為周魴是真的要歸降曹魏,於是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曹叡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結果,周魴集中部隊,隨陸遜截斷曹休隊伍,魏軍一敗塗地,被吳軍斬殺俘獲者數以萬計,這就是三國著名的石亭之戰。

戰爭結束後,孫權召集各位將領大擺酒宴。宴飲正酣,孫權對周魴說:「您落髮載義,成就孤的大事,您的功名,一定記入史冊。」加授周魴為裨將軍,賜爵關內侯。

四、馬茂詐降,意圖刺殺孫權

馬茂最初為曹魏淮南鍾離縣令,後來,馬茂假意歸降東吳,被任命為征西將軍、九江太守、外部督。因為獲得了孫權的信任,馬茂還獲得了封侯的待遇,並掌握了上千兵馬。在此基礎上,馬茂決定實施刺殺孫權的計劃。

赤烏八年(245),馬茂與朱貞、虞欽等人密謀,打算在孫權入苑中射獵時擊殺之,抓捕群臣,佔據宮廷及石頭塢,從而響應曹魏。但是,馬茂等人的計劃還沒有實施,就因為事情暴露,所以他們三人都被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