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200個青海湖,年出魚30億斤!貝加爾湖裡最大的魚有多誇張?

作為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平均水深730米,堪稱水文條件的天花板。而且它還魚類資源豐富,最鼎盛時一年可以捕魚30億斤,其中包括不少體型驚人的魚類。

那麼貝加爾湖中最大的魚有多大呢?你知道它曾經是屬於我國的嗎?

堪比「海」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作為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如果我們身臨其境,誰的心裡都會對其大感到震撼而脫口而出,這真的不是海嗎?

能將貝加爾湖和大海聯繫在一起,實在是因為貝加爾湖大的超乎想像了。

貝加爾湖在東西伯利亞南部,位於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水域面積達到了3.15萬平方千米[1],相當於我國的海南島的面積大小,也相當於7400個西湖。

貝加爾湖的周長長達2000公里,說它是海,真的一點都沒誇張。

由於它由地球斷裂陷落而生,所以兩邊都是平均海拔有1000-2000米的崇山峻岭,湖周圍的山脈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緩慢的向兩邊「撕開」貝加爾湖,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裝滿水的山谷。

除了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還是世界的第一深湖。它的湖面海拔455米,湖水深平均能有730米,總蓄水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3.6萬億立方米,佔據世界淡水資源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即使是我國最大的青海湖,儲水量也只有1050億立方米,而貝加爾湖差不多是它的224倍,足以想像其大和深!

貝加爾湖在古代,被我國稱為「北海」的,其實貝加爾湖這個名字在蒙古語中就是「天然之海」的意思。

另外它還有潮汐、暗流、大風大浪等這些我們在大海中看的比較多的現象,所以說它堪比海,名副其實。

貝加爾湖之所以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是因為它的來水端極其的豐富。

從河流的入口算的話,貝加爾湖的上游有336條河流,甚至包括蒙古草原的「母親河」色楞格河。如此多的支流將源源不斷的水量輸送進貝加爾湖,並且覆蓋了54萬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讓貝加爾湖成為了亞洲第一大湖泊。

當然,貝加爾湖也有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可以讓水流一路向北奔騰到葉尼塞河,它就是安加拉河。安加拉河的支流上遍布大型水電站,是俄羅斯南部重要的電力源頭。

你想到的魚類資源全都有

貝加爾湖又大又深,堪稱是水域條件的天花板了,再加上注入和流出的支流眾多,讓貝加爾湖活力滿滿。貝加爾湖周邊也沒有大的工業城市,讓湖中的水質非常優良,當然也成為了眾多魚類生物棲息繁衍的天堂,生物資源豐富無比。

根據統計,貝加爾湖中有600多種水生植物,1200種的水生動物,包括各種魚類、貝殼類等,甚至有海豹和「鯊魚」

如果前往俄羅斯境內,想品嘗到貝加爾湖美味的魚類,那麼你一定會吃到的就是白鮭,因為它是貝加爾湖50多種魚類中,捕撈量最大的魚種了,畢竟它味道鮮美,暢銷海內外。

當然除了白鮭,還有大馬哈魚、鱘魚等,這些多種多樣的魚類讓貝加爾湖成為了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天然「魚庫」,最鼎盛的時候,漁民可以一年捕撈高達30億斤的魚!

魚類捕撈量如此誇張,除了因為貝加爾湖水域面積大,可能還因為貝加爾湖真的適合魚類的生長。比如貝加爾湖中最常捕撈的大馬哈魚,在其他的水域中只能長到到7-8斤的魚,在貝加爾湖可以長到40斤。

貝加爾湖既然有這麼多魚,那貝加爾湖中最大的魚能有多少米?

根據目前已知的數據,貝加爾湖中最大個兒的魚應該是西伯利亞鱘。在貝加爾湖中曾經發現了長到2米多,體重高達400多斤的西伯利亞鱘,算得上是最大了。

但是這只是目前已知的,未來的最大還無法確定,畢竟貝加爾湖太大太深了,最深處有1637米,還有許多人類未涉及到的區域。

很多人喜歡將貝加爾湖錯稱為「海洋生物最多的淡水湖」,這是因為除了那些貝殼之類的海洋生物,貝加爾湖甚至有海豹和「鯊魚」。

其實貝加爾湖確實有和鯊魚長得像的魚類,但是裡面並沒有真正的鯊魚。有一種淡水魚叫做「貝加爾湖杜父魚」,它有著和鯊魚類似的背鰭,主要生活在1000米深的深水區,因為長得像鯊魚,而且罕見,被大家傳來傳去之後,就誤以為是鯊魚了。

雖然有鯊魚是假的,但是貝加爾湖有海豹是真的!其實大家難以想像,需要在鹹水的海里生活的海豹,竟然敢可以在貝加爾湖一直存活下去,專家們對海豹的存在也非常好奇,為什麼在淡水湖中會出現海豹,難道是遊錯了?

經過調查研究,他們推論認為,貝加爾湖的海豹確實是由北冰洋的環斑海豹演化而來,這些海豹在追捕獵物的時候誤入到了葉尼塞河的安加拉河,正好這個支流途徑貝加爾湖,到達貝加爾湖的海豹們選擇了適者生存,慢慢演化成為了淡水的生物。

特別是後來前蘇聯的科學家發現,貝加爾湖中的淡水海豹和北冰洋的鹹水海豹有著高度相似的基因,就更證實了這個推測。

除了這些神奇的海洋生物,貝加爾湖中還有很多的海螺、龍蝦、貝殼等。其實貝加爾湖保留了許多獨特的生物,有80%的生物都是地球獨有的,科學家們推測它們的存在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動詮釋。

曾經屬於中國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堪稱是香餑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曾經是中國的。

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就稱貝加爾湖為「北海」了,而且在我們的典故「蘇武牧羊」中,漢朝的蘇武被困的地方就是貝加爾湖。但是那個時候因為和匈奴的鬥爭,並沒有確定明確的領土範圍,暫時也不屬於中國。

而到了唐朝,在當時的盛世朝堂下,朝廷在貝加爾湖附近設立了安北都護府,這時候的貝加爾湖已經有了明確的歸屬,即使經過了戰爭和朝代的更迭,貝加爾湖也一直在中國的領土範圍內。

但是到了清朝,關於貝加爾湖的歸屬問題就有了波折。當時的康熙政府,一方面因為剛剛結束長達8年的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在和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的來回拉扯中,政府已經無力再和當時沙皇俄國進行戰鬥。

另一方面,作為長期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中華文明,當時的朝廷認為貝加爾湖地區由於氣候惡劣,並不適合從事農耕,所以便和當時的沙俄政府簽訂了條約條款,轉讓了這片領土的所有權。

中國從此也痛失貝加爾湖,當然,後來中國的淡水缺乏的問題,也只能另外尋找辦法解決了。

居民們的捕魚天堂

目前,由於貝加爾湖的淡水儲量佔世界總淡水資源的20%,而且水質非常好,所以世界各國對這裡的淡水資源都十分看重,積極和俄羅斯政府開展相關合作。

而除了淡水資源,貝加爾湖在500米以下的大量蠕蟲給生活在這裡的魚類帶來了營養豐富的食物,這裡也成為了捕魚人的天堂。

每年到了捕魚時節,漁民們就會來到貝加爾湖捕撈各種魚類,像是鮰魚、鮭魚、大馬哈魚等。其中漁民們比較喜歡的就是貝加爾湖白鮭。

白鮭味道鮮美,非常適合做烤魚,是俄羅斯人非常喜愛的食物。

不過由於漁民捕撈嚴重,讓湖中白鮭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所以白鮭現在已經是俄羅斯的保護動物了。

捕撈的魚類中,最貴的就是西伯利亞鱘,堪稱是當之無愧的魚王。西伯利亞鱘的魚子醬價格高昂,品相上佳的價格甚至一勺子就要七十萬,人送外號黑黃金。

另外還有貝加爾湖的油魚也被俄羅斯人奉為珍貴之物。油魚魚如其名,它的油脂豐富,還富含蛋白質。俄羅斯人喜歡將油魚熬製成魚油進行儲存,在必要的時候熬上一碗湯補給身體。

不過油魚數量雖多,但是它們生活在深水區,人類捕撈他們,還是需要費一番工夫的。

豐富的魚資源讓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的漁民越來越多,捕撈已經成為了當地漁民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最鼎盛時期每年的捕魚量高達30億噸。但是隨著捕撈的加劇,這些年來湖中的魚類數量越來越少,導致生態和經濟都出現問題,俄羅斯政府也出台了禁捕、限捕、配額捕撈等規定,以促進捕魚行業的持續發展,保護貝加爾湖的魚類資源和水產環境。

總之,貝加爾湖就像無數曾讚美它的文字一樣,浩瀚又神秘,也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但是無疑的是,它是地球上的一顆珍貴的明珠。你對貝加爾湖有什麼看法?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去親自感受它的魅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