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青山》,我就準備『退休』了。」
90後網路作家「會說話的肘子」(本名任禾)第六本小說《青山》已連載至96.26萬字。不過,在評論區,讀者的催更聲越來越多。「會說話的肘子」的更新速度確實慢了,曾經他每日能更新6000字至10000字,而《青山》的更新量則降至每日3000字。
近日,「會說話的肘子」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他早已察覺到長時間熬夜帶來的問題——「腦子變慢,記憶力變差。」為此,他特意在書房裡添置了一台制氧機,在有需要時就一邊吸氧一邊寫作。
儘管如此,在他心裡,《青山》依然是他最滿意的作品,書中的男主角陳跡,更是他性格的投射——偏執、堅韌,充滿理想主義。
《青山》就是我的封筆之作
這是「會說話的肘子」成為網文作家的第9年。
他自2016年以《英雄聯盟之災變時代》出道,六部作品(含連載中的《青山》)部部爆火,累計字數達1373.51萬字,他的創作橫跨遊戲、都市、東方玄幻等題材。
上部作品《第一序列》入選中國作家協會網路文學中心2020年重點扶持作品,並獲評2019年度中國原創文學風雲超級遊戲改編價值作品。他還在今年成為閱文集團「年度傑出作家」。
但他卻謙稱,自己並非天賦型選手,直到寫《青山》才有了「稍微悟道的感覺」。
《青山》開篇,主人公陳跡被覬覦財產的親戚合謀送進青山精神病院,被殺害後穿越至另一世界。事實上,早在2019年寫《第一序列》時,「會說話的肘子」就想塑造精神病角色,卻被編輯否決,「我很不甘心,覺得他說得不對。」
這份執念,最終在《青山》中得以實現。他說,自己格外偏愛「精神病」這個人物設定,希望能在小說中寫一些特別的人。
在他看來,《青山》不僅是突破舒適圈的嘗試,也是在回望過往作品時的一次「自我審判」——「以前寫得太啰唆,廢話太多」「有些情節為了爽而爽,為了熱血而熱血」「部分劇情過於刻意,反而顯得尷尬」……
這一次,他希望把更多的筆墨落在人物塑造上,搭建一個更加複雜的世界。一方面,他不再「卷」更新量,而是更關注作品質量——「寫得自己能過得去,比什麼都重要」。另一方面,他又笑稱:「其實是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了。」
「這本書寫完,我就寫不動了。」 35歲的「會說話的肘子」已有一頭白髮,他向記者說著「退休計劃」時,帶著幾分玩笑意味,實際上,早在寫《夜的命名術》時,他就曾萌生退意——「想旅旅遊,養養貓,玩玩遊戲」。但這一次,他因健康問題態度堅決:「《青山》就是我的封筆之作。」
然而,話音剛落,他又「找補」道:「等哪天身體養好了,也許會回來……『退休』只是暫別高強度連載,可能改寫四五十萬字的中篇,或者二三十萬字的短篇。」
網文寫作技巧是「拿命熬」
「會說話的肘子」的網文之路,始於「窮」,而他唯一的寫作技巧,就是「拿命熬」。
2016年,他還是一家企業的hr,每天面試上百人,收入微薄,工作繁重,人際關係複雜,這讓他感到巨大的壓力:「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方形,身邊的人都是圓形,我不僅融不進去,稜角還在被一點點磨平。」
如今回頭看,他笑稱:「對寫不寫網文還在猶豫的人,其實都是『還沒窮到那份上』。」
當時,為了緩解經濟壓力,他下班後便熬夜寫作,凌晨一兩點睡,早上七點起床上班。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多,最終,他的稿費超越了工資數倍,那一刻,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一種『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快樂……我發現只靠寫小說就能養活自己,不用上班了。」
寫作於他而言,是一種傾訴。他直言:「一個作者如果沒有傾訴欲,那他就完了。」 甚至開玩笑道:「所以很多作者有錢了就寫不出來更好的作品了,因為他太快樂了,沒什麼可傾訴的。」
而對於「會說話的肘子」來說,他很大一部分寫作資源都是來自童年。「我的童年很難稱得上愉快,甚至可以說是『愉快』的反義詞。」 在他看來,童年鑄就人的天賦,成年後能練就的,只有技巧。
比如將生活中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他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潛移默化間形成的能力,「比如小時候在家庭環境里,你就是一個必須要察言觀色的人,那麼你就會在潛意識裡把所有東西放到自己腦子裡。它沒有任何技巧可言。」
「會說話的肘子」將自己在寫作上的成功歸結於時代:「當時代選中你的時候,你自然就成爆款了;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你也不要自暴自棄,堅持寫自己的故事,等待時間的選擇。」他形容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也正因如此,才吸引了一批同樣追求理想主義的讀者。
他說,許多網文作者喜歡跟風,猜測現在讀者喜歡什麼,自己就去寫什麼,這樣的人反而容易被時代湮沒:「反而堅持自己的人,才會在某一天熬到時代選擇他的那一刻。」
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任宏偉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