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2025年03月14日08:40:28 搞笑 2897

近日,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因要求中國供應商承擔美對華加征的10%關稅成本,被中國商務部約談,引發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2025財年,沃爾瑪中國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13.4%,遠超美國市場的4.8%-5.1%。若沃爾瑪執意轉嫁成本,不僅面臨監管風險,還可能失去中國消費者與供應商的支持,進而動搖其全球增長引擎。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疊加效應令沃爾瑪成本激增,其2026財年利潤增速預期已腰斬。

在如此背景下選擇向中國市場「出擊」,這是沃爾瑪的戰略誤判?還是沃爾瑪內部成本壓力過大?亦或是受到了地緣政治因素的干擾?

對此,觀察者網連線零售專家、上海尚益諮詢創始人胡春才,談談此次沃爾瑪事件的背後原因與影響。

【對話/觀察者網 鄭樂歡】

觀察者網:據報道,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在每輪關稅調整中降價10%,以轉嫁特朗普政府加征的關稅成本,但供應商因利潤微薄強烈抵制。為什麼此次沃爾瑪選擇了將關稅成本轉嫁給中國供應商,而不是像2018年關稅戰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這是否反映其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評估存在偏差?

胡春才:這次沃爾瑪事件的背後可能存在兩方面因素。一方面,目前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導致價格成本上升,無疑對於沃爾瑪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造成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沃爾瑪是否因為受到了美國政府的敲打,這也很難說。所以一頭是商業壓力,一頭是政治壓力。

而且特朗普政府加征的關稅應該還不止於此,後面也許有可能會加到60%。對於這些零售商而言,除了自己消化這些關稅成本外,肯定還希望找一些其他的渠道,所以我感覺沃爾瑪的這波操作更像是一種試探性的測試。

沃爾瑪可能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試探一下,看看中國的供應商裡面,能不能找到一些所謂的「突破口」。如果找不到的話,它將來可能也會選擇妥協。另一方面,我認為從沃爾瑪的角度來說,它應該也會觀察一些沒有受到關稅敲打的國家,去找一些平替供應商來解決它供應鏈目前面臨的困境。至少,這兩步應該是同時在做的。

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 天天要聞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據報曾敦促中國供應商降低價格,以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關稅上調的影響。 路透社

觀察者網:美國零售巨頭塔吉特百思買曾警告說關稅將推高物價,但沃爾瑪仍堅持低價策略。沃爾瑪的「低價承諾」是否在貿易摩擦中成為雙刃劍?或者說沃爾瑪的「低價策略」是否已與其供應鏈穩定性目標產生矛盾?

胡春才:我覺得單純從商業競爭的角度來說,沃爾瑪的「低價策略」無可厚非。因為許多美國的中小型零售企業缺乏好的交易條件,所以在關稅衝擊下,被迫商品漲價。而沃爾瑪通過這樣的策略維持低價,就能加強它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

所以從理性選擇的角度來看,沃爾瑪的零售策略有它的道理。但從中國企業自身的利益以及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我們肯定不能同意沃爾瑪的這種行為。

觀察者網: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表示,若沃爾瑪行為屬實,將採取措施維護會員企業利益。行業協會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未來如果發生類似事件的話,中國這邊是否可能推動更多的集體談判機制?  

胡春才:我們可以看到,沃爾瑪作為零售巨頭,它的背景實力是很強大的。所以中方的一些中小零售企業在跟它談判的時候,因為不佔任何優勢,所以很難維護自身應得的利益。這個時候,行業協會作為一個「半官方」的機構站出來代表廣大中小商戶的利益去發聲,去跟沃爾瑪談判,我覺得這很有必要。

此前有分析認為,美國這次加關稅也會像特朗普第一任期一樣——關稅成本大部分都落在美國人自己頭上。那樣的話,雖然還是會對出口有一定的衝擊,總體上不會對中國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像沃爾瑪這次這樣,把美國政府加關稅的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讓我們的供應商降價來止它的損,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如果中國供應商因降價出現虧損,政府出台出口補貼的話,那就相當於變相給美國輸血,特朗普的關稅策略目標就圓滿達成了。

所以,我們顯然不能答應沃爾瑪的這個要求,肯定得予以回擊。

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 天天要聞


觀察者網:沃爾瑪與供應商單獨談判,要求差異化降價幅度,但遭集體抵制。您認為,分散談判策略是否會加劇供應鏈矛盾?未來零售業的商業談判是否可能轉向更透明的協同機制?

胡春才:以前,中國的一些零售供應商在和沃爾瑪談判的過程中,基本上能夠得到最起碼的生存利潤,所以行業協會或者說政府也很少去介入。但現在美國又是加關稅,又是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這讓大家怎麼活?

而且按照特朗普的風格,後面說不定還會繼續威脅,從20%的關稅往上加。如此「喂狼」,我們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聯合談判的確是一個解決方法,能夠快速讓沃爾瑪讓步,讓美國自己加征的關稅落到美國消費者頭上,這才能讓特朗普記住關稅戰給民眾帶來的負擔。

另一方面,如果是單獨談判,沃爾瑪也許還可以從國外找平替,但如果是一個大品類,它想找到平替的難度將會非常大,所以聯合談判還能夠增加中企的談判籌碼。

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 天天要聞

觀察者網:您認為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後,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對零售業的傳導機制是否已發生變化?對中國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

胡春才: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對中國零售企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的,直接影響可能更多地落在中國的部分生產商和供應商身上,尤其是做對美出口的。

從行業觀察來看,目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間接影響體現在,原本我們有很多要出口的商品,受到關稅的影響,導致現在不能出口或出口額下降。這部分商品會湧入國內市場,造成國內的市場競爭可能會比之前更加激烈一些。

所以,目前對中國來說,如何提升內需是影響整個過程的關鍵一步。

觀察者網:現在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擴大內需」,尤其是面對現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胡春才:是的,因為這次很明顯美國防著你了。過去,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直接體現在價格增長上,由美國消費者去買單,這是第一。第二,中國的很多企業轉戰越南、墨西哥等市場,相當於轉了個彎出口到美國。所以,之前美國在關稅戰中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這次特朗普學聰明了,一上台就同時對墨西哥和加拿大打擊,現在加拿大跟中國也有貿易摩擦,不排除未來中國-墨西哥是否也會如此,所以我們這種「轉彎貿易」的路就被堵死了。

那我們再看世界其他市場,首先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市場也要走出口路線,如東南亞市場。其次,像歐洲市場本身可能已經處於飽和的狀態。

所以這次如果中國出口要轉到其他市場去進行消化的難度還是不小的,這個時候唯一可行的一條路就是把我們的內需做上去,讓我們的這些生產型企業能夠活下去,這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未來的走勢可能還是要邊走邊看,看誰能夠挺下去。中國如果要挺下去,內需就一定要發展起來。對於外貿公司來說,即使外貿沒有了,至少還有內貿,就像我們之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一樣。

當然,美國那邊如果覺得艱難,最後也會選擇放棄,屆時如果我們這邊的企業還活著,那時候我們就能回血了。所以我覺得,雙方還是要比耐心和實力。

觀察者網:其實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這幾年都在考慮供應鏈安全或者說供應鏈多元化的問題。您認為中國零售企業在出海或者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相關考量?

胡春才:現在中國零售行業出海的很多,像名創優品、京東買菜(中東出海),還有temu、阿里的速賣通等等,它們都屬於已經出海的零售企業,這種出口是能夠帶動中國的整個供應鏈發展的。

以前,中國整體的價值定位處在微笑(u型)曲線的底部,也就是基礎生產的那一塊,這部分毛利率是最低的。至於u型曲線左邊關鍵原材料的研發、設計以及右邊的分銷、品牌,這些板塊的毛利率最高,但都被別人拿走了。

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 天天要聞

全球價值鏈的u型曲線

但現在中國企業做自己的品牌,可以自己去把握關鍵零部件,所以整個u型曲線的板塊我們都能做。將來中國企業該如何在世界上獲得一個比較好的競爭優勢?

我們可能不得不把生產端這一塊走出去,然後通過temu、速賣通、希音這樣的零售商走出去,來帶動分銷。另一方面,我們要開拓更多的國貨品牌,包括現在的deepseek、黑神話悟空、哪吒這樣的文化輸出其實也是一種品牌輸出,都會帶動中國未來的品牌市場分銷。這些毛利率更高的中高端價值鏈,也是企業在海外布局時必須要考慮和追求的。

胡春才:沃爾瑪想把關稅成本轉嫁到中國人頭上,我們絕對不能答應 - 天天要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著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