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莫迪正在尋求儘快訪問美國,跟特朗普見上一面。不難看出,莫迪希望儘快與特朗普達成一致,繼續美印關係的發展。但客觀來說,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在美國看來印度都不算自己人。特朗普與莫迪關係不錯,但恐怕也信不過莫迪。
而這一點,莫迪一個老狐狸政客也相當清楚,所以正在中美2頭下注。
可能大家一直都認為,印度是美國的盟友,但大家可別忘了,如果印度真是美國盟友,又怎麼會在去年年底,與中國達成邊境和解呢?同時,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作為美國盟友的美國,為什麼突然改變對華態度,在邊境問題上向中國讓步?
這麼一想,大家是不是就覺得不對勁了,之所以會覺得不對勁,就是因為印度還夠不到成為美國盟友的層次。雙方現在最多只能算,互相利用的合作夥伴關係,而且其中,美印之間還存在巨大分歧。
事實上,美國對一個由莫迪長期領導的印度,非常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因為莫迪當了太久的領導人了。現在是莫迪的第三個總理任期,一個任期5年,也就是說,莫迪從2014年開始當總理,要一直當到2029年,整整15年之久。
按照美國的說法,這不符合「民主和自由」,按照我們的理解,一個不是由美國扶植起來的代理人,一個不完全貫徹美國對外政策的政府,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時期,美國一邊發展對印關係,又一邊搞小動作,企圖削弱莫迪以及印人黨的影響力。到了2023年,拜登政府甚至開始打擊莫迪背後的財團和黨派勢力,並扶植印度其他黨派,從明面上與莫迪進行對抗。
這是美國在印度內部的動作,而在外部,去年孟加拉國政壇地震大家還有印象吧,這顯然就是美國顏色革命的手法,把孟加拉國的親印領導人趕下台,惡化印度周邊的局勢。還有去年年底,美國與模里西斯達成協議,繼續在印度洋中心建立軍事基地,也是為了掣肘印度,不讓印度在印度洋一家獨大。
而且美國盟友也不待見印度。印度頻繁在美國、英國還有加拿大境內,搞跨境刺殺行動,還不打任何招呼,讓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極其不滿,美國和西方與印度之間,戰略互信非常薄弱。
所以,印度拚命想融入美國和西方陣營,但處境卻異常尷尬,這才會在美國政府換屆的節骨眼上,重新改變對華政策。這也是印度的外交慣性了,每次一看局勢不妙,「莫迪老仙」就要開始發功,在中美兩邊反覆橫跳了。
這次也不例外,我開頭說了,莫迪正在尋求訪美,跟特朗普會面,但與此同時呢,印度官員又來訪問中國,討論與中印關係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很顯然,莫迪這是在中美2頭下注,哪邊有得聊就往哪邊靠攏,對於這種騎牆派,中國必須要多加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