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瞅瞅,這年頭連看場電影都能看出"血光之災"!
我家樓下小超市老闆娘邊嗑瓜子邊吐槽:"現在年輕人看個電影比我家那口子殺年豬還熱鬧!"
要我說啊,這哪是觀影現場,分明是擂台賽前奏!
要說武漢恆隆廣場這齣戲可真夠絕的!
倆姑娘為個杯架打得見紅,知道的說是搶放水位置,不知道的還當是搶繡球呢!
我二姨看了視頻直拍大腿:"哎呦喂,這白衣服姑娘牙都飛了,得虧現在鑲牙方便,要擱舊社會可咋整?"
您別說,評論區都炸鍋了:"建議影院增設搏擊區,買票送繃帶!"
可您猜怎麼著?
這還不是獨一份兒!安徽那邊更熱鬧,母子倆佔座不成直接上演全武行,愣是把三百多號觀眾都轟出了場。
我尋思著,這哪是來看電影,分明是來踢館的!
要我說啊,現在影院該給檢票員配個裁判哨,開場前先宣布"文明觀影三不準"!
說到這杯架糾紛,我倒想起前陣子去觀影的糗事。
左手邊大哥的奶茶霸著右邊杯架,右手邊大姐的爆米花又占著左邊位置,活脫脫把我夾成了三明治!
不過要我說這影院設計就跟考場座位似的——但凡多支筆都得硌得慌。
您說要是提前在杯架上貼個"左鄰右舍分界條",哪還能鬧出這檔子事兒?
最讓人心疼的是那些頭回進影院的老實人。
花大價錢買的前排票,結果看得脖子比落枕還僵。我叔上次帶小孫子看動畫片,愣是把《熊出沒》看出了3D眩暈症!
我覺得影院是時候該學學高鐵選座,把前三排標成"沉浸體驗區",再配上溫馨提示:"本區域適合頸椎理療愛好者"
說到底,這影院糾紛就像涮火鍋濺油點子——防不勝防。
但咱也不能幹等著看熱鬧不是?
建議不如給購票APP加個"新手避坑指南":買票前彈窗提醒"前排需仰視,杯架分左右",保准比現在強!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總不能年年春節檔都整成"拳擊錦標賽"吧?
趁著這波熱議,咱們也給影院支個招:把杯架刷成鴛鴦鍋,紅湯歸左清湯歸右;給前三排座椅加個頸枕當贈品;再雇倆和事佬巡視廳,見著苗頭不對就遞上瓜子礦泉水——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您瞧這主意咋樣?保准讓觀眾看得舒心,打得...啊不,坐得安心!